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紅
摘要:本文闡述幼兒園教學中開展游戲教學的作用,調動幼兒學習的熱情,為幼兒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與良好的品質;分析當前幼兒園游戲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比如教師的觀念沒有得到及時的更新,缺乏對幼兒游戲的指導,幼兒游戲環境選擇不合理,沒有發揮游戲教學的實際意義等,針對所存在的問題,對游戲教學進行開展。對具體的策略進行探討,以“親親自然”作為主體,加強自然資源在游戲教學中的合理運用,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使幼兒能夠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利用多媒體對視頻、音頻進行播放,調動幼兒的感官,從而更好地提高幼兒教學效果。
關鍵詞:幼兒教學;游戲教學;自然資源;應用策略
引言
在當前的幼兒教育改革過程中,要積極利用游戲教學的方法,積極引導幼兒親近自然,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進而推動幼兒教育的不斷發展。游戲作為幼兒園教學的主要方法,適應幼兒的年齡特征,有利于使幼兒在愉快的氛圍內進一步成長。在游戲教學的過程中,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積極學習各種知識,推動各類問題的解決,要發揮幼兒的內在潛力,提升幼兒的身心素質。在具體策略探索過程中,以親親自然作為主題,借助游戲進行課堂導入,有利于增強課堂教學效果,組織師生的游戲活動,拉近與幼兒之間的關系,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同時,結合幼兒游戲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對幼兒進行積極應對各類知識的學習,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一、游戲教學方式在鄉村幼兒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培養幼兒良好品質與規則意識
幼兒階段的教育對于幼兒今后的成長和發展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利用游戲的教學方法,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構建更為輕松愉快的氛圍激發幼兒的興趣增強其注意力;另一方面,在幼兒日常生活中,游戲是主要的形式,加強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增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游戲開展時需要一定的規則,在游戲前了解游戲的具體規則,遵守游戲的秩序,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
(二)符合幼兒認知規律與幼兒學習目標
一方面,幼兒的年齡較小,對于事物存在著較強的好奇心,游戲教學模式的設置,與幼兒的實際認知規律相符合,可以更好地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設置游戲情節,激發其學習的興趣,在愉快的氛圍內保證學習的質量;另一方面,幼兒階段并不是只注重對幼兒知識的儲備,更注重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行為意識,在游戲過程中,對幼兒進行引導,有利于實現課堂教學目標。
(三)調動幼兒學習熱情,營造良好教學環境
一方面,在幼兒教學的過程中結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對幼兒進行有效的安排,使幼兒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發現各種問題,加強對問題的解決,調動幼兒參與各類活動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借助游戲使幼兒形成良好的活動環境,讓幼兒獨立的思考,在輕松的氛圍下,對各種問題進行探索,培養幼兒的身心素養。
二、鄉村幼兒教育中游戲教學方式應用所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的鄉村幼兒教育過程中,對游戲教學方式應用還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首先,教師的教學觀念沒有進行轉變,缺乏對游戲教學概念的正確認知,幼兒處于被動的地位沒有體會到游戲的樂趣;其次,在游戲開始前沒有對幼兒進行相關內容的指導,導致幼兒沒有根據教師的要求來開展游戲教學,整體能力得不到提升;再者,教師設置的游戲難度較大,與幼兒的實際情況不相符合,同時,對游戲教學環境選擇不合理,缺乏游戲的設施與材料的投放,也不利于對幼兒綜合素質進行培養。
三、鄉村幼兒教育中游戲教學方式應用的具體對策
(一)借助自然資源和班本課程,激發幼兒活動的積極性,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
