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愛奇藝自制的《奇葩說》第五季、第六季為主要研究對象,縱觀第一季至第六季的全盤發展,對節目選題、傳播主體、節目環節、觀眾互動以及宣傳推廣的變化和創新之處進行總結,并為其提出發展建議。
關鍵詞:網絡節目;《奇葩說》;創新特色;傳播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03-0121-02
一、引言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媒體發展呈現突飛猛進之勢,視頻網站自制節目大熱,并衍生出了一種傳播范圍廣、傳播速度快、受平民大眾喜愛的節目——網絡脫口秀?!镀孑庹f》融入辯論元素[1],是中國首檔說話達人秀,到現在已經播出了六季,在老牌綜藝中力壓群雄,實現了網絡自制節目的逆襲,并且第五季、第六季較前四季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以《奇葩說》第五季和第六季為主要研究對象,分析其節目創新特點。
二、《奇葩說》節目創新特點分析
(一)節目選題:泛娛樂性降低,社會性思辨性增強
前三季選題娛樂化較嚴重[2],因此多期節目被處理。第四季開始,與社會、人生、品德有關的選題增加,腦洞題比重明顯上升。辯題將個人的實際與想象合理結合,有的辯題還帶有哲學、藝術的特點,與人們的生活相關,可以調動大家一起思考。
《奇葩說》辯題的泛娛樂性不斷降低,逐漸發展為“趣”“益”并重的一檔節目。這些辯題不僅可以帶動人們的情緒,而且涉及的群體對象更加廣泛,能夠吸引更多觀眾,并讓觀看者真切地參與進來,融入自己的思考,具有很大的教育價值,在娛樂的同時拓展了節目的深度,達到了吸引觀眾和提升節目質量的雙贏效果。
(二)節目傳播主體:主持導師各司其職,辯手風格多元化
1.主持人創新。一個節目質量的高低與該節目的主持人有直接的關系。第五季開始,馬東帶來了一個“新朋友”——木魚。這個物體符號成了主持人與辯手之間交流的橋梁。辯論結束之后,馬東會拋出自己的觀點,很好地發揮了“意見領袖”的作用,也提升了節目的價值和深度。
2.導師風格創新?!镀孑庹f》前四季的導師主持人風格偏重,講話的教育口吻偏重,在這樣一個輕松自由的個性化節目中吸引力不強,容易使觀眾“出戲”。第五季開始,《奇葩說》增加了李誕和薛兆豐兩位導師。
李誕的脫口秀在中國很有代表性,他的語言彈性很強,有一種以柔克剛的感覺。薛兆豐是經濟學家,他可以將任何辯題都帶入經濟學領域來考慮,因此他的觀點邏輯性強。蔡康永溫潤,高曉松博學,羅振宇理性,馬東口才好,大家各有各的風格,各有擅長的領域,為觀眾提供了很多思考的角度,指明了很多新的思考方向,能在討論的基礎上為大家提供專業可靠的建議,取得了很好的傳播效果。這樣的導師是一類很具影響力的“意見領袖”,能夠吸引大批粉絲,幫助節目鞏固觀眾,也能幫助觀眾進行思考和提升,有助于拓展節目的深度。
3.辯手的風格多元化?!镀孑庹f》是一個自由無束、不拘一格的節目,倡導個性化和多樣化,節目的辯手也各有特色,他們有不同的職業,將自己的經歷融入觀點,開闊了觀眾的眼界。
另外,他們還有自己獨特的辯論風格。辯手大致可以分為“邏輯派”“情感派”“奇葩派”,他們風格迥異,個性獨特,并且“老奇葩”也在不斷打破觀眾對自己的刻板印象,創造新的個人形象。這些特色辯手積累了大批粉絲,與粉圈文化的融合增強了觀眾黏性,獲得了很好的傳播效果,提高了節目的知名度。
(三)節目環節設置創新:“玩法”增加,看點吸睛
該節目的高光之處,就是從第五季開始,節目的環節設置有所改變。《奇葩說》的比賽增添了許多“新玩法”,節目更加激烈有序,比賽的意味更濃,對觀眾的吸引力更強。
1.選人環節更加強調儀式感,突出節目火藥味,增強節目效果。第五季開始,節目設置了1V1開杠挑戰賽,讓“新老奇葩”一起下場比賽辯論,讓觀眾熟悉每一個選手。這樣一來,“奇葩”們更容易圈粉,從而增強觀眾黏性。另外,將“老奇葩”“下放”到挑戰賽中,褪去了“老奇葩”的光環,“新老奇葩”公平競爭,使比賽精彩了許多。“沒有一個人是安全的”給節目增加了許多看點,也使節目更具吸引力。
2.比賽環節變“舉牌”為開杠,1V1競爭增強了節目的沖突性,能夠有效調動觀眾的情緒,營造緊張氛圍。每隊每場選三個人出來比賽,秩序感更強,很有比賽的氛圍。除了陳述觀點,節目還增加了“開杠”的環節,聽起來就充滿了火藥味,正反雙方自由提問辯論,針鋒相對,將比賽的溫度炒到高點,能夠有效帶動觀眾的情緒,增強了觀眾的體驗感和節目的傳播效果。
3.“特別觀眾賽”加大了比賽的難度,也使節目更有看點。第六季增加了“特別觀眾賽”,選擇跟選題相關的觀眾,根據拉扎斯菲爾德的“政治既有傾向假說”,他們都有自己的既定立場,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觀點,他們的觀點和立場來源于個人生活的經驗,不會因一時的宣傳和傳播改變,這給辯論隊伍加大了難度,增強了比賽的不確定性。
(四)節目效果:現場到線上,實現新媒體互動
