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文彥 孫艷麗
摘要:隨著我國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對各行各業物流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和旺盛。但是,目前我國物流人才的數量和質量還不能滿足行業的需求。尤其是應用型和創新型物流人才的缺乏成為制約企業管理的重要因素。中國大學應該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物流人才解決日益突出的物流人才供需矛盾。物流專業具有知識面廣、實踐操作性強的特點。傳統的課堂理論教學模式只讓學生掌握物流相關的理論知識,沒有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技能,導致教學效果低下,影響物流人才培養質量。為順應新時代物流業發展趨勢,使學生將專業知識快速應用到實際工作中,高校應加快教學模式研究與改革,構建創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關鍵詞:物流專業;課程教學;實踐能力
引言:
近年來,我國物流業發展迅速。發展物流業,建立穩定高效的物流體系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熱點,但物流人才短缺已不能滿足我國物流業發展的需要。我國物流市場的旺盛需求和物流領域的進一步開放,對我國物流人才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物流人才培養中,打破傳統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采用直觀、高效、恰當的視頻直播教學方式,對提高物流課程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一、物流專業發展現狀
在我國,物流管理的觀念和方法相對落后,難以跟上時代的發展。在經營模式上,仍然停留在供銷與倉儲服務一體化的傳統狀態。但采購、儲運管理模式尚未科學優化。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供應鏈系統下的企業物流管理難以有效為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物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無論是在物流運輸速度還是在物流運輸穩定性上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我國物流專業還處于起步階段。
二、在物流專業課教學中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應對策略
1.建立模擬教學體系
物流系統越來越復雜,內部關聯性越來越強。仿真教學系統是一個系統、高效、真實的綜合系統。它在高校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物流課程的教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成為物流課程教學的核心和關鍵。例如,在學習《物流培訓大綱》、《商品培訓大綱》等課程時,要根據課程要求的實用性,制定具體的綜合實踐教學大綱,確定時間、人員、環境、目的、過程和其他細節。最重要的是老師如何引導學生“做”。此外,還要做好資金投入的規劃,做好資金投入的計算。因此,物流管理模擬系統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快速分析和解決問題,幫助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為以后的公司實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校企合作搭建物流教學實踐平臺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理論聯系實際,學生才能從根本上掌握知識的核心素質。目前,我國部分高校建立了校外實訓基地,但基地數量少,規模遠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高校單邊投入有限,需要與企業合作搭建物流教學實踐平臺,互幫互助,實現共贏。公司為學生提供實習地點,學校宣傳公司,向公司推薦優秀的物流人才,公司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通過企業實習,學生可以將所學運用到實踐中,積累素材,為畢業答辯做準備。企業為學生提供一個實踐平臺,可以積極吸引更多的物流專業人才,促進企業的創新發展和新模塊的探索,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3.轉變課堂教學觀念,為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提供明確指導
過去,物流專業課堂是先理論后實踐,理論完成后進行實驗。這樣,根本沒有達到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升華理論的目的。尤其是物流專業,沒有實踐,空洞的理論知識不足以支撐學生的知識體系。例如,在學習物流技術課程時,教師可以結合學校的教學特點,著眼于如何讓學生盡快掌握叉車操作技術,帶學生到實訓現場,讓學生了解結構、名稱、操作方法等,并現場講解叉車功能及操作方法,并配合實習教練指導學員駕駛叉車,使學員掌握駕駛技術,嚴格遵守各種叉車的安全操作。因此,物流專業課程需要明確特色,夯實基礎,突出實踐,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
4.完善實踐教學理念,搭建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平臺
目前,許多院校的實驗課主要以教師口頭陳述和儀器展示為主。學生掌握的知識不夠深入,影響了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因此,學校一方面要加大資金投入,另一方面要通過教學方式的轉變,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好教學方法。結合儀器的現場顯示和儀器各個角度的掛圖顯示,教師可現場演示操作,配合講解,必要時通過多媒體擴展操作環節,讓學生看得更仔細。尤其是典型的操作,比如在RFID技術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從采購的角度仔細分析。進貨時,當貨物在收貨口通過傳送帶進入倉庫時,通過收貨口的讀寫裝置將每個托盤的信息寫入托盤,由計算機計算出入庫位置倉庫管理信息系統,通過網絡系統將盤點指令發送到叉車系統,按要求存放在相應的存儲位置;叉車收到發貨單,將托盤叉到指定位置。通過這樣細致的分析和實踐,學生可以達到“一對一”的實踐教學目標。為了實現物流教育的目標,保證實踐教學的順利進行,改進現有試題類型勢在必行。除此之外,學校應改變以往以考試成績為基礎的評價方式,根據不同課程類型采取靈活的評價方式,創新職業能力評價。
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工作能力的訓練,鞏固專業知識,為今后適應社會、滿足社會高層次人才和企業物流管理需求打下堅實基礎,只有這樣,才能改革教育模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使物流課程的教學更具針對性,促進物流專業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薇.制造類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農機使用與維修.2020(05)
[2]彭建軍,李英.雙精準產教融合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0(03)
[3]張遠.院校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新通信.2020(04)
山南市教育科學研究2020年度課題
課題名稱:山南市中職學校物流專業實踐性課程開設現狀及改進對策研究
課題編號:2020D1,立項文件:山教字(2020)66號。
作者簡介:石文彥,男,漢族,1987年11月出生,河南省魯山縣人,畢業于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專業,研究生學歷,法學碩士學位,現任教于西藏山南市第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助理講師;
孫艷麗,女,漢族,1979年6月出生,山東省德州市人,畢業于西藏民族大學英語專業,本科學歷,現任教于西藏山南市第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中級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