本園地處鄉村有很豐富的自然資源,為了使“親親自然”這一會主題能貼合到幼兒的日常生活環節,于是產生了本班課程《嗨,小雞》,這一課程主題衍生出不同的集體活動項目。比如小雞孵化的過程;去集市和養雞場看小雞的生長環境。在老師的陪同下到田野里摘菜葉子,在生活區切菜、拌飼料;給小雞倒水喂食物,清理小雞的糞便;埋葬去世的小雞,請獸醫家長來給小雞治病,把小雞放生到竹林里,通過這一系列課程培養了幼兒的觀察記錄能力、合作溝通能力、交流表達能力,使幼兒萌發了關愛小動物,珍惜生命的意識。再比如,利用小雞開展畫一畫的游戲活動,激發幼兒的創作欲望,同時,提高幼兒的美術素養。
(二)安排游戲內容,突出幼兒主體地位
在游戲教學的過程中,主要是引導幼兒通過游戲可以掌握課堂教學的內容,使幼兒在輕松的氛圍內提高學習的興趣。比如,為了更好地提高幼兒的心理承受能力,設置蕩秋千的游戲,讓幼兒在蕩秋千的過程中可以克服對高度和速度的恐懼,提升幼兒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其更加獨立,要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在游戲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對知識進行主動探索,要突出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探索積極性。
比如,為了使幼兒更好的理解“責任”的意識,往往其具有一定的抽象,組織幼兒進行雞蛋運輸的游戲,把幼兒分成不同的小組傳遞雞蛋,雞蛋不能掉同時用時最少的隊伍獲勝,游戲過程中,教師要使幼兒成為課堂的主體,使幼兒明白自身在團隊中的責任,意識到團隊協作的重要作用。又比如,在自然資源應用時,利用沙地、樹枝等自然材料滿足幼兒書面表達的愿望和初步技能,通過觀察、種植和飼養活動,引導幼兒感知生物的多樣性以及生長發育、繁殖和死亡的過程,引導幼兒感受自然界的色彩及形態特征、聲音特征,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
(三)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幼兒探究積極性
在幼兒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開展游戲教學,教師要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游戲情境,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從而激發幼兒探究知識的興趣。比如,在開展“大地之窗”的游戲時,讓幼兒蒙眼躺在林地,聆聽大自然的聲音,緩緩打開眼罩,看風中的樹、飛翔的鳥以及白白的云朵。讓幼兒想象自己是大地的一部分,使幼兒保持內心的寧靜,感受自然的魅力,進而提高幼兒的學習效果。
(四)促進教師綜合素質提升,提高教學質量
在當前的幼兒游戲教學方式應用的過程中,教師要意識到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對于教學課堂效果進行不斷提升,同時,應用游戲教學的模式可以認識到游戲教學的實質,如何對游戲方式進行應用,提高幼兒的主動參與意識,針對幼兒園教育的現狀,教師提高自身素質,對游戲教學過程進行靈活掌握,才能進一步推動幼兒教育的改革。要是要結合游戲中所存在的問題,引導幼兒積極進行探索使幼兒加強對知識的運用。
比如,在《樹的認知》一課教學過程中,要了解樹的組成和各種應用,利用樹這一課題,進一步激發幼兒對自然和科學的興趣,形成對大自然保護的意識。首先,教師要引導幼兒了解,樹由樹干、樹根、樹枝、樹葉等部分組成,讓學生在課前通過觀察樹木畫出圖片,在上課的過程中,給幼兒講解《神奇的樹》,在故事中提到樹的本領,讓幼兒可以探究樹可以減少難聽的噪音,對氣體進行進化,為人們遮陽,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要愛護樹木。
結語
總而言之,在鄉村地區幼兒教育發展仍然受到一定的阻礙,缺乏對游戲教學方式的應用,沒有意識的幼兒游戲活動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當前鄉村幼兒園教學中游戲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對于具體的應用要點進行探討,要合理設置游戲的時間與空間,同時,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游戲,對幼兒進行引導。加強知識與游戲的融合,才能使幼兒在快樂成長的過程中,對知識進行學習,調動幼兒對幼兒游戲參與的興趣和積極性,鼓勵幼兒對游戲進行創作,融入到游戲教學的過程中,才能促進幼兒良好情感的發展,滿足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趙瑛.如何在幼兒園教學中有效開展游戲教學[J].學周刊,2021(04):177-178.
[2]唐文.淺談如何在幼兒園教學中有效開展游戲教學[J].新課程,2020(50):188.
[3]阿爾琴·雪肯.如何在幼兒園教學中有效開展游戲教學[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20(06):34-35.
課題:《親親自然—有效推進鄉村幼兒園園本課程的研究》
課題編號:XC20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