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校教育的環境中,圖書館是一個相對獨立且文化資源集中的學習空間,如何利用好這一學習空間,提高圖書館建設的技術性和信息化程度,從而實現圖書館功能的豐富和文化的發展,是現階段高校圖書館建設應當重視的關鍵性問題。本文意在基于信息時代分析智慧學習空間建設同圖書館實體與文化建設的結合路徑,以期更好地發揮圖書館空間的智能化功能,使其更好地為學生群體服務。研究分析可知,對本文探討的大專院校來說,基于圖書館空間的智慧學習空間建設工作需要分別從宏觀政策支持、數據化技術多元開發建設以及智慧化服務技術文化宣傳建設方面入手,推進圖書館在功能和文化宣傳方面的全面建設,充分發揮大專院校圖書館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信息時代;大數據技術;智慧服務;圖書館建設
中圖分類號:TU24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1)09-0124-02
從文化的先進性角度來說,現代高校圖書館的文化是基于信息技術發展的技術性文化和網絡文化,適應信息時代所帶來的大數據技術與平臺,依托相關技術實現智慧化建設,是現階段大專院校圖書館建設的一項重要目標。
一、圖書館學習空間智慧化建設的理論依據
(一)智慧教育與服務理論
智慧教育與服務理論強調的是從學習環境、學習平臺、學習服務功能三方面入手,全面實現這三大領域與信息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的融合。所謂智慧,是指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的融合應用,起到促進和優化圖書館功能發揮效果的作用,提高圖書館功能發揮的自主性和功能自身的多元性,力求使其適應不同學生具有個性化特點的學習和服務需求 [1]。具體的智慧教育服務技術類型包括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物聯網技術等,在實際應用中,需要結合具體教育功能的發揮需求,通過獨立應用一項技術或聯合應用多項技術的方式,達到智慧教育和服務的效果。
(二)大數據技術的理論
大數據技術作為一項宏觀的概念,在教育領域的實際應用中強調的是數據挖掘技術和學習分析技術。這種技術之所以具備智慧性,主要是指在具體的技術應用中,其可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內容,獨立建立有針對性的信息數據庫以及數據分析模型,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數據分析和數據利用效果。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為不同學生的具體學習過程提供服務,更能夠為學校方面的學情分析以及科學研究提供有價值的信息資源 [2]。
(三)智慧學習空間理論
所謂智慧學習空間,是指一系列依托于現代化信息技術和網絡平臺構建起來的虛擬學習空間,這部分學習空間在實際發揮作用的過程中,由于依托先進的信息技術和路徑,能幫助學生獲得更加便捷化和直觀化的學習體驗,能夠更好地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圖書館是一種學習自由性更大、信息資源更豐富的獨立空間,將數字化、智能化的技術與圖書館建設相融合,更能充分發揮圖書館的教育功能,并且使其適應現代社會學生的應用需求。
二、現階段圖書館智慧化服務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智慧學習空間開發利用程度不足
從本文探討的大專院校圖書館建設和發展的角度分析,由于智能化技術和設備的引入應用需要較大額度的資金支持,且具體的系統開發與應用也有較高的專業性技術要求,因此,目前智慧服務在大專院校中的普及應用進程推進相對比較緩慢,推進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實際的問題和阻力。除了建設和管理人員思想意識層面的問題,客觀條件的限制也是圖書館建設智慧化受到制約的主要原因,一些先進的智慧化設備和系統自身造價較高,且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掌握相應的系統操作和管理方法,但目前大專院校缺乏資金及人員,制約了圖書館智慧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的開展 [3]。
(二)智慧化服務形式豐富性不足
從現階段圖書館智慧化建設的現狀來看,大部分圖書館的智慧化功能建設和完善都是通過配備相應的自動化或智能化設備,為圖書借閱或圖書信息查詢等服務加強便捷性,但可能難以滿足更具有個性化的服務需求。例如部分圖書館由于智能化服務網絡覆蓋面不足,難以為學生提供所需要的論文撰寫以及專業信息資料查詢功能。另外,由于對大數據技術的分析和挖掘功能引入應用的全面性不足,在提供智慧化服務時,部分大專院校圖書館并沒有分析和明確具有個性化特征的圖書館教育服務,這降低了圖書館智慧化服務的精準性,未實現對圖書館功能的最大化發揮。
(三)智慧化文化建設開展效果不佳
