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曉博
摘要:中國的武術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智慧的重要結晶,在中國武術里面涵蓋了非常濃厚的文化底蘊。近幾年來,中國武術正在逐漸的走出國門,受到更多國際人民的歡迎,也得到了國際上的認可,同時在中國武術不斷發展的過程當中也受到了一些國外體育項目的沖擊,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利用中國武術更好的弘揚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展現我國的武術精神已經成為了教育學界需要思考的主要問題。本文主要探究的是當前在高等院校當中所開展的武術教學和傳統文化兩者之間的互動關系。
關鍵詞:武術教學;傳統文化;高效傳承途徑
中國幾千年來凝結的歷史結晶是非常耀眼的,擁有幾千年的文化底蘊,可以說我國傳統文化對于現階段我國和諧社會的建設有著重要的幫助。而傳統文化更多的展現在我們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中國的武術就是傳統文化一個非常重要的結晶,也是我們需要傳承弘揚的重要文化。在新的時期下,我國的學生要更好地繼承中國傳統文化,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內容應該成為他們的日常學習內容,為了能夠真正的達到這一教育目的,各個高等院校都應該積極主動的展開關于傳統文化的教學,而本文主要分析的是高等院校當中開展的武術教學和傳統文化兩者之間存在的互動關系。
1高等院校武術教學和傳統文化的關系
想要更加充分的理解高等院校武術教學和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兩者之間存在的關系,那么首先需要理解的就是什么叫做武術?武術簡單來看就是我國的一種優秀傳統文化,也是中華民族獨有的一種技能,更是中國人在古代戰爭當中抵御敵人所形成的一種手段,能夠有效的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武術在展現的過程當中更加注重肢體動作的展現,人們習武的時候,目的是希望能夠有效的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保護生命安全。隨著中國進程的發展,武術在現代社會已經成為了一種古老并且傳統的運動形式,包含了濃厚的文化底蘊,同時武術也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當中一個重要的部分。通過練習武術能夠達到人心和自然統一的狀態和境界當中,使得中國傳統文化得到有效的弘揚。在練習武術的時候,也需要人們展現堅毅的精神,能夠畏懼在練習過程當中面對的艱難險阻,這也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想要傳播,想要弘揚出去的東西。在這一基礎之上,高等院校當中所開展的武術教學,更多的是面向學生對文化進行弘揚的行為,讓學生可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充分的感受到中國武術所具備的魅力和價值,更加深入的了解這些文化,達到繼承文化的目的。通過練習武術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他們艱苦奮斗的精神,改善他們的學習狀態,在必要的情況下還可以防身,避免自己受到傷害。
2高等院校武術教學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
2.1有利于弘揚民族凝聚力
中國人民創造的武術是利用智慧的,因為各個地區存在地域方面的差異,所以武術呈現出來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簡單來說就是各個地區的武術派系不同,可見武術當中包含的文化有多種不同的類型。在中國發展的過程當中,全國人民都在不斷的流動,逐漸的進行融合,不同武術之間的交流也變得更加多樣化。在這一期間武術被賦予的色彩是非常神秘的,能夠幫助人們共同的抵御外來敵人的侵入,也正是因為這樣,武術可以進一步加強中國人民的內在凝聚力,這可以成為我國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象征。在高等院校展開武術教學,能夠讓他們在相互接觸當中更加充分的進行交流,也能夠讓學生之間的情感得到提升,增強彼此之間的互動,達到團結學生的目的,進一步我國民族凝聚力。
2.2有助于弘揚民族良性競爭精神
一直以來中華民族都提倡以公平公正作為競爭的原則,從而增強良性的競爭關系,在武術當中體現的也是非常明顯的。比如說在比武的過程當中,就提倡公平公正公開具備這三個特點的較量模式,避免使用詭計損害別人的利益,不趁人之危也是武術這一文化所堅持的重要底線。同時中國中國武術的產生肯定會和競爭有著緊密的聯系,從古代的城池爭奪到現在的保家衛國,再到各種體育賽事都有非常強烈的競爭色彩,在高等院校當中進行武術方面的教學,也可以通過學生彼此之間的比賽,提升學生對于武術文化的了解,培養他們公平競爭的精神和心理。
2.3傳播民族創新能力
之所以我國人民創造武術,一方面是為了競爭,而另一方面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鍛煉自身的身體素質。武術設計的過程當中,就是參考了人體的生理原理,更多的體現出來了中國人民的運動特性,同時武術當中還包括了非常獨特地域方面的元素,根據不同的地域創造出來的武術形式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在河南有太極拳,而在山東有螳螂拳等等,這體現的就是不同地區文化的特性,能夠將地域特色和人體的生理特點兩者融為一體,創造出非常獨特的武術文化,可見中國人民的強烈創新能力。在高等院校當中進行武術教學工作的教師教學除了能夠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種類的武術以外,還能夠讓更多的學生了解到我國古代先祖的創造能力,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
3提升高等院校武術教學傳承文化的途徑
3.1豐富武術教學的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當前大部分的高等院校都展開了武術的教學而開展武術教學,一方面是為了能夠為培養國家需要的人才作出努力,而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能夠進一步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除此以外還是為了能夠更好的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現階段高等院校的學生進行在進行武術教學的時候,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不斷的豐富教學的內容,將除了太極拳以外的其他武術類型引進教學重,使得學生更加全面的了解中國傳統的武術文化,激發學生進行武術學習的興趣,讓學生了解到武術的自主能動性。
3.2注重傳統文化的顯性傳播
隨著當前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世界多種類型的文化融合在了一起,而外來文化更多的沖擊本地的文化,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確保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順利的傳承發揚是教育學界需要思考的重點內容。在高等院校當中展開關于武術的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武術教學里面包含的民族精神以及武術的創造性,還有武術文化的競爭性等等。除此以外,還應該對武術文化當中所涵蓋的中華民族的道德禮儀進行相關的教育教學。
結束語
中國武術文化是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之上進行創造所形成的一種防身的方式,也是一種鍛煉身體素質的運動。在高等院校當中展開中國武術教學能夠讓更多的學生學習武術文化里面包含的中國精神,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的同時,也能夠更加有效的傳播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真正的促使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不斷的傳承發揚下去。
參考文獻
[1] 劉松.高校武術教學與傳統文化傳承的探究[J].當代體 育科技,2017(31):159-160.
[2] 王俊峰.高校武術教學中技能傳習與文化傳承關系探究 [J].時代教育,2016(3):200.
[3] 徐飛,孫玉濱,付文禮.普通高校武術課與傳統文化相結 合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8(5):84-85.
(西南民族大學體育學院 四川成都 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