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春穎
摘要:“參與式學習”與傳統的灌輸式學習有本質的不同,其更注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符合新時期教育教學發展趨勢。本文圍繞小學年級段數學學科的教學展開談論,分析探討此方面“參與式學習”的教學舉措。文章對“參與式學習”及其優勢作以簡要概述,指出其對學生學習自主性培養的巨大優勢,在此基礎上圍繞導入環節、教學環節、總結環節等三個方面闡述這一學習模式的具體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參與式學習;自主性
引言:
隨著教育教學的進一步改革,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已成為教育教學中的一種常態,亦是當前教育教學所要實現的重點目標。“參與式學習”便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一種有效方式。但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難以有效運用“參與式學習”于課堂教學,這與其對這一學習模式的認知及其教學觀念有著直接的關系。作為教師,要積極革新觀念,進行教學創新。
一、參與式學習及其優勢
所謂的參與式學習就是學生自主地參與學習,與傳統的灌輸式學習截然相反,其重視學生間的合作、交流與互動。在此過程中,師生關系平等,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內心渴望學習,而非受迫于教師或家長。參與式學習的優勢如下:第一,學生主體,自主學習。學生自主地參與課堂學習,思考、探索,符合新時期教育教學要求;第二,師生平等,交流互動。課堂中學生與教師無高低貴賤之分,以朋友的身份平等交流、互動,相互指導、學習;第三,學習主動,合作共贏。學生的課堂學習不在受迫于人,更積極更主動,并且與同學、教師合作學習效率更高。
二、“參與式學習”的教學策略
(一)導入環節,激發興趣
課堂導入環節是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的重要環節。教師在此環節可以一改往日的風格與形式,借助多媒體技術來進行導入。導入時可以以趣味動畫的形式呈現,一方面呈現教學的目標與內容,另一方面吸引學生注意力,為課堂增添趣味與活力[1]。對于小學生而言,其需要興趣做驅動,驅動其專注、專心、積極、主動。另外,小學階段的數學多是實際生活中的規律性總結,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教師亦可在導入環節融入一些生活化案例,并將其故事化,為導入環節增添色彩,為課堂注入活力。通過這樣的方式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培養其良好學習習慣與意識。以《可能性》這部分的知識為例,在導入環節,教師就可選取一些有關可能性的影視劇,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賭神的背景音樂與出場動畫,點燃課堂氛圍,隨著引出相應的內容,以吸引學生眼球,調動其積極參與課堂、思考、學習。
(二)教學環節,合作學習
教學環節的“參與式學習”需要學生扮演課堂主角,討論、交流。而這一點,合作學習可以完美實現。教師可以在課堂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借合作學習來推動“參與式學習”的實現。將學生依據學習水平、興趣、性格科學分組,依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安排相應的學習任務,并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由于小學生合作意識淡薄,所以教師需要為各個小組劃定任務,為各個組員劃定任務,并組織各小組進行比賽,激發學生斗志。這樣,在好勝心的驅使下,學生學習便會更加積極。當然,教師要減少在此期間的管理,不能過分的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要知道“師本課堂”下的合作學習是沒有意義的,所以,要盡可能地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權、選擇權,讓學生通過合作積極參與課堂[2]。以上述談到的《可能性》為例,就可以在班級中組織學生合作探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摸球游戲,制作相應的道具,并記錄摸球過程中的種種可能性。讓學生合作游戲,在游戲中理解、學習可能性的相關知識,課堂也會更具趣味。
(三)總結環節,激勵評價
課堂總結是“參與式學習”必不可少的環節,在此期間,教師一方面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鞏固與深化,另一方面對學生進行激勵與鼓勵,給予其激勵性評價,增強其學習自信心,從而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而在以往的教學環境下,課堂總結多是課程內容的概括,忽視對學生的評價與指導。為此,教師要深刻反思,并積極優化總結環節,重視激勵評價,亦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自評、互評,以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與自主性。以《觀察物體》為例,在進行總結時,就可以組織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及及其大家的表現進行總結,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點評,點評過程中多些激勵性言語,對學生的表現予以肯定,從而增強其學習自信心,使其在日后的學習生活中更積極、更主動。
三、結束語
新時代需要“參與式學習”,需要學生自主地、積極地參與課堂學習、思考、答問,需要學生間相互合作、交流、互動,需要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要深刻反思、積極創新,從教學的各個環節入手,依據教學內容、學生實情合理優化、改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參與式學習”的基礎上將其靈活運用于教學的各個環節,讓“參與式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大放異彩!
參考文獻:
[1]石紅梅.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優化策略[J]. 新課程(小學版),2018,000(002):152.
[2]蘭恭團.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優化策略[C]// 2018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年會論文匯編.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