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振東
摘要:新課程改革中,關于培養學生素質的教學目標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心學生素質教育的問題。國家的長遠發展,依靠的就是對下一代的培養,只有把學生都培養成綜合素質人才,才能使國家發展越發強盛。在小學階段的音樂教育中,應當融入民族音樂文化教學,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有利于讓學生對民族音樂進行更多的了解,從未把民族音樂傳承發展下去。我國的民族文化多種多樣,民族音樂更是多不勝數,經過了歷史的沉淀,更成為了國家民族的精神象征,民族音樂就代表著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因此,在小學音樂教育中,應當融入民族音樂教學,好讓民族音樂一直傳承和發展下去。
關鍵詞:小學音樂;民族音樂;現狀;意義;傳承和發展;策略
引 言
音樂是無國界的,更是精神文化的一種表現,世界各地都有屬于自己的民族音樂,而我國的民族音樂,因為歷史的沉淀,更顯得恢弘與精彩,這是五千年中華歷史文化的縮影,更是民族的審美情趣與精華,音樂是人們表達情緒,表達思想的有效途徑,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設立音樂教育,更是為了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所以,要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加入民族音樂教學,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讓學生了解民族音樂的魅力。
一、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現狀
在實際的小學音樂教育之中,有著民族音樂的傳承教學,只是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第一,音樂教師沒有重視民族音樂的教學,也沒有重視民族音樂的傳承,缺乏幫助學生學習民族音樂的能力。在現代,流行音樂當道,甚至許多的主流音樂也都在向國際化發展,導致小學音樂教學中,融入了許多的流行音樂元素,甚至有西方古典音樂,關于中華傳統民族音樂的內容卻少之又少,這就嚴重影響了民族音樂的傳承和發展。第二,小學音樂教師本身就對民族音樂了解不深,對音樂教師的培養也多是樂理知識培養,連帶著一部分器樂教學,對于民族音樂的培養教學實在是太少,所以,大多數的音樂教師都是對民族音樂不夠了解的。第三,小學生與學生家長也對民族音樂不夠了解,甚至不重視民族音樂文化培養,就當前的情況分析,學生的家長還是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覺得學生的主要學習內容應當是基礎知識,對于音樂,家長本身就不重視,更別說民族音樂了,這也就使得民族音樂教學更加的困難,教師無法有效的對民族音樂進行教學,更不要說學生去傳承和發展民族音樂了。[1]
二、小學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的傳承和發展意義
(一)陶冶情操
音樂是藝術類的學科,能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音樂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加全面的發展,還能陶冶學生的情操,把民族音樂融入到音樂教育之中,可以讓學生更加了解民族文化,感受民族音樂的魅力。此外,民族音樂中有許多的元素添加,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元素,讓學生產生興趣,有助于培養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與音樂素養。
(二)意識培養
民族音樂代表的是中華歷史傳統文化發展,從民族音樂的發展與變化中,能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崛起與堅強,因此,在小學音樂教育中融入民族音樂教學,能夠讓學生充分感受帶民族音樂的內涵,讓學生通過對民族音樂的學習,更多的了解民族文化,然后可以把民族的精神傳承下去,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許多的小學院校還沒有意識到從小對學生進行民族音樂教學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學音樂教育中融入民族音樂教學,是現在的教育領域應當倡導與重視的,這樣才能把民族音樂傳承下去,也能讓學生擁有民族意識與民族精神。
(三)傳承文化
音樂的表達形式多種多樣,民族音樂不僅代表著一個民族的文化,還代表著該民族的人文精神,在我國,民族眾多,許多的民族中還不只有一種民族音樂,不管是在過去,還是在現在,民族音樂都可以代表著那個民族的精神思想。音樂在我國的發展速度也是很快的,有著逐漸國際化的趨勢,但是也有越來越多的國人意識到民族音樂對于中國意味著什么,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民族音樂,只為了能把民族音樂傳承下去,也有許多人對民族音樂進行升級改良,這就是民族音樂的發展,所以,在小學音樂教育中融入民族音樂教學,是為了更讓學生更多的了解民族文化,傳承和發展民族音樂。
三、小學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傳承和發展的具體教學策略
(一)樹立正確文化理念
小學音樂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先擺正中西方音樂的教學位置,樹立正確的文化理念。在我國音樂的發展歷史中,需要意識到中西音樂文化的位置,要始終以民族音樂為載體,進行西方音樂融合,這樣才能讓民族音樂走向世界,更好的去發展。許多的音樂家都對中國的民族音樂很感興趣,并且感覺到震撼,許多的民族音樂家也都登上課更大的音樂舞臺,這是民族音樂的發展趨勢,也是一種對民族音樂的傳承,音樂不分國界,每一個民族的音樂都值得被尊重,也都值得被傳承和發展下去。[2]
(二)推動民族文化發展
小學音樂教師在日常音樂教學中,關于民族音樂的教學與西方音樂的教學應當是相對獨立,又相互結合的,這樣才能讓學生提高音樂素養,更多的了解音樂。音樂的教學是為了讓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得到鍛煉,為了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美好。因此,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教學能夠推動民族文化的發展,讓學生更多的了解民族歷史。關于西方音樂的教學,是為了能讓學生認識到音樂的多元化,更多的了解音樂本身,這樣的音樂教育才是成功的。
(三)傳承民族音樂精神
民族音樂當中都含有本民族的精神,能夠體現出人民的勤勞智慧,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民族音樂學習,可以讓學生參加民族音樂社團,或是帶領學生進行民族音樂主題活動。這樣就能讓學生有效的傳承民族音樂精神,感受到民族音樂的魅力。作為中華民族未來的接班人,學生需要通過民族音樂來了解民族精神與民族文化,要對民族精神懷著敬畏之心,要把傳承民族精神作為己任,并在將來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民族音樂的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的傳承和發展,就看教師的教學方法與學生的思想理念了,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民族的音樂不僅僅代表民族文化,更代表了民族的精神,這是值得一直傳承與發展下去的。
參考文獻:
[1]袁冬玲.小學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探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9):159.
[2]郭穎.論民族音樂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傳承和發展[J].啟迪與智慧(中),2020(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