部分院校對圖書館建設和智慧化服務功能開發和利用的宣傳力度不足,即高校在圖書館空間內引入智慧化服務和功能系統后,并沒有同步重視面向學生和教師的宣傳推廣工作,當學生自身對圖書館智慧化學習空間的功能特點和作用發揮方式缺乏明確的認知和了解,就會導致其在應用已經完成部分智慧化建設的圖書館的過程中,對先進的功能和技術的操作應用方法未能夠及時有效地掌握 [4]。且從圖書館本身的服務宣傳工作開展角度來看,部分學校對這方面的宣傳工作缺乏重視,對智慧化圖書館服務的優勢和特征缺乏宣傳和強調,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利用這些智慧化功能的積極性,圖書館在日常運行和管理中并沒有形成積極應用智能化技術和系統的良好氛圍。
三、提高圖書館智慧化建設力度的有效路徑
(一)增加思想和技術支持力度,提高智慧化圖書館建設力度
大專院校的圖書館管理人員和教師團隊應當充分了解智慧化學習空間建設的概念和優勢,并分析智慧化建設在與圖書館這一獨立學習空間進行融合時的有效方法。教學和管理人員只有積極轉變思想意識,才能充分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積極爭取更多的圖書館建設資源,更好地發揮圖書館建設中智慧化功能的效果。在這個過程中,專業技術人員和相關人力資源團隊的引入和建設是非常重要的 [5]。只有在專業技術人員的支持下,智慧化圖書館的建設和具體應用才能取得更為突出的效果。另外,由于智慧化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以及技術設備類資源,學校方面需要依托具體的教育品牌和專業優勢,加大宏觀的宣傳力度,為更好地完善智慧化圖書館的建設提供切實有效的支持。
(二)加大數據化技術的應用力度,實現智慧化服務的個性化
個性化服務是充分體現高校圖書館建設智慧化特征的重要途徑,為了滿足不同學生的圖書館應用需求,學校應更加全面地分析和了解大數據技術的數據分析、信息采集以及個性化建模功能,利用這一技術掌握學生對圖書館的應用需求,并且通過擴大圖書館網絡信息服務平臺的覆蓋面,結合高校學生的實際需求,將論文資源查詢、數字化資料的搜索和共享功能融入智慧化圖書館的功能模塊中,力求為不同的學生提供更具有精準性和有效性的具體服務。這些服務能夠為大學生帶來更加良好的圖書館服務和功能應用體驗,是全面提升圖書館應用功能效果的有效手段。
(三)提高技術與文化宣傳的針對性,充分發揮智慧化服務的作用
學校方面要從技術應用方法和流程的宣傳角度入手,通過提供專門的技術服務指導或者組織理論講座的方式,向教師和學生傳達智慧化圖書館建設的規劃思路,幫助師生更加切實有效地了解高校在圖書館智能化建設工作方面的進度和具體效果 [6]。當學生對智能化圖書館學習空間的功能特點有了全面的認識后,其才能具備主動體驗圖書館智慧化服務功能的積極性,這也是促進智慧化圖書館充分發揮其作用的有效途徑。而從文化宣傳的角度來講,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和發展已經成為未來教育工作開展的一種新趨勢和新要求,學校方面也應當從營造文化氛圍的角度出發,從彰顯現代化信息技術應用優勢的角度出發,向學生和教師進行宣傳,逐步培養師生積極應用先進的智能化系統和技術的主動性,形成良好的圖書館應用氛圍。
四、結語
綜合可知,在高校圖書館的發展建設中,智慧化是其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為了更加充分地發揮智能化技術的作用,并且依托相關的先進技術和平臺,更好地為學生的專業學習和個人知識拓展提供服務,高校需要從思想觀念到工作技術能力方面,實現全面的提升和優化,不斷探索更加適于本校應用需求的智慧化圖書館建設路徑。
參考文獻:
[1] 董同強,馬秀峰. “人工智能+圖書館”視域下智慧型學科服務空間的構建[J]. 圖書館學研究,2019(02):48+85-90.
[2] 景玉慧,沈書生. 基礎教育智慧學習空間建設的SWOT透視——以南京市江寧區為例[J]. 電化教育研究,2019(02):79-88.
[3] 韓玉巧,王代禮. “雙一流”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學習支持服務研究——以京津冀地區十六所高校圖書館為例[J]. 國家圖書館學刊,2020(01):26-34.
[4] 王妍,王棟,賈瑞. 基于用戶需求的高校圖書館空間再造研究[J]. 圖書館建設,2020(S1):195-197+208.
[5] 李梅. 大學圖書館空間再造的實踐探索與空間服務發展趨勢——以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圖書館為例[J]. 圖書館建設,2019,296(02):121-127+143.
[6] 于靜,弓建華,孫媛媛,等. 創意,讓閱讀空間“活起來”——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閱讀主題空間創意設計實踐[J]. 圖書館雜志,2020(05):58-66.
(薦稿人:王源,濟南職業學院電子工程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鄒宇銘)
基金項目:本文系浙江省高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2019年科研課題項目“20世紀以來主流文化驅動下圖書館歷史演變的研究”(項目編號:2019016)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楊柳(1991—),女,碩士,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旅游與健康職業學院圖書信息中心主管,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采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