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信基
摘 要:新教改中明確指出,學校在開展教學管理過程中要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積極創建良好的教學文化,以此來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在目前的教學管理中,“以人為本”的理念并沒有得到有效的落實,導致學生在教學管理過程中功效效率不高,沒有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以實際教學為背景,闡述在中學管理中貫徹“以人為本”理念的策略,供大家參考借鑒。
關鍵詞:以人為本;教學管理;學生;健康成長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主要場所,因此,學校在教學管理過程中要秉承“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這就需要學校突出人本位的思想,將人置于制度之上,充分體現人的價值和情感體驗。在具體的教學管理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作用,將學生作為教學管理工作的核心,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尊重學生的意見和想法,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以此來作為提高學校教學管理水平的突破口。在實際的教學管理過程中,教師要積極落實新教改的精神,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切實做好學生的教學管理工作。
一、以人為本的概述
從本質上來講,學校的教學管理的主要對象就是教師和學生,同時也是教學管理中的重點工作內容。人是具有社會屬性的,在社會中需要體現出人的價值。所以,學校在開展教學管理過程中,各項規章制度不應該是命令性質的,而應該給予教師和學生以充分的尊重和體諒。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出人的社會屬性,才能充分激發人的創造性和價值。在學校管理過程中,學校要首先滿足人的自然屬性和要求,然后再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發揮人的社會屬性。如果學生在開展教學管理過程中,單純地將教師和學生視為被管理的對象,使用嚴格的規則制度進行管理,那么,人的社會屬性將會受到嚴重的限制,積極做和主動性也會受到扼制,無法有效地提高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因此,學校在開展教學管理工作時,需要更新傳統的教學管理理念,改變教師和學生作為被管理者的位置,要將教師和學生視為獨立的社會個體,充分滿足教師在工作中的需求,還要滿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合理要求,讓教師和學生的心理上和情感上得到充分的滿足,進而實現教師、學生與學校的和諧相處。學校在開展教學管理過程中,校領導要秉承“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充分發揮師生作為教學管理的主體作用,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師生參與學校管理的熱情,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管理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促進學校管理水平。在開展學習管理的過程中,校領導如果依然沿用傳統的管理理念,那么師生就會處于被動的局面,師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會受到嚴重的限制,同時也無法形成和諧的校園文化。因此,校領導學生以新教改為指導思想,秉承“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充分凸顯師生作為教學管理的主體作用,引導教師提高教學水平,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以此以促進教學工作有序發展,提高學生的教學水平,進而推動學校教學管理工作。
二、基于以人為本工作理念的學校教學管理途徑
校領導作為教學管理的實施者,要積極學生以人為本的思想內涵,意識到以人為本對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意義,只有這樣,校領導才能將以人為本的理念深入到學校的教學管理當中去,提高學校的教學管理水平,促進學生的教學質量,推動師生的全面發展。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
在實際的教學管理工作中,校領導要將以人為本的思想融入到實踐工作當中去,在保證教學管理工作平穩有序發展的基礎上,保證學生能夠獲得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要想實現這一目標,首先,校領導在開展教學管理過程中要堅持以師生為主體,樹立為師生服務的意識,充分尊重教師的意見和學生的要求,保證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有序發展。在實際的教學管理過程中,需要校領導從教學管理的實際工作出發,幫助教師解決教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校領導要定期舉辦教師的培訓工作,將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先進的教學方法傳授給教師,讓教師能夠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進行運用。在教學管理過程中,校領導還要充分發揮師生作為教學管理的主體作用,讓師生發揮主人翁的精神,積極地獻計獻策,共同推進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給予師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轉變師生被動管理的地位,讓師生融入到學校的教學管理當中去,激發師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發揮師生的主觀能動性,共同推進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
(二)充分體現教師和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校領導在開展教學管理工作過程中,要以新教改為指導思想,充分發揮師生作為教學管理的主體地位,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師生參與教學管理的熱情,與學校一起探索教學管理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在實際的教學管理工作中,校領導要不斷強化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讓教師樹立服務學生的意識,給予教師和學生一定的人文關懷,以此來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進而推動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校領導要想在教學管理工作中取得顯著的教學成果,不僅需要校領導建立科學完整的教學管理制度,還需要加強師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讓師生明白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讓師生認識到,要想與時代發展的同步,師生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另外,校領導要不斷完善學校的基礎硬件設施建設,在教學管理工作中采用現代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手段,完善學生的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智能化的學校管理體系,提高學校管理的科學性和便捷性。總而言之,校領導在開展學校管理的過程中,只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就能夠學校管理過程中取得顯著的成績,就能夠提高學校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三)堅持為教師和學生服務的管理工作
從本質上來講,所謂的學校管理,并不是依靠嚴格的管理制度,嚴格約束師生的行為規范。從現代教育角度來講,學校教學管理工作更傾向于服務師生方向發展,滿足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需要,服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的保障體系。學校領導在開展小學管理工作過程中,可以圍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給予師生一定的支持。所謂的物質上,就是提供必要的硬件設施,滿足教學活動中的合理需求。精神上的支持,主要是指建立和諧的校園文化,讓師生融入到校園文化當中,發揮師生作為教學管理的主體作用,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讓師生參與到學校管理當中來,發揮主人翁的精神,進而在校園文化中體現成人文主義的思想內涵。除此之外,在教學管理工作中,校領導還要將積極開展學生的心理指導和幫助學生作為學校管理的重要工作來開展,讓學生從精神層面上感受到學校的關懷,進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而對困難學生的幫助活動,校領導除了物質和資金上給予幫助之外,還要給予一定的心理疏導,讓學生樹立自信心,培養學生樹立崇高的道德品質和思想認識。以此來提高學校管理的水平和質量。
(四)要加強對教師進行業務知識的拓展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已經步入網絡社會之中。作為當代的人民教師,必須要轉變教學觀念,不僅要更新傳統的教學思想,還要不斷地充實自己的知識內容,積極提升人文學科與社會學科的知識,擴充教師的知識面。同時,校領導也應積極組織教師的培訓工作,讓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為學生做好榜樣。特別是要培訓教師掌握多媒體信息技術的使用和制作方法,讓多媒體信息技術成為重要的輔助工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提高教師和學生的滿意度,促進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中,校領導要秉承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并將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融入到實際的工作當中去,充分尊重師生的意見和想法,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讓師生發揮主人翁的精神,讓師生參與到教學管理工作中去,充分發揮師生作為教學管理的主體作用,與師生一起攜手共建和諧的校園文化,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另外,校領導作為教學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秉承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對提高學校的教學管理質量和效率均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劉廣泉.在學校的管理中如何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J].東西南北·教育觀察,2011,(11):160.
[2]王世倫.如何在學校管理中貫徹“以人為本”[J].教育教學論壇,2011,(11):178-179.
[3]孔養濤.教學管理如何貫徹以人為本原則[J].陜西教育(高教),2015,(3):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