摘要:跳繩運動是中國民間傳統的體育健身活動,歷史悠久,其運動量可隨意控制,運動場地到處可有,深受大家喜愛 ,跳繩運動,通過抬腿,跳躍,屈體,轉身等運動,有效地提高關節的柔韌性和身體的靈活性,增強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使身體各部分都能得到很好的鍛煉,
關鍵詞:小學體育 跳繩意義 跳繩策略
我們在低年級練習基礎的單搖,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水平的提高,然后逐步采用、雙飛、花樣跳繩、八字跳繩等;我們希望跳法上的創新和教學上的互動,并配合動感歡快的音樂,會強烈地吸引了廣大的學生。
我們計劃把跳繩作為我校的課間特色項目之一,學校要求每位學生做到人手一繩,按照自己所處年級的要求進行練習,這就需要我們深入挖掘這一運動的內涵,豐富這一運動的內容,并保障這一運動在校園內開展的質量,使師生不僅掌握這一項運動技能,提高身體素質,同時形成鮮明的校園特色。
為此,我們把《活力校園--跳繩的實踐與研究》作為研究的課題,本課題根據我們運動場地實際情況及學生的身體情況,制定系統的跳繩特色實施規劃,使我們的“繩運動”邁向更高層次。
一、跳繩對小學生成長的促進意義
跳繩運動對學生身體機能、身體形態以及身體素質的發展,都具有促進的作用。
首先,跳繩運動具有健身功能。跳繩長期以來便是一種老少皆宜、趣味性強的體育活動。只需要一根繩子,可以單人,也可以多人。長期跳繩之后,學生的身體協調性、小腿肌肉的爆發力都會得到提升,有利于身體形態的發展。其次,跳繩運動對學生身心機能發展也有促進作用。比如,跳繩過程中能夠促進心臟、肺部、胃部等多個內臟器官血液的流通,進而提升心臟功能,讓心血管系統更加強健,同時也有利于肺活量的增加。再次,對于學生身體素質而言,跳繩過程中學生的力量、速度、柔韌、敏捷等運動素質也會得到發展。最后,對于學生思想品德、堅毅品質等也具有影響。為了在跳繩活動中取得更好的成績,需要不斷堅持運動。在集體性的跳繩活動中,需要同學之間的配合,兩個學生甩繩子,一個或者多個同學跳。多人跳繩雖然技術性較高,難度較大,但是對學生的集體精神、合作精神的發展有良好促進作用。
2、小學生跳繩能力培養策略
一、二年級學生跳繩興趣的培養,三一六?年級學生跳繩技術、技能的培養。
建立跳繩校本課程體系。設計和篩選教師施教的方法。使學生掌握2-3種跳繩的技能,還能掌握學校自編的繩操,并能在生活中應用,為學生健康生活奠定了基礎。跳繩的育人功能。通過一系列活動扎實的推進,學生身體素質有了明顯的提升,且校繩隊成績得到提升。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確定各年段跳繩要求及考核標準,開發校本課程。并能將跳繩有機地融合到體育課、大課間和課外活動之中,使學練賽三個部分融為一體。能針對不同內容,依據客觀條件,根據施教對象設計篩選施教方法,有效指導,提高教學質量。
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提升學生參與度 體育是學生最喜歡的課程之一,在操場進行體育活動是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重要渠道,也是學習運動技能的主要陣地。針對跳繩運動,就需要發揮好課堂教學的陣地作用,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跳繩運動之中。由于跳繩運動對場地、器材要求較少,因此,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方法來培養學生跳繩能力。
設計趣味跳繩活動,提高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全體學生參與的基礎上,也需要教師通過設計各種跳繩活動,不斷提升學生跳繩運動的興趣,最終讓學生養成主動鍛煉、獨立鍛煉的習慣。例如,在教學中可以引入花樣跳繩,讓學生逐步從普通跳繩練習向花樣步伐、到單手持繩、雙手持繩等高難度動作的轉變。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創編花樣動作,引導激發創新思維的發展。
以跳繩競賽為核心,以賽促練 “競賽”能夠有效促進學生體育能力,是提高學生跳繩能力、跳繩成績的重要方法。筆者學校跳繩活動開展過程中,形成了三層級跳繩比賽形式。第一層級是班內跳繩活動,在體育課上以10人小組為一組,組內進行跳繩比賽,選出能力與成績優秀者;第二層級是年級內比賽,開展同年級各班之間的跳繩競賽活動,讓每個班都選出跳繩能力較強的學生,參與比賽;第三層級是校內比賽,在年級之間開展。整個競賽活動過程中,每個學生都需要參與,在全體學生中選擇出優秀的人,進入更高一級的比賽。最后是校園運動會中,通過設計各種趣味性、競技性的跳繩活動,促進學生跳繩能力的發展。
結束語
近年來,隨著各種電子設備的普及,許多人的日常活動被各種網絡游戲所占據。在日常教學中,也可以發現有些學生的課下活動主要以電子游戲為主,缺少體育鍛煉,這就導致學生群體中肥胖率、近視率的增加,嚴重影響學生身體素質發展。而跳繩運動作為一項簡單、有效的體育活動,在訓練過程中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身體發展。所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可以進行廣泛推廣,借助體育課堂、體育比賽等提升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最終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冬奧.花樣跳繩運動對小學生身體素質影響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34):122-123+125.
[2]楊守彬.小學體育花樣跳繩教學訓練思考[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6):140-141.
[3]李樂鵬,崔鵬鶴.激勵教學在小學體育跳繩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6(18):135-136.
[4]梁巧英.1分鐘跳繩如何取得好成績[J].中國學校體育,?2008.04.
[5]楊碧興.淺談如何提高跳繩成績[J].體育師友,2010.3.[4]楊吟芳.計時跳繩的技巧[J].體育教學,2010.09.
北京新東方揚州外國語學校 江蘇揚州 鄧秀強 薛越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