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旭
摘要:幼兒教育是幼兒正式接受課堂教育的第一階段,同時也是幼兒脫離家庭教育進行系統化學習的重要時期,因此幼兒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幼兒對學習的觀感與接納。同時,隨著國內有關教育部門對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的愈加重視,傳統文化在青少年教育階段顯得更加重要。但是,目前傳統文化在幼兒教育中的滲透仍舊存在些許問題,本文將針對這一現狀進行具體闡述,同時將有針對性地提出應對措施,力求將傳統文化有效滲透到幼兒教育中。
關鍵詞:幼兒教育;傳統文化;滲透;策略
幼兒教育是青少年接受課堂教育的第一篇章,因此在青少年進行傳統文化的學習中,其起到奠基作用。但因為大部分教師忽視教育的系統性與傳遞性,從而無法準確把握傳統文化在課堂中的滲透程度,由此便造成傳統文化在幼兒教育中的滲透層次參差不齊這一后果。傳統文化的學習需要持續滲透并逐步深入,不應為了迎合應試教育而開展填鴨式的教育活動,因此作為啟蒙教育應發揮奠定基礎、激發興趣的良性作用。雖然目前傳統文化在幼兒教育中的滲透效果不盡如人意,但教師通過仔細分析現狀并提出有效策略,仍可扭轉不良局面,并使得傳統文化在幼兒教育中的滲透進入良性發展中。
一、傳統文化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滲透現狀
(一)教育內容零散且片面
目前,多數幼兒教師在選擇教育內容時,未對傳統文化進行全面了解,導致在幼兒教育中,能夠有效應用的傳統文化內容較少,并且對其滲透策略未做出系統規劃。因此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容易產生內容片面,且無法建構規范課程體系的問題,由此導致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無法使其所學內容形成關聯性,并且所獲取的教育信息較為零散,從而影響其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甚至無法為后續學習奠定良好基礎。由此傳統文化在幼兒教育中的滲透將形同虛設,最終無法達到理想的教育成效。
(二)教育方式機械且單一
在現今幼兒教育隊伍中,存在教師隊伍素質參差不齊、專業水平較低等問題,導致部分教師在開展教育活動過程中方式固化,且缺乏創新元素。幼兒教育中滲透傳統文化是近年新興的教育方式,教師為順應青少年傳承傳統文化這一趨勢而開展此類教育活動,因此部分教師在面對這一新興的教育方式時,僅以傳統的教育方式傳授新的知識內容,由此呈現出機械且單一的特征。上述這一現狀,將會直接影響到幼兒對于傳統文化的初認知,進而無法激發其對傳統文化的了解興趣,最終無法達成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有效滲透傳統文化這一教育目標。
二、傳統文化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策略
(一)講解文化知識,全面了解文化
傳統文化對于幼兒而言是未接觸過的新鮮事物,而對于新事物的了解,不應止步于簡單了解這一層面,而應做到系統認知且有效深入體驗,由此以教師設定相應的教育目標。為達成這一目標,首先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針對需要講授的傳統文化知識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熟悉掌握講解內容的文化內核,避免出現認知偏差及認知疏漏。其次,講解旨在講述解釋,即在講解過程中教師不應照本宣科,而應深入其內里進行細致剖析。另外因為幼兒的語言理解能力仍未發育完全,因此教師應對幼兒的普遍認知能力及記憶能力進行科學評估,隨后將傳統文化知識轉化成幼兒易理解的文字或其他形式。最后,教師所講授的內容應具有全面性,由此避免幼兒出現一知半解的情況,同時也要及時掌握幼兒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若其有未理解或未掌握的情況,教師應有針對性地進行重復講解,并嘗試以多元化的方式進行闡述,以求其對講解內容全面了解與掌握。
(二)結合游戲活動,激發參與興趣
對于幼兒群體處在探索初期階段這一現狀,其需要具備強烈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由此才能保持探索熱情,從而收獲良好的探索成果。同時幼兒語言理解力尚未發育完全,因此教師應選擇合適的方式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應在備課期間選取適合幼兒的游戲活動,并且將所需講授的傳統文化,合理穿插入游戲中,并提前對幼兒的反應做出合理預設,按此方式設立課堂邏輯結構,以求將課堂的趣味性以及高效性緊密結合。其次,在運用游戲進行授課時,應設置趣味環節將幼兒的被動學習轉變成為主動學習,例如設置相關問答環節、獎勵機制以及實踐活動,由此提高幼兒的游戲參與度,從而有效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并激發參與興趣,進而促使幼兒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展開自主學習。最后在游戲活動結束前,應引導幼兒對游戲中獲取的傳統文化知識進行復盤,例如教師要求幼兒上交一篇心得體會或進行當堂發言,促使幼兒可以在記錄或發言過程中進行總結,并及時查漏補缺,由此做到傳統文化學習的全面吸收。
(三)構建文化情景,融合文化元素
部分傳統文化需要放置特定場景中,才能夠使得幼兒更容易理解其中內涵,針對這一點,教師應在選取此類傳統文化作為講授內容時,構建與之相匹配的文化情景,合理融合其中所涉及的傳統文化元素,由此才可凸顯此次教育活動的最大價值。首先,教師需要選取特定的教育情景,如孔融讓梨等成語故事,將故事情景完整地呈現給幼兒,隨后要求幼兒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演繹,從而讓幼兒在故事情景中理解成語所要表達的含義。其次,教師需要運用文化元素搭建文化場景,以多角度多層次運用文化元素,促使幼兒產生身臨其境的體驗感,如在構建春節等傳統節日情景時,應加入具體的節日元素,促使幼兒能夠切身感受節日氣氛,從而結合個人情感,有效感知節日中所包含的傳統文化。
綜上所述,傳統文化在幼兒教育中的滲透現狀不容樂觀,教師應針對現狀總結問題,以科學的方式解決問題,在全面理解傳統文化內涵的基礎上,選擇合適方式展開文化活動,由此才能深化幼兒的文化感知能力,并產生文化傳承意識。
參考文獻:
[1]羅藝.基于新媒體的傳統文化在幼兒教育軟件中的應用策略[J].知識窗(教師版),2016(9):87-87.
[2]馬曉燕.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滲透民間藝術文化的策略[J].明日,2018(3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