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霜


【摘要】目的:探究在婦產科護理教學中應用臨床路徑教學法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2019年9—12月我校的護理專業及助產專業學生100名,隨機分為觀察組(臨床路徑教學法)和對照組(常規基礎教學法)各50人。結果: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相關方面的能力評分均較高(P<0.05),且觀察組教學滿意度(94%)高于對照組(78%)(P<0.05)。結論:在婦產科護理教學中應用臨床路徑教學法,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護理綜合能力,促進學生更加熟練各項護理技能,同時能夠提高學生對教學工作的滿意度。
【關鍵詞】臨床路徑教學法;婦產科;護理教學;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4;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240
在醫學院校臨床護理教學中,婦產科護理學屬于一個主干學科,在臨床護理醫學中,它具有較強的整體性和較廣的涉及面。當前,婦產科護理學課程和護理兒科學、外科學及內科學均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1]。以往在授課過程中,教師主要通過“滿堂灌”的方式向學生傳授知識,使得學生無法熟練掌握婦產科護理的相關知識。近年來,在醫學教育領域中逐漸引入臨床路徑教學法,且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更加系統化教師的教學內容,規范化教學流程,使學生更加客觀、科學地處理和分析問題[2]。本文主要探究在婦產科護理教學中應用臨床路徑教學法的臨床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9—12月我校的護理專業及助產專業學生100名,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人。觀察組男3名、女47名,平均年齡(19.25±1.25)歲;對照組男2名、女48名,平均年齡(20.17±1.21)歲。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基礎教學法教學:按照教學大綱,由帶教老師向學生實施針對性的教學。
觀察組實施臨床路徑教學法:在實施臨床路徑教學法之前,學校需要按相關疾病的臨床路徑,相應地培訓教師,從而標準化教學程序和教學模式,然后利用簡短的理論知識向學生進行講解,與臨床路徑病例有效結合,并進行充分探討,讓學生重復練習,同時參與真實病例的診療工作,利用這種綜合教學模式使教學活動順利地開展起來。其中,簡短的理論知識講解主要是由老師向學生教學演示,講解要點,并將相關注意事項告知學生。與臨床路徑病例相結合進行深入探討,引導學生根據制定好的臨床路徑,對典型病例進行探討和分析,從而實現理論和實際的有效結合。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綜合能力和教學滿意度。其中,綜合能力包括護理程序應用、專業學習能力及操作技能三方面內容,總分100分,得分越高綜合能力越強;教學滿意度主要調查學生對教學方式靈活性、先進性,教學內容全面性、實用性等方面的滿意度,其包含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標準。
1.4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用“(x±s)”、[n(%)]表示,“t”“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綜合能力評分對比,見表1。
2.2兩組教學滿意度對比,見表2。
3 討論
婦產科護理工作的實踐操作性很強,具有十分復雜的教學內容,且復雜程度非常高,護理對象比較特殊,所以明顯加大了護理難度。為使婦產科護理的切實需求得到充分滿足,需要積極地將實踐教學工作做好,強化培養后備人才十分重要。在護理專業中,婦產科護理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綜合性醫學專業課,因婦產科護理學具有繁多的知識點,教材內容比較陳舊,使得教學效果十分不理想。傳統的教學模式即便具備一定的帶教要求,然而其帶教過程的連續性和整體性比較缺乏,使得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個性發展受到阻礙[3]。
近年來,臨床路徑教學法逐漸在學生的專業學習中應用開來,在各個教學領域中,此教學方法均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在婦產科護理教學中,臨床路徑教學法的優勢之處十分明顯,主要包括:(1)可以使教學流程不斷規范,促進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和系統性有效提高。能夠將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并將指明學生學習的方向。讓學生對相關的知識內容預先自讀,不僅可以對有關的知識進行溫習,還能夠使學生通過教師的點撥提高對患者的責任心和好奇心,使其學習的動力和學習的興趣得到全面激發,使其在學習過程中具備一定的計劃性和目的性。(2)指點迷津。由于學生對于很多知識還不熟悉和理解,然而通過老師的指點,可能會使其茅塞頓開。(3)經過自我總結和陳述,有利于學生對相關知識更加深入的掌握和理解,讓學生積極交流和討論,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在陳述期間將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問題發現,老師需要對學生的相關問題進行及時糾正,學生之間通過相互討論,能夠實現共同提高。臨床路徑教學法有效地彌補了傳統帶教的不足之處,將“滿堂灌” “一言堂”的教學方法徹底摒棄,而教師通過進行講解臨床路徑病例,能夠促進學生思考的開放性和自學的積極性有效提高,通過積極討論、交流和獨立思考、創新,使得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得到全面培養。除此之外,臨床路徑教學法要求教師需要具有良好的辨析力和極強的洞察力,老師需要善于發現問題,同時利用有效的解決策略指導學生解決問題。在操作期間將錯誤的問題發現,對正確的方法進行點撥;老師還需要善于調控學生的心理狀態,并將其心理障礙解除,做到抓重點、點要害、排障礙。教師需要在整個教學期間從學生的討論和提問中受到啟發,從而增長知識,這樣才可以實現老師和學生的雙重受益,最終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4]。
本文通過探究在婦產科護理教學中應用臨床路徑教學法的臨床價值,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護理程序應用(91.33±5.62)分、專業學習能力(90.25±5.14)分及操作技能(92.18±5.20)分各方面的綜合能力評分均較高(P<0.05),且觀察組教學滿意度(94%)高于對照組(78%)(P<0.05)。表明學生對臨床路徑教學法的認可度更高。分析原因主要在于:由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同,同時在不斷增多護理工作內容的影響作用下,使得通過不同老師培養出來的學生對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認識不同,加之老師本身的工作十分忙碌,所以很難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充分考慮,導致教學內容的隨意性很大,所以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使臨床護理的教學需求得到充分滿足。然而,在婦產科護理教學中實施臨床路徑教學,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將詳細的教學方案制訂出來,不僅可以使學生將教學目標明確,對相關知識進行事先預習,在教學期間自覺主動地參與,從而實現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全面培養,同時還可以和醫學生教學改革的研究方向相適應。此外,通過臨床護理路徑教學還能夠促進教師有目的地開展教學工作,根據計劃逐項實施每天的教學內容,可以防止教學內容初選隨意性情況,能夠促進教學質量顯著提高,進而使得學生對教學工作的滿意度有效提高。
綜上所述,在婦產科護理教學中應用臨床路徑教學法,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其全面地掌握各項能力,并且還可以提高學生對教學工作的滿意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李賽男,張利,李婷.臨床路徑教學法在婦產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20,17(18):124-125,128.
[2]丁憲艷.臨床路徑教學法在婦產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9,6(7):135.
[3]梁茜.臨床路徑教學法在婦產科護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家庭醫藥,2017,(9):223.
[4]李靜,涂會,李曉梅.臨床路徑式教學法在婦產科實習帶教中的應用效果[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2018,000(2):18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