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永欣
在信息時代背景之下,我國越來越關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在此前提下教育教學工作也實現了全面的改進。教學體制的改革和創新是重點,這一點有助于與教學突破和學生的全面成長。對于中職中專教育教學來說,體育教學的比重相對偏低。有的教師仍然按照單一機械的教學模式進行分析,這一點嚴重束縛了學生體育能力的發展。對此,本文著眼于該學科教學的現實問題,分析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相關策略。
1 中職中專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現狀
目前來看,中職中專院校在體育教學上的投入時間以及精力較少,無視專業技術能力與學生體育知識學習之間的相關性。其中文化理論課程占據主導,其他的實踐課程所占有的比重偏低。很少有學校將體育教學納入現有的學科考察之中,學生的體育鍛煉機會比較少。身體素質和水平持續下降,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全面成長以及發展,這一點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要求相違背。國家十分注重對中職中專院校的財政補貼,并以此來突破學校的教育教學困境。但是體育教學一直以來不被重視,學生的專業技能提升速度較快,但是還沒有達到扎實的理論學習基礎。學生無法擁有良好的體魄,這一點違背了學生全面成長的發展的初衷,學生的體育素養無從談起。
2 中職中專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策略
2.1 促進學生智力創新發展
智育非常重要,智育有助于開發學生的智力,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教師需要著眼于學生器官機能的發展情況,積極開展與之對應的體育實踐活動。關注體育教學與多媒體設備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采取圖片、視頻的形式來回放不同的慢動作,鼓勵學生全面了解體育活動項目的全過程。教師需要結合實踐教學的開展情況,給予學生方向上的指引,確保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更多的啟發。幻燈片的播放有利于刺激學生的各項感官,加深學生對形態結構圖的理解以及認知,學生也能夠對人體運動的基本規律有一個更加客觀的了解。教師可以在對不同的特殊動作進行片段播放時,鼓勵學生找到科學的學習方法以及鍛煉技巧。這一點對發展學生的身體機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此前提下教師還需要注重簡單的示范講解。適度的引導和啟發學生,確保學生實現主動思考。體育活動實踐與理論知識之間的結合非常有必要,這一點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情感。學生也能夠意識到體育課程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進而不斷發展個人的身體素質,提升智力水平。
2.2 優化體育教學形式和學生學習方法
與專業課程相比,體育教學對學生的成長以及發展有深遠之間的影響。這門課程的這門課程的創造性比較明顯,教學形式多種多樣。教師可以教分段教學、情境教學、集體教學、分組教學相結合,關注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著眼于目前的教學實情來指導學生,鼓勵學生。靈活運用多種教育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認可度和接受度。這一點有助于真正打造高效課堂和開放式課堂,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注重教學活動的豐富化發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自主感悟能力。主動播放世界籃球比賽、足球比賽,通過這種形式來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學生也能夠變得更加的主動,整個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和生動,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得到了間接的提升。
2.3 促進教學內容的多樣化發展
傳統的中職中專體育教學內容和形式比較單調和乏味,大部分以運動技術的分析為重點。教師需要進行適時適當的調整,關注學生的體育能力、身體素質和體育愛好,通過對基本情況的分析以及研究來促進體育課程的多樣化發展。其中非競技類體育活動和競技類體育活動的比例協調最為關鍵,教師需要拓展學生的選擇范圍,嚴格按照學生的興趣和學習基礎來開設與之對應的體育體育課程教學活動。在此前提下,教師還需要注重學生的特長培養。了解學生的體育學習動機,積極舉辦體育類的講座。確保學生能夠對體育的發展史有一個深刻的認知,進而意識到體育學習的實用性,全身心的投入到體育課程之中。教學內容的優化升級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需要關注劇烈體育運動之后學生的身體狀態。鼓勵學生快速恢復,通過對專業內容的分析以及研究來讓學生變得更加主動和積極。
2.4 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在中職中專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不同教學方法的有效組合,明確現代化的教學理念。關注情境教學法的滲透策略,鼓勵學生自主嘗試。精心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及環節,引導學生在自主分析的過程之中獲得更多的收獲。教師需要鼓勵學生記錄下自己的思考過程和創新經歷,鼓勵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之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師則需要根據學生的薄弱之處來制定符合學生學習需要的體育課程。這一點既能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還有益于構建實效課堂和高效課堂,課堂教學質量提升速度非常快。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中職中專體育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非常有必要。教師需要了解的這一意識培養的艱巨性、長期性,關注體育教學目標的分析以及研究。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及創新,始終堅持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教育原則。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靈活調整教育教學思路,不斷發展和改進學生的身體素質。真正實現體育教學活動與學生生活實際之間的緊密聯系和互動發展,以此來確保學生身體素質、思考能力、創新能力的綜合提升。
(作者單位:安徽省定遠化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