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本超
摘? 要:隨著新時期課程改革的如火如荼推進,美育教育逐漸在小學教育教學體系中流行起來,為小學生藝術審美能力以及創新創造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于小學階段學生來說,美術是承載外界事物的載體,而具有視覺沖擊的色彩為他們呈現了光怪陸離的未知世界。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對學生色彩感的培養能夠有效吸引學生對美術學科的興趣,對審美鑒賞形成更加鮮明的認知。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色彩感;培養途徑
在小學生學習和成長的路途中,其對于光怪陸離的外部世界具有極其濃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近幾年來,隨著美育教育在小學教學體系中的逐漸普及,越來越多的小學美術教師就學生的色彩感培養,展開了大量教學實踐探索。客觀來說,色彩對于學生感官的沖擊遠高于其他事物,良好的色彩感會在無形之中增加學生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基于此,本文將從以下幾方面重點闡述培養學生色彩感的路徑 希望對推動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促進意義。
一、開展多媒體美術授課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以教師口述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一去不復返。與信息技術飛速普及相對應的是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所占據的重要地位。通過多媒體技術媒介,教師完全可以為學生展現很多充滿新奇感的畫面,令學生對生動直觀的畫作產生明確的認知。和傳統教學模式相比,以多媒體技術為主要媒介的課堂授課模式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比如說,當教師在為學生介紹“色環圖”等入門級別的藝術知識時,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可能就必須選擇用貧乏的語言來為學生展現彩色的世界,這種生活模式明顯是乏味而枯燥的。但是,在新的教學背景下,教師可以直接利用多媒體課件將展示色環圖的不同顏色,讓學生在色彩對比中了解色彩之間的真正關系。客觀來說,多元化教學手段所達到的教學成果往往比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更加直觀,更能在不依托語言的基礎上對細微的顏色、細微的藝術進行剖析,幫助學生鍛造一雙獨屬于他們的發現美的眼睛。
二、加強美術練習
在開展強化學生色彩感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做師所擔當的只是組織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正向發展的角色。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僅憑借教師的講解卻不親自嘗試創作是無法真正提升自己的色彩感的。所以,教師可以嘗試以周為單位為學生布置適量的美術任務,并控制好任務的難度系數和層次感。比如說,教師可以給定學生創作主題,不限定形式,鼓勵學生結合主題進行自由創作,以滿足學生的興趣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小學各年齡階段的學生認知能力和藝術創作能力參差不齊,所以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設置難度,既要避免學生由于創作難度過低而無法產生興趣,也要避免學生由于美術學習難度較高而喪失自信。在要求學生完成《我的一天》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可以強調學生對自己一天的學習和生活進行理性回顧,在腦海中勾勒出自己一天的大致輪廓,并在精巧構思的基礎上展開繪畫創作。在這種情況下,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是會直接記錄自己一天中印象最深的某一時刻。比如說,有的學生可能會記錄在十字路口自己扶老奶奶過馬路,有的學生可能會借用自己和爸爸媽媽出去旅游的某個場景。總之,在學生的回顧之中,他們會根據自己對于色彩不同的理解而為繪畫作品賦予活力,呈現出美術之美,童真童趣之美。長此以往,無論是學生的色彩應用能力,還是對色彩的實際理解都會有所加強。值得注意的是,對學生色彩感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動態的過程,所以教師務必要結合現有的條件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下一步的教學規劃進行合理設計,確保每一個教學環節的合理性與有效性。除此以外,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組織一些具有輔助作用的小游戲,在趣味性的學習中來提高學生的色彩意識。最后,雖然很大一部分師生都認為美術課程是令學生放松身心的一門課程,但是教師仍舊要布置一下基本作業,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對色彩進行簡單的實踐,鞏固學生的色彩知識體系,令學生收獲更好的美術學習效果。
三、走進自然世界
大自然能夠為學生提供最原始、最豐富的色彩感知,大自然所蘊含的色彩美感利用無數藝術家為之贊嘆。事實上,學生每天上放學的路上甚至在學校玩耍的過程中都會接觸到大自然中的事物和景象,但是卻不一定會留心觀察自然界中事物色彩的關聯。所以,小學美術教師應提倡學生在閑暇之余駐足觀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神奇魅力,去探究自然中景物色彩的規律和特點,體會自然之美。與此同時,美術教師可以深入挖掘教材中含自然因素的素材,組織學生在不同的季節到戶外踏青,觀察校園中的花草樹木,蟲石鳥獸。在實際的觀察探索過程中,學生將會發現新開嫩芽的柳樹迎風晃動,鮮艷的紅花在綠葉的映襯下動人心弦。當然,在每次自然踏青之前教師都應該為學生明確布置觀察任務,鼓勵學生在欣賞大自然花花草草的同時感受他們的色彩,實現心靈的洗滌和精神的升華。倘若能夠有效利用自然中的色彩元素,學生將會切實感受到大自然的色彩和諧之美,提高美術教學中色彩感培養效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小學生色彩感的培養是引領進入藝術世界的敲門磚,對學生的藝術素養和鑒賞能力發展至關重要。所以,小學美術教師應該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手段的學生感悟色彩搭配的魅力,塑造學生的藝術色彩體系,提高學生的綜合藝術素養。
參考文獻:
[1]任雅婷.小學美術教學對學生色彩感的培養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4):273.
[2]邊曉寧.基于創造力培養的小學美術色彩教學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0(05):124-125.
[3]孫原.小學美術色彩教學方式之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0(03):156-157.
[4]高燕.小學美術色彩教學方式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20(07):226.
[5]張艷.文化視角下的小學美術色彩教學[J].小學教學研究,2020(03):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