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平
摘要:在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由于學生本身的數學基礎較差,缺乏充足且優質的教育資源和課堂環境,進而導致學生在教學中存在語言差異,而且在家庭教育方面也較為落后,所以在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面臨著很大的挑戰,需要教師、家長和學生共同努力,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質量。本文對目前我國少數民族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困境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提出提高少數民族小學數學教學的策略,旨在更好的促進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
關鍵詞:少數民族;小學;數學教學;瓶頸研究
在小學階段,數學科目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重點科目,學好數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促進學生其他科目的學習和未來的發展。但是在少數民族地區的小學教學中,由于少數民族地域的特殊性,并沒有達到很好的數學教育效果。所以,在今后的少數民族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本地的特點,針對目前數學教學中的問題,促進少數民族小學教學的課堂效率。
一、目前我國少數民族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困境
(一)學生本身的學習基礎較差
相較于其他地區,在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由于缺乏優質的教育資源,沒有接受過多正規的學前教育,所以學生在進入小學階段時學生的數學基礎較差,進而導致學生很難跟上數學教師的講課進度,久而久之,會打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導致學生逐漸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不僅如此,教師對于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也會阻礙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1]。
(二)少數名族學生存在語言差異
在少數民族地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語言差異也是目前教學中需要面對的一項重要挑戰。由于部分學生僅僅會使用民族語言,對于普通話的掌握還不熟練,這樣會使教師和學生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產生語言上的溝通障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進度。尤其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由于數學知識本身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學生對于教師所講的數學知識不能很好的進行理解和掌握,從而降低了學生學習的效率。
(三)學生在家庭教育方面較為落后
在少數民族地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雖然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作為學生的家長也對學生的教育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少數民族地區一方面由于家長對家庭教育并沒有足夠的重視,導致學生認為學習并不重要,另一方面很多家長的文化水平也有限,不能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教育引導,使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難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二、提高少數民族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策略
(一)結合實際生活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難發現,數學學科本身就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人們的生活,數學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在少數民族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以往單純教教材的授課方法,而是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進行有效教學,并在此基礎上不斷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以學生感興趣的方面進行教學,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進而不斷增強學生的數學基礎。例如,在學習立方體的面積和體積時,教師可以利用馬鈴薯或者土豆等引導學生制作簡單的立方體,當學生看到自己經常使用的食物變成了教師的教學工具,將會吸引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使學生更加的積極參與到數學課堂學習中[2]。
(二)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在語言溝通上存在語言差異,一方面需要教師進行雙語教學,并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深入的挖掘,有選擇性的將少數民族文化融入到數學教材中,幫助學生更深入的了解數學知識;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根據所在少數民族地區的地方特點編制校本課程,真正落實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原則,可以使學生在校本課程中自由選擇感興趣的知識進行主動學習和研究,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進而促進學生的個人成長[3]。
(三)通過家校共育,提高學生的重視程度
在對小學學生的教育問題上,家長和教師作為學生的主要引導者,都對學生的未來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大部分的家長仍然認為教師應該全面輔導學生的教育,和家長沒有很大的關系,這種認識是非常片面的。因為在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僅僅依靠教師的努力是不夠的,需要家長和教師之間多溝通交流,只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才能更好的從家庭和學校兩方面同時對學生進行正面的引導,形成家校共育的教育合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在實際數學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可以通過開家長會來引起家長對孩子學習的重視程度,及時改變家長傳統落后的教育理念,使家長不斷重視對孩子家庭教育,從而引起學生對學習的重視程度,增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建立班級微信圈或者線上交流平臺,向家長多分享一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在幫助家長解決教育孩子的問題的同時,及時改變家長的認知,充分發揮家長對孩子的監督和示范作用[4]。最后,家長還應該和教師進行及時的溝通和交流,針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和性格愛好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以便為學生提供適宜的教學情境,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總之,教師應該花更多的時間了解每一個孩子的家庭環境,針對性給家長提出中肯的建議,充分發揮家長的教育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促進每一個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目前少數民族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狀況進行研究,教師應該在少數民族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不斷轉變教學方式,并根據學生的生活環境、民族特色、地域性差異等方面進行教學,使學習過程更貼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并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夯實學生的基礎。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注重發揮家校共育的教育合力,在對學生全面了解的基礎上進行因材施教,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王勝男.民族數學引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研究[J].凱里學院學報,2020,38(03):118-124.
[2]彭光明,熊顯萍,王美娜.布依文化融入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舉措與實踐——以黔西南州布依族地區學校為例[J].數學教育學報,2019,28(05):98-102.
[3]董連春,郎甲機.少數民族地區教師教學觀念與教學策略研究——以“三區三州”小學數學教研員與骨干教師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9,30(02):73-81.
[4]米日古·艾肯木.少數民族地區推進小學數學雙語教學的問題研究[J].赤子(中旬),2014(04):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