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萌萌
摘要:朗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朗讀看似簡單,卻蘊含著大量的技巧,提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對于學生更好理解文章,深化情感著重要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求小學生簡單的朗讀,還要通過有效的朗讀教學策略,使小學生在朗讀時深入思考,并不斷提高綜合能力,進一步發(fā)揮朗讀的作用。同時,教師也要不斷思考如何進一步吸引小學生高效朗讀,并使其深入探索,才會讓朗讀教學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有效性;提升
前言
朗讀教育的目的,不僅是要讓小學生去讀課文,還要讓小學生通過朗讀,對課文內(nèi)容有更深度的理解,才會真正發(fā)揮朗讀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小學生的朗讀感受,進一步發(fā)揮小學生課文朗讀的興趣,并應(yīng)用趣味的引導方式,進一步培養(yǎng)和提高小學生朗讀能力,才會讓小學生更高效朗讀。同時,還可以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展,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
一、營造良好氛圍,激發(fā)小學生朗讀興趣
小學生由于閱歷較少,往往不能對課文中的內(nèi)容有深度的理解,并在朗讀前,對課文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并且,小學生往往對新鮮有趣的事物,注意力會更加集中。教師在沒有對課文內(nèi)容加以烘托,或沒有對小學生加以有效引導,較難令小學生充分參與到朗讀教學中。同時,也會直接影響其朗讀質(zhì)量。為此,語文教師可以在小學生朗讀前,以課文內(nèi)容為依托,有效利用信息技術(shù),制作聲像俱全的動態(tài)課件,來輔助教學。通過這樣的方式,會讓小學生的情感受到感染,并有效調(diào)動小學生情感,使其朗讀興趣充分被激發(fā)。
比如,在學習《觀潮》這篇課文時,為了讓小學生可以充分投入到課文學習和朗讀中,教師就可以提前搜集錢塘江漲潮的影像,并巧妙利用信息技術(shù),對其中的聲音加以處理,使課件的聲音和圖像效果,都更加明顯。開始授課時,教師可以先與小學生互動:“古人曾經(jīng)用這樣的詩句,來描寫觀潮的景象:爭江上望,來疑滄海全成空,萬面鼓聲中……。可見漲潮時的壯觀。同學們想不想也去親自感受一下那種壯觀的場面呢?”。接下來,教師播放課件,讓小學生進一步感受到錢塘江漲潮的過程。不僅會有效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充分融入其中,還可以讓課堂的氣氛得到良好的調(diào)動。接下來,教師再對課文中的生字讀音進行教學,并指導小學生去朗讀,就會有效激發(fā)其朗讀的興趣。并且,還可以幫助小學生更好融入到課文的情境中,進而有效幫助小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二、激發(fā)情感共鳴,促進對課文理解
朗讀的意義不僅是要讓小學生單純?nèi)プx課文,更要讓小學生通過朗讀,可以對課文有深層的理解。并且,教師要引導小學生邊朗讀邊思考,才會進一步深化小學生對課文的感悟和理解,并有效提高其思維水平。要想引導小學生達到更高的朗讀境界,教師就需要有效激發(fā)小學生的情感,使其可以與課文發(fā)生情感共鳴,才會深度調(diào)動小學生的思維,使其主動用心去思考。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帶動小學生積極互動、溝通,才會順利達到教學目的,使小學生充分投入到朗讀中。
比如,在對《慈母情深》這篇課文開展朗讀教學時,為了可以激發(fā)小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其深度朗讀,并強化對課文的理解,教師就可以在指導小學生朗讀前,鼓勵小學生來分享母親對自己的愛,深度調(diào)動小學生的情感,并使之產(chǎn)生情感共鳴。接下來,教師再讓小學生去朗讀課文,就會使小學生在朗讀的同時,更快速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并感悟到課文的涵義。在引導小學生分享前,教師可以先讓小學生去預(yù)讀課文,并使其對課文中的生字標準讀音充分掌握。接下來,教師再讓小學生分成學習小組,相互去分享自己母親對自己是如何疼愛的,通過什么事來體現(xiàn)的。就會有效調(diào)動小學生內(nèi)心的情感,并使其參與朗讀教學的熱情得到升溫。此后,教師再讓小學生來齊聲朗讀課文。不僅會帶動課堂上的學習氣氛,還會有效深化小學生的朗讀效果,使其深入感受到課文中抒發(fā)的情感,并留下深刻的印象。接下來,教師再進行相關(guān)語文知識的教學,也會讓小學生快速理解和消化。
三、舉辦朗誦比賽,提高小學生朗讀能力
除了要讓小學生對朗讀有強烈的興趣,使小學生通過朗讀,對課文內(nèi)容有進一步的理解,教師還需要引導小學生有感情去朗讀課文,使小學生的朗讀能力得到進一步發(fā)展。不僅可以讓小學生增加多種情感體驗,豐富小學生的精神和心靈,還可以讓其朗讀能力得到更大進步,從而有效幫助小學生提高朗讀效率,強化其掌握語文知識的效果。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小學生主動朗讀,教師可以借助舉辦朗誦比賽的方式,吸引小學生認真、投入朗讀。
比如,在《雪梅》這首古詩的朗讀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先對古詩詩句加以講解,讓小學生對古詩的含義有充分的理解。之后,教師再進行示范朗讀,讓小學生對詩句的節(jié)奏有進一步認知。之后,再指導小學生進行合作朗讀,并使其對詩句的內(nèi)容更加熟悉。接下來,教師再引入朗誦比賽。為了讓小學生可以更投入到古詩的意境中,教師可以播放梅花傲立雪中的動態(tài)視頻,使其深入感受詩句的魅力和內(nèi)涵,領(lǐng)悟到梅花的獨特之處。并且,指導小學生先去自主進行朗讀練習。當小學生經(jīng)過練習后,教師再講明比賽的規(guī)則:“需要獨立朗誦古詩,不可以參照教材。并且,要有感情朗誦,更加充分體現(xiàn)出對雪梅的贊美。哪名同學朗誦的得更加順暢、富有情感,就可以獲得獎勵。評比由同學們通過投票方式進行。”這樣就會促使小學生深入去進行朗讀,并強化自己對詩句的理解和記憶。與此同時,也會讓小學生的朗讀能力得到明顯的提高,讓課堂上的氣氛更加輕松,充滿古詩的氣息,并促進小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提高。
總結(jié)
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語文教師在開展朗讀教學時,要為小學生營造一個入情入景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小學生對課文的朗讀興趣。并且,需要發(fā)掘小學生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使其與課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才會讓小學生對課文有更深度的理解,強化語文學習的效果。另外,提高小學生的朗讀能力,也是促進朗讀的重要條件之一,教師也需要加以重視和強化。不僅會幫助小學生高效朗讀,還可以使其綜合能力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小花.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現(xiàn)狀及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1(19):51-52.
[2]盧璽.小學生朗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初探[J].考試周刊,2021(45):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