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清
摘要:數學教學是小學教學的重要內容,數學學科也是三大主要學科之一。數學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運算能力,并且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基本上都來自于現實生活,所以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本文對“巧引妙問”優化小學數學教學進行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巧引妙問;教學優化;小學數學
著名的美國教育家曾經說過:“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只有對數學知識產生興趣,學生才會認真的去學習、去思考。但是就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來看,由于數學的枯燥性和抽象性,導致大部分學生隨著知識內容的深入而逐步降低學生興趣,那么為了能夠解決這樣的情況,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認知和興趣,就需要老師深入研究教材內容,并結合多種教學方式,“巧引妙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小學數學教學。
1.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傳統教育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時間比較長,因此,它對教育工作者的影響比較深。尤其是小學老師,他們喜歡直接告訴學生答案或者數學的規律,把知識作為一種簡單的符號傳輸給學生。很少有老師通過提問讓學生自主思考、實踐、總結來解決問題。這會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逐漸下降,影響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老師不重視學生的發展特點和個性化發展,只注重知識的傳播。所以在教學方式上,沒有什么創新。在數學教學中,多數老師都是直接將課本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或者讓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卻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和現實應用能力。長此以往,學生會逐漸的失去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對數學教學產生嚴重的影響。
小數數學知識都來自于現實生活,但是很多老師在講課的時候只為學生講解數學概念和數學定義,卻很少結合實際生活讓學生進行觀察,發現數學的規律。大部分的知識內容都是較為概念化的呈現在課堂教學環境中,將公式變得一板一眼,使得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就是生搬硬套,這樣,學生學到的知識都是不靈活的,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很難聯想到相應的數學知識。
2.巧引妙問,優化小學數學教學
綜上所述,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不再適合現在學生的學習發展,尤其是當前我國現代教育強調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并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個性思維與發展,因此,老師要根據現階段學生的發展特點,“巧引妙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作為新時代的小學數學老師,應該深入研究《新課程標準》的內容,學習現代化教學的觀念并加以應用、創新。現代化的教學觀念注重學生的發展特點,以學生為主體,結合當代學生的性格特點,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學。因此,老師要根據小學生開朗、喜歡玩、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等特點,改善教學觀念,重新設計數學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所學的數學知識產生興趣,才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之中。因此,如何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興趣,是老師面對的一個問題。但是很多學生對于數學的認知僅限于大量的數學公式定理以及重復的練習題,缺少必要的實際用處且對未來的發展沒有重要意義,因此對于數學的學習會逐步趨于敷衍、成績、等表面現象,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來改變這一教學現狀,據研究表明,設計一些巧妙的問題作為課堂導入,可以引起學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學生很快進入最佳學習狀態。
比如,在學習“角的初步認識”這一節數學知識時,老師可以先提出一些問題:①生活中常見的角有哪些?②角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學生會根據這些問題積極的思考,并回答。有的學生回答:“教師的墻壁上都有角,并且角都是一樣的。”還有的學生回答:“課桌和鉛筆盒也都有角,并且有好多個。”然后,老師趁機將新知識“角的初步認識”導入,并說道:這節課我將帶領大家一起探究關于角的知識。最后,老師用多媒體播放生活中常見的帶有角的物體,比如莊嚴的國旗、手機或電視的屏幕等等,然后結合這些物體的特點,教會學生如何判斷角以及角的基本性質(角的大小只與兩條邊的張開程度有關,與邊的長度無關)。
小學生比較喜歡動手操作,老師可以根據這個特點創新課堂教學的方式,活躍課堂的氣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比如,在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時,老師將提前準備好的小豆子分成若干份,每份20個,讓每個學生領取一份。然后,讓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操作。老師說道:“每個學生向老師上交5顆豆子,然后再往鉛筆袋(鉛筆盒、書包都可以)里放3顆豆子,最后,每位學生再來老師這里拿2顆豆子。這時,每位同學的手里還有多少豆子呢?(鉛筆袋里的不算,只算手中的)”最后,在學生按照要求完成操作后,老師可以讓學生經整個活動的過程分解成數學算式,并將其寫在紙上,算出結果。這樣既讓學生學習了新知識,又讓學生復習了之前學過的“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數學知識,可謂是一箭雙雕。
結束語:
“巧引妙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老師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巧引妙問”的特點,讓學生在愉悅有趣的環境中學習數學知識,提高數學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施宇紅.“巧引妙問”優化小學數學教學[J].教育,2020,(23):59.
[2]魏建彬.巧妙提問引思考適當點撥促探究 ——談小學數學提問教學藝術[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24):61-62.
[3]蔡茜.巧妙引導,構建實效數學課堂[J].數學大世界(中旬版),2019,(12):58.
石阡縣甘溪小學?55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