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時代在不斷地發展進步,為了跟隨時代的步伐,教學方式也應該做出相應的改變,講究上課方法,講究授課策略。針對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策略,老師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核心素養,之后才可以有目標,有條理地進行教學安排。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嘗試新型課堂教學方式,從各方面豐富學生的知識,鍛煉學生的能力,使學生的核心素養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關鍵詞】核心素養 小學數學 策略
一.提出素養教育的原因
素養,很好理解,就是一個人的文明素質,我想我們都可以明白一個道理,我們可以在其他方面做的不太完美,表現的不太優秀,但是我們一定不可以在素養上丟分。近些年,國家大力提倡素質培養,也出現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問題,比如,有一部分人認為,人的素養是天生的,是在他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經定型的,是不能改變的;當然,也有些人認為素質教育是很重要的,素養的學習是有必要的;還有一部分人認為,這與我們現在的大行情不符,當代學生接受的是教育是,在學校聽老師講課本內容,回家練習對應題型,只能滿足考試的需要,只能在試卷的分數上有一些改變,然而,素養的教育是精神上的一種洗禮,是需要各種實踐,各種精神傳遞才可以得到提高的,這在無形中就給學生帶來了壓力,也許是一種不利的方式。為了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使學生素養得到提高,國家才繼續堅持素質教育的培養,將素質培養作為一項重要的任務。
二.“素養教育”的優勢
當全員都在為應試教育埋頭苦練,刷著一張又一張試卷,為各種各樣的考試頭疼腦大的時候,我們會意識到應試教育的不足嗎?會想到素養培養的優勢嗎?
應試教育應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將知識點,重點通通講給學生,學生順勢進行背誦,應付考試,可是這樣學生必然是非常辛苦的,大部分內容都靠自己的死記硬背。老師講課的內容和實際生活不貼近,甚至不符合事實,學生不可以從生活中找例子理解,甚至會發現自己學的知識是沒有用的,久而久之,學生學習的激情就會慢慢降低。另一點,應試教育最關注的是分數,所以我們會發現因一分之差就可能會面臨高額費用的心寒情況。也許一分它并不能代表什么,多考一分不一定就是能力更高一些,多考一分也不一定就是更聰明一些,可是,偏偏就是因為這一分,很多人沒有學上。面對應試教育的漏洞,核心素養的培養就更為必要。
采用“素養教學”,老師傳授知識點可以先從簡單的開始,再一點點向更深的層面開展,在有必要的情況下,根據學生需要,可以增加相應課程,讓學生更加透徹的理解所講的知識。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可以聯系生活,從現實中找例子,舉例子,讓同學們在現實生活的情境中進行思考,這樣既運用了所學的知識,也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激發他們對學習的熱情。運用“素養教學”的方式,可以在學生的書本中添加一些小知識,這樣不但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面,也可以緩解一下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疲憊,勞逸結合,提高學習效率。響應國家的號召,進行核心素養教育,讓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各方面不斷優秀,才可以為社會,為國家培養出有用的人才。
三.“素養教學”的策略
3.1問題創設,培養學生動腦能力
小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的數學知識還處于逐步積累階段,那如何有效地,迅速地讓學生了解掌握數學知識是老師講課的重要目標。有效地調動學生探究問題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探究問題的積極性和探討能力,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提出創新型問題,讓學生自己進行思考討論,自己進行解答。但是也要貼合學生的年齡和能力,提出的問題要復合學生的生活以及興趣愛好,并要合理地和書本知實識,書本內容結合起來,問題的難度要先從簡單的開始,逐漸增加難度,讓學生有一個接受的過程。
例如,在進行小學課本四年級上冊“角的度量”這一節課內容地講解時,老師可以提前準備一些帶有角度的上課道具,讓學生直觀的看到角,并進行各個角的大小比較,在學生回答之后,老師再進行糾正和講解。在這一部分結束后,老師可以在此基礎上,增加一點難度,比如,老師可以提出問題“兩個角相差多少度?是怎樣得出來這個數據的?”等。通過這種方式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且可以加深學生對這節課的理解和印象。在學生思考老師所提出的問題時,老師可以順勢講解有關量角器有關的知識,與學生進行互動,向學生講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在完成講解后,老師可以讓學生提出疑問,在沒有問題之后再找一名學生測量一個角的大小并回答上面提到的問題。在學生學習量角器的課堂上老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在黑板上進行繪圖,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學生可以更加理解所學的內容,并且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這樣的方式,就會使課堂有趣,并且有效。
3.2貼合實際,有效理解
在進行小學數學的授課時,老師可以選取一些例子讓學生進行理解學習,數學本身就是十分具有生活氣息的一門學科,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學習數學,在數學中我們可以體驗生活。教師的恰當舉例,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效果事半功倍。學生會發現學習也并沒有那么難,在說話之間,討論之間,游戲之間,有些問題自然而然就被解決了。
例如,在學習四年級下冊“三角形”這一節課的時候,老師可以拿出幾組教具,讓學生門分組觀察研究,進行討論,討論三角形的特點。也許,“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這個結論就會在學生的討論中被總結出來,學生討論的很積極,老師也不用強行灌輸。在這個基礎上,老師講學生帶到下一個知識點上,拿出不同的三角形教具,讓學生繼續進行討論,將各個不同的三角形進行分類。在學生的討論過程中,老師參與到每個小組,進行指導,解決學生的疑問。最后呢,選取一個小組進行總結,幫助學生得出結論“按照角的大小分類”。結束這節課后,安排相應作業,讓學生在課后進行再學習,再練習,在生活中發現例子,在生活學習數學,并為下一節的相關知識進行預習。
3.3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在近些年慢慢進入了各個課堂,為課堂帶來了新的活力,它不僅可以讓學生和老師之間有充分的交流,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體意識,合作精神。小組合作討論可以讓學生共同討論,互相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更好的接受老師所講授的知識。
例如在五年級上冊“多邊形的面積”這一課的學習中,老師可以先從最基本的四邊形開講,比如以長方形為例子,老師可以先向學生講解長方形面積的求解方法,讓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有個了解,之后再進行拓展,逐步引到多邊形面積的求法。老師可以引導學生用簡便方法求得多邊形的面積,比如。可以用一張格紙,在方格紙上構造圖形,通過數格子的方法求得多邊形的面積。那如果涉及到半格,或者是不滿格呢?這時候就應該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優勢,小組進行討論研究總結出方法。讓學生以每個格子代表1平方厘米方法進行計算,那么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那么平行四邊形呢,在學生認真閱讀教材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如果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等于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則它們的面積相等。”小組合作,團隊討論,這樣學生得出的結論會印象更加深刻,一節課下來也不會覺得無聊乏味,大大提高了上課效率,也讓學生意識到團隊合作精神的重要性,體會到素養教學的優勢。
【結束語】在新時代背景下,教師在平常的課堂上要以學生為主體,帶領學生熟悉教材,讓學生學會自己動腦,自己學習,教師主要提供方法,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總結學習技巧,在學習中學會舉一反三,形成數學思維,并且能夠充分的了解數學這門學科。同時,可以將數學學習和生活結合起來,在課堂中學習數學,在生活中運用數學,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特質與建構方法分析[J]. 王周. 數學大世界(中旬). 2018(06)
[2]培養小學階段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初探[J]. 周學. 新課程(上). 2017(01)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鳴凰中心小學 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