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靜
【摘要】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任何學科的主要教學都是集中在課堂上,畢竟學生還是主要從課本中獲取有益的理論知識,所以課堂就是學生從教師那里獲取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渠道。在此基礎上,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和素質教育的穩(wěn)步推進,廣大教育工作者逐漸意識到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重要性,明白了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意義所在。鑒于以上所述,在實際進行小學數(shù)學教學工作的時候,教師就需要基于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情緒隨時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目標,根據(jù)實際課堂教學效果不斷改進教學模式和有效的手段方式,為學生高效學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氛圍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質量和效率,完成高效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學習效率;課前預習;課堂提問;習題鞏固
一般來說,小學數(shù)學課堂有效的教學時間是十分有限的,不僅因為師生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完成的任務比較艱巨,更是因為小學生的年紀較小,對待事物認識的程度較淺,心智還尚未成熟,三觀也不夠完整,所以在課堂上學習時很容易出現(xiàn)貪玩、注意力不集中或是不認真聽講的情況,而數(shù)學的學科學習又相對來說有些枯燥,如果教師的教學手段不能讓學生產(chǎn)生興趣,那么長此以往學生就會產(chǎn)生對待學習的消極態(tài)度,而教師也需要在課堂上疲于維持紀律,不能高效率完成教學,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就成為了教師需要重點考慮的事情,最終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達到預期教學的目的所以在平時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就需要充分利用寶貴的教學時間與學生進行教學討論活動,從而慢慢總結適用于學生的高效率高質量的教學策略,并將這些策略科學應用于各個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促進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顯著提升,達到構建高效課堂的目的。
一、課前預習
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學習成績只是最終表現(xiàn)形式,最重要的是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學會正確科學的學習方法,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教授給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真正做學習的主人,體會到學習的趣味性才能堅持對待學習的良好態(tài)度,否則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很容易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如果出現(xiàn)這種情況,教師還需要另外耗費時間精力去讓學生重拾對學習的熱情,這樣很耽誤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教學目標的及時完成,所以教師需要在授課時找到合適學生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培養(yǎng)起自主學習的能力,鑒于此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就一定要重視課前預習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方面的重要性,奠定良好數(shù)學課堂教學基礎,協(xié)助學生高效學習。例如,在教授《{ HYPERLINK "https://www.21cnjy.com/3/3857/" }》這個知識點時,在正式進入課堂教學之前,我不僅自己充分準備教學內(nèi)容盡量豐富教學方式引起學生興趣,而且還專門讓學生提前閱讀課本中的內(nèi)容,并總結出自己沒有理解的部分,在上課的時候統(tǒng)一拿出來提問和解答,因為我認為,即便只是為了讓學生在課前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在腦海中留下一些印象,那也不能缺少思考和理解的過程,畢竟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翁,培養(yǎng)起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必須的,傳統(tǒng)教學中填鴨式教學法已經(jīng)不再適用于現(xiàn)在的教育背景,教師只是輔助學生學習的工具人,只有學生自己掌握了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進度,才能完全把控好學習的力度與效果,這就為課堂高效教學奠定了良好基礎,有利于教師的教學進度順利完成,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二、課堂提問
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遇到困難,有時候是理解知識點有時候是對課后習題,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學生在課堂上聽講時遇見了難以理解的問題,但是由于各種原因沒有向教師及時求解,就會導致學生對重難點的部分理解不完全,這樣在做題和考試的時候就很容易出錯或者卡頓,所以教師就應該尋求合適的方式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鑒于此,教師就有必要加強提問工作,例如,平時在教授《小數(shù)的初步認識》這一知識中,時我會向學生們提出了一些問題,如:“比0.25的大小數(shù)是不是只有0.3?”“把14.80當中的0去掉,是會變大還是變小?”“比7大同時比7.5小的數(shù)有多少個?”等問題,要求學生經(jīng)過獨立思考后并給出答案。這樣,在上述一個個問題的啟發(fā)下,學生們的數(shù)學思維得以顯著拓展,所以就較為迅速地理解掌握了本課知識原理等,大大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最終切實實現(xiàn)了預期學習目標。
三、習題鞏固
對于學生來說,利用課后習題鞏固所學知識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教師就應該適當在課下給學生布置一些合適的習題練習,最好不要超出學生的接受范圍,免得適得其反,出題范圍不要超過課本教學內(nèi)容,難度等級也不要太難,不能讓學生產(chǎn)生畏難心理然后就厭惡學習的情緒,所以在布置習題的時候教師需要認真選擇。例如,在教授《分數(shù)的意義和性質》這一課時,我在課堂教學結束后,抽出時間總結好學生在這節(jié)課上的表現(xiàn),并根據(jù)這些去選擇難度適中的習題安排給學生練習,長期堅持下來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綜上所述,要想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課前預習、課堂提問和習題鞏固這三者缺一不可,教師可以再去尋找更多合適的教學方法,只是其中蘊含的邏輯大都是相似的。
參考文獻:
[1]梅士軍. 淺探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提問有效性的策略[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
[2]王洪. 微課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以小學數(shù)學教學為例[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區(qū)域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整合研究”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新疆第七師奎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