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敬瑜

【摘要】目的:抽選部分需要接受肺葉切除治療工作的肺癌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干預應用價值研究。方法:使用電腦從我院需要接受肺葉切除治療工作的患者中抽選出38名肺癌患者進行本次研究,抽選時間2019年5月—2020年10月,根據數字隨機法內容將其劃分為X組(實驗組)與Y組(對照組),每組各有患者19名。X組患者接受針對性護理程序,Y組患者接受一般護理程序。將X組與Y組患者并發癥表現差異進行比較。結果:對比X組與Y組患者并發癥表現,護理期間X組具有并發癥表現的患者有1例,具體表現為肺部患上感染癥狀,在該組中的所占比重為5.26%;護理期間Y組具有并發癥表現的患者有4例,其中患上胸腔積液癥狀、患上肺部感染癥狀、患上肺不張癥狀的患者各有1例、2例、1例,其占比狀況依次為21.05%、5.26%、10.53%、5.26%;護理期間X組具有并發癥表現的患者更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性護理內容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胸腔鏡下肺葉切除治療工作的效果,避免患者術后出現并發癥表現,對接受胸腔鏡下肺葉切除治療工作的肺癌患者而言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應用價值;針對性護理干預;并發癥表現;肺癌患者
【中圖分類號】R73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123
近年來醫學臨床中肺癌患者有所增加,醫學臨床對患者實施胸腔鏡下肺葉切除治療工作[1]。治療期間,需要實施有效護理內容提升患者手術療效,避免患者護理期間出現并發癥現象。為提升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臨床療效,本文將對我院38名接受此類治療工作的肺癌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應用價值研究,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使用電腦從我院需要接受肺葉切除治療工作的患者中抽選出38名肺癌患者進行本次研究,抽選時間2019年5月—2020年10月,根據數字隨機法內容將其劃分為X組(實驗組)與Y組(對照組),每組各有患者19名。X組患者男女比例11:8,平均(64.62.23±4.13)歲;Y組患者男女比例10:9,平均(65.12±4.3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本次研究Y組患者接受一般護理程序。X組患者接受針對性護理程序,具體內容如下:
1.2.1心理護理。術前仔細為患者講解手術一般流程,并對相關知識內容進行講解與告知,提升患者對自身病情、手術治療內容、自我護理內容的認識,從而改善患者情緒狀態,使其能夠保持較為平穩的情緒狀態[2]。針對部分較為內向的患者,護理人員需要主動與其展開對話,并引導患者說出自身擔憂、疑惑,并通過鼓勵性語言消除患者過度擔憂情緒,解答患者疑問使其心理負擔得以降低。
1.2.2術后康復技能指導。接受手術治療工作后,患者需要進行吹氣球行為,并掌握臥床休養時,自身進行排便的方法[3]。告知患者正確咳痰方法,并督促緩和進行有效咳痰活動,根據術后康復訓練內容,指導患者進行肺活量訓練活動。囑咐患者注意保持自身哭腔衛生狀態,如發現患者口腔健康異常,則需告知主治醫生進行判斷與處理。
1.2.3術中針對性護理。術中注意探查患者體溫,并重視術中患者保暖工作,避免患者術中出現體溫過低表現。對手術室內環境進行控制,溫度調節并保持在33~36℃較為適宜[4]。根據手術室狀況將其濕度調節并保持在適宜范圍內,將患者可能需要輸入患者體內的液體藥物進行預熱操作,使其溫度處于35~37℃較為適宜。
1.2.4術后護理。將患者送回相應管理病房中,并為其建立相應的生命監測系統,并密切關注患者各項指標值,全面保證患者健康。對患者尿量、尿液顏色、尿液狀態進行觀察與記錄,以保證患者體內電解質處于平衡狀態。
1.2.5導尿管護理。定期將患者引流袋予以更換操作,術后3日,給予患者夾管護理工作,并對患者膀胱功能展開訓練,促使患者恢復健康[5]。
1.3觀察指標
嚴格記錄患者護理期間出現的并發癥表現,護理工作結束后整理X組與Y組患者臨床資料,得出患者護理期間并發癥表現,結果使用[n,(%)]。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4.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獲得的數據進行研究分析,P<0.05時該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比X組與Y組患者并發癥表現,護理期間X組具有并發癥表現的患者有1例,具體表現為肺部患上感染癥狀,在該組中的所占比重為5.26%;護理期間Y組具有并發癥表現的患者有4例,其中患上胸腔積液癥狀、患上肺部感染癥狀、患上肺不張癥狀的患者各有1例、2例、1例,其占比狀況依次為21.05%、5.26%、10.53%、5.26%;護理期間X組具有并發癥表現的患者更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3 ?討論
醫學臨床中,能夠通過使用胸腔肺葉切除手術方式對肺癌患者進行治療,術后給予患者針對性護理工作,能夠有效提升手術療效,促使患者恢復健康。經上述研究表明針對性護理內容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胸腔鏡下肺葉切除治療工作的效果,避免患者術后出現并發癥表現,對接受胸腔鏡下肺葉切除治療工作的肺癌患者而言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劉近英,張磊,滿振萍.細節護理在肺癌患者單操作孔全胸腔鏡下手術護理中的應用及對患者炎性細胞因子與氧自由基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22):4198-4200.
[2]嚴曉霞,潘晴,茹君,毛燕君.基于加速康復外科的早期下床活動方案在肺癌患者術后康復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0,26(29):4090-4094.
[3]孔麗蕓,楊娟,付金鳳,李珍,甘景紅.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20,27(28):216-218+222.
[4]王慧慧,韓艷,馬宏惠,馬麗麗,蘇建萍.胸腔鏡肺葉切除肺癌患者多學科肺康復護理路徑的構建研究[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20,43(09):1264-1268.
[5]王慧慧,韓艷,馬宏惠,馬麗麗,蘇建萍.胸腔鏡肺葉切除肺癌患者肺康復臨床護理流程的構建與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0,36(26):2044-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