1.現場互動。一百名觀眾現場投票,并且票數會隨著辯手的發言變化,給辯手及隊伍帶來一定影響:漲票代表觀眾認可其觀點,會增強團隊的士氣和信心;跑票代表團隊需要立即作出調整進行補救?!疤貏e觀眾賽”就是增強與觀眾互動的典型表現,為比賽增加了變數,豐富了節目內容。
2.網絡互動?!镀孑庹f》不僅有現場觀眾互動,網絡用戶也可以進行線上互動。
一是網絡彈幕實時互動。觀眾在觀看《奇葩說》時,可以將自己的想法通過彈幕表達出來。通過實時互動的評論性彈幕,觀眾可以將自己的看法、情感隨時發出來,還可以與其他觀眾進行交流,滿足自身的表達欲。節目組也可以通過彈幕了解觀眾的想法和評價,及時對節目進行改進,以更好地滿足觀眾的需求。彈幕越多越密集,節目的傳播效果越好。
二是微博話題互動。《奇葩說》官微會根據每期節目的辯題,在微博上開設相關的話題,讓觀眾自由討論,辯手們也會對辯題發表自己的意見,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帶動大家關注話題。觀眾的積極互動與反饋是節目取得好效果的表現,鼓勵觀眾進行交流也有助于提高節目的知名度。
(五)節目推廣策略:“硬廣”與“熱搜”,議程設置提升節目熱度
《奇葩說》第五季在節目推廣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創新了推廣策略后,《奇葩說》的熱度明顯上升。
1.加強與贊助商的合作?!镀孑庹f》與海瀾之家、京東、攜程、江小白等大品牌合作,在節目中給品牌特寫鏡頭,并且辯論賽幾支隊伍的名稱都是贊助品牌的名字。贊助商反過來也會在微博上帶話題,為《奇葩說》做推廣,提高節目的知名度,雙方互利共贏,為彼此進行了有效的推廣和宣傳。
2.“男神女神”策略提升了節目的熱度和流量。每期節目都會請一個明星做嘉賓,利用名人效應和粉絲文化,讓節目與明星建立聯系,大批粉絲通過支持節目的方式為偶像付出時間和精力,受邀明星也會為《奇葩說》做一些宣傳和推廣,提升節目的熱度,吸引眾多粉絲,從而提高收視率。
3.利用新浪微博進行宣傳推廣。每周《奇葩說》播出時,微博上都會出現相應的熱搜,吸引觀眾觀看,這很好地利用了媒體的議程設置功能,通過對節目的反復強調,影響人們對《奇葩說》的重視程度,能夠有效吸引人們關注和討論節目。節目播出后,辯手的精彩片段也會被推上熱搜,而各位辯手發布的小視頻,也滿足了觀眾接收碎片化信息的需求,有效地對觀眾的印象進行了二次加工,宣傳和推廣的效果更好。
三、《奇葩說》節目發展的建議
(一)完善節目選題,有效發揮節目作用
平衡各類選題比例,兼顧各類觀眾,節目要準確對自身進行定位,有效發揮自身優勢。國人現在忙于快節奏的工作,綜藝節目要起到為觀眾解壓的作用,辯題要貼近個人的緊張生活,能讓人在閑暇之余合理宣泄自己緊張的情緒,排解負面情緒;并且節目內容要有意義,要能發揮好整合、教育功能,不能為了迎合觀眾而將節目單純娛樂化,要將觀眾想知道的和該知道的有效結合起來。預知、應知、未知融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吸引觀眾。
(二)創新傳播形式,為觀眾提供新穎的觀看模式
新媒體時代,傳播技術高速發展,媒體可以與高新技術結合增強傳播效果,國慶閱兵時新華社將5G與VR(虛擬現實)相結合,打造高清全景式直播,給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镀孑庹f》可以將決賽以高清直播的形式播出,還可以給每個辯手配置機位,讓觀眾能夠“點看”自己喜歡的辯手,不僅僅作為旁觀者,也成為節目的參與者。這樣能給觀眾帶來沉浸式體驗,讓觀眾如臨其境,增強節目對觀眾的吸引力,更好地提升傳播的交互性,優化觀眾的觀看體驗,增強傳播效果。
(三)將傳遞正確的價值觀放在第一位
辯手要在堅持自身奇葩風格的同時,通過恰當的言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在第六季第十一期“年輕人賺錢少該啃老嗎?”中,反方辯手制造了一個孩子若接受父母的幫助就會剝奪父母生活權利的極端情境,這其實放大了中國家庭的生活模式,讓年輕人陷入道德困境。所以辯手在捍衛自己觀點的時候,要根據實際情況分述,不能以偏概全,一刀切地創造一個“死胡同”,要能給觀眾留下更大的思考余地。另外,在表達方式上要將幽默、理性、感性平衡結合。
四、結語
《奇葩說》的可貴之處在于,它讓原本邋里邋遢的人在舞臺上變得瀟灑,生活中的不靠譜會變成音樂上的有才華,刻薄會變成犀利,頹廢的人會變成“喪”的燃燒,這就是奇跡所在,也是節目成功的關鍵所在。《奇葩說》要發揚自身的優勢,不斷創新改進,將節目烙印在大眾心中。
參考文獻:
[1] 蔣潘婷.淺析網絡自制綜藝節目《奇葩說》的特征[J].新聞研究導刊,2018(21):95.
[2] 高潔.辯論類電視節目《奇葩說》的情感認同[J].傳媒論壇,2018(24):141.
作者簡介:周逸琨(1998—),女,山西大同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新聞與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