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琍
摘要:隨著互聯網和跨境電商直播的發展,催生了電商直播的新業態,直播帶貨是當前備受矚目的營銷模式。隨著互聯網的快速普及,電商直播也得到快速發展,各大電商平臺逐漸推出直播功能,電商直播人才需求與日俱增。本文在分析電商直播人才培養現狀及職業院校電商人才培養發展前景基礎上,重點對電商直播人才培養路徑進行探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為高職電商直播人才培養的實踐和創新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高職;電商直播;人才培養
2020年“宅經濟”使得電商直播迎來爆發式增長,直播已經成為一股新的商業力量。《2020年春季直播產業人才報告》中顯示,2020年春節后復工一個月內,直播相關崗位招聘職位數同比增長83.95%,招聘人數同比增長132.55%,相關崗位人才需求直線上升,平均招聘薪酬9845元/月。同年,人社部發布10個新增職業,其中“互聯網營銷師”職業下增設“直播銷售員”工種,電商直播人才的培養正在駛入快車道。為迎合這一市場需求,一些高等院校開始積極布局直播行業人才培養工作,新媒體產業的迅速發展也直接推動了直播營銷人才需求的增加,也對高校直播營銷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挑戰。
一、電商直播人才培養現狀
(一)電商直播人才緊缺
電商直播人才是復合型人才,應具備語言表達、直播腳本撰寫,場控管理、招商、互動、“帶貨”等能力。商務部大數據顯示,截至 2020 年 11 月,電商直播超過 2000 萬場,2020 全年銷售規模超過億元,同比增長 122%。電商直播運營模式已經創造了一個萬億級的新市場。面對電商直播的飛速發展,人才市場對電商直播人才的需求強烈,電商直播人才培養嚴重滯后。
(二)電商直播人才培訓市場混亂
巨大的人才缺口造成目前的直播人才培訓市場相對混亂,為滿足市場的需求,社會上出現了各種培訓機構,其中不乏急功近利式“直播網紅”短訓班,培訓不成體系,沒有統一的標準,培訓費上千至上萬不等,學員的權益得不到保障。
二、高職院校電商人才培養發展前景
高職院校具有得天獨厚的教育職能、人才優勢和辦學特色,高職教育職能就是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堅持德技兼修、促進全面發展,及時培養高素質、創新型、復合型的技術技能人才。各個地區將培養和孵化直播人才納入系統規劃,爭相布局直播電商人才培養模式,加大對電商直播人才的短期培養,教育職能部門為高職院校設計相關專業課程提供了積極幫助,為校企合作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成立電商直播學院;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也與阿里巴巴合作,在校內共建“阿里巴巴1688校內直播基地”,培育孵化承接商家代播需求的主播達人;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大學也掛牌成為東陽市電商直播人才孵化基地;我校上海邦德職業技術學院也搭建了直播工作室。電商直播的職業需求就是要突出實踐性和專業技能,職業院校的辦學特色正是以培養學生實踐技能為優勢,為電商直播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最適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三、電商直播人才培養路徑
(一)緊跟發展需求,加強培養
邦德學院緊跟移動互聯網媒介融合趨勢,結合“宅經濟”的特點和新媒體主播等新職業的巨大崗位需求,開設直播營銷方向,并完善直播營銷人才培養方案。在人才培養方案設計中,應該對職業崗位群典型工作任務進行詳細準確地分析。如直播營銷運營主管崗位,在該崗位能力設定上,應該包括以下內容:具備從事電商直播策劃、直播營銷運營(如負責藍微號、快手、淘寶、拼多多、有播等直播平臺的運營)、直播平臺的異議處理、媒體關系的建立和維護、市場分析等相關崗位的運營管理工作,完成銷售任務。
(二)強化應用技能,以賽促教
直播營銷實戰性很強,高職直播人才的培養應該更加重視直播營銷教學中的實踐環節,注重提升直播帶貨能力。同時通過賽教結合,2020年邦德舉辦校級直播比賽,2021年參加第一屆“寶尊杯”校園直播大賽,以此強化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崗位技能,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比賽讓學生零距離感受來自電商行業的直播要求與技能標準,并為日后學院相關專業在開展直播類人才培養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與企業資源。
(三)進行課程設置的改革
課程設置要符合企業對直播營銷人才的就業需求。比如電商專業,我們可以提供:消費心理、電商新媒體推廣、新媒體廣告、電商直播策劃、新媒體文案。同時增加新媒體賬號發布及效果評估、新媒體圖文創作、短視頻培訓、新媒體視覺營銷設計培訓、主播實踐綜合培訓等。高校可以召開行業、企業專家參與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的論證會,從而完善課程設置。我校本學期增加了“短視頻與直播操作”課程,由四位老師分模塊完成,理論聯系實際,借助抖音、快手、剪輯等軟件。
(四)突出“訂單式”人才培養,教學與校企合作深入結合
高職院校在培養直播營銷人才時,教學要與校企合作深度結合。在專業課教學過程中,除了與課程相關的課內培訓和校外培訓外,還可以與企業簽訂聯合培養協議,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在保證就業的同時,還可以通過校企合作,送學生到企業實習,緊密滿足直播營銷人才的市場需求,提高學生的專業課實踐能力。今年5月,學校與上海寶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簽訂校企合作協議,開始在暑期試行“訂單式”培訓。第一批4名大二學生,9月開學后,嘗試以班級形式開展。
(五)打造特色熱點項目實訓課程,培養直播營銷實戰人才
高職人才培養要跟上人才市場需求的步伐。在直播營銷人才培養方面,可以與企業合作開設熱點項目實訓課程,培養學生的直播營銷實戰能力。我校與上海杰濤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直播實訓課,由企業教師講授直播技巧,目前以抖音平臺為主,專注培養學生直播腳本撰寫和話術技巧,表現突出的學生有機會加入杰濤實習。
(六)建立“創業+學習”一體化模式
在鼓勵學生創新創業的基礎上,可以在直播營銷方向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啟動資金,讓學生邊創造邊學習,通過直播營銷實現在校期間的經濟自理,從而達到課堂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的教學效果。我校搭建了微信小程序購物平臺“園園匯”,學生可自帶貨源入駐開店,也可負責店鋪運營管理,并參與每周一次的直播帶貨環節,所有收益歸學生所有,此平臺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積
極性。
(七)分層次培養直播營銷人才
在專業教學的基礎上,根據本專業不同的年級,分層次培養直播營銷人才。我校大一大二學生為“慢模式”,在校企合作中實踐主要在學校,由企業教師入校培訓,大三學生為“快模式”,實踐主要集中在企業,依托校內電商實訓中心、直播室和校外實訓基地及現代化教學軟硬件設施,融合社會實踐,提升學生直播營銷實踐技能,打造網紅主播、直播營銷實戰精英、直播營銷運營主管等人才。
(八)不斷創新改革教學方法
在直播營銷方向的專業課程教學中,授課教師應該在對教學目的以及學情充分分析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改革教學方法,可以采取線上線下教學相互融合的方式。線上以教學平臺“智慧樹”為助力,發布課前任務,開展課堂在線互動,布置課后作業以及測試;在線下教學中鼓勵學生進行直播營銷方案的策劃,并開展以項目小組為單位的直播實戰,如對一些實際產品進行線上直播營銷。
(九)綜合多平臺模式打造高競爭力直播營銷人才
以職業需求為導向,結合校外導師、企業合作、校友分享等途徑提升學生的職業競爭力,為學生搭建實習就業以及社會資源平臺。
四、結束語
自疫情后,電商直播已發展成為一種重要的電商運營方式和推銷手段,并仍在不斷發展中,電商直播人才缺口巨大,將達到百萬級別。作為電商行業的新風口,零售企業運營的新模式,高職院校應調整電商人才培養模式,適應當下需求,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和途徑,培養電商直播人才,實現高職院校電商直播人才與企業崗位需求的無縫對接。
參考文獻:
[1]佚名.2020年電商直播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報告[R].中商產業研究院,2020.
[2]劉偉偉.黑龍江省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黑龍江科學,2020(11):62-63.
[3]王莉,薛清華.電子商務直播人才培養策略初探[J].職業技術,2021(6):25-29.
[4]林圓園.互聯網+”背景下跨境電商英語直播人才培養路徑探析[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66-69.
[5]管學理.直播帶貨工匠型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0(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