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莉
摘要:依照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往往會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這不利于學生興趣的激發,也不利于語文要素的落實。因此,教師需要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讓他們能夠較好的提升自我的語文素養。本文圍繞如何在小學低段語文趣味課堂教學中落實語文要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趣味課堂;語文要素
前言:
部分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也對課堂的趣味性有一定的注意,但是他們有時會為了娛樂而娛樂,雖然教學的氛圍是熱熱鬧鬧的,但是在一節課結束以后,學生并不能夠從中學習到一定的知識,這不利于教學任務的開展。因此,教師需要重點關注語文要素的落實,在保持課堂趣味性的同時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自我的綜合素養。
一、應用趣味的教學形式對語文要素進行落實
(一)引導較為有趣的導入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在一開始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投入到之后的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語文要素進行落實。基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大多沒有較強的自控能力,具有好玩的特性。結合筆者的實踐經驗,我發現在課堂開始后的5-10分鐘,大部分的學生的注意力是最為集中的,教師需要對這一段時間進行利用,應用講故事、播放視頻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續的語文要素的落實奠定一定的基礎。
(二)應用游戲的形式開展課堂
基于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大多對游戲有著較強的興趣。教師可以對其進行充分應用,通過采用多樣化的游戲形式豐富課堂的內容,讓學生能夠放松自己的身心,進而能夠以較好的狀態投入課堂,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這對于語文要素的落實有一定的幫助。
例如,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字詞的學習是語文教學的重點,教師需要在這一板塊的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詞匯量,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開展后續的學習。為了達成之一目標,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應用競賽的方式開展字詞的教學。比如,在講解新課前,教師可以向學生布置一定的家庭作業:“同學們,希望你們能夠利用課余時間,借助工具書對自己不認識的生字生詞進行查閱,讓自己掃清生字生詞的障礙,下節課我們以競賽的形式檢驗大家的自學成果。”當教師提出了競賽形式的游戲形式,學生自然愿意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對生字生詞進行一定的學習,以在課堂上有較好的表現,得到大家的認可,這將幫助學生更好地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的效果。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通過聽寫的形式,讓想到答案的學生通過舉手的形式獲得答題的機會,再在黑板上寫上自己的結果,由大家判定這位學生的答案是否正確,若正確,給本組加一分,若錯誤,則讓第二個舉手的學生回答這個問題。最后,通過積分情況判定最后取得勝利的小組。通過這樣的游戲形式,學生不僅能夠在課前對生字生詞進行一定的了解,還能在課堂上通過回答教師的問題或者判定他人的答案等方式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學習成果,這對于語文要素的落實有重要的幫助。
(三)引導學生在自學和合作的形式中落實語文要素
合作能力和自學能力也是語文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對這兩種能力的培養予以一定的重視,讓學生能夠意識到合作和自學的重要性,能夠在同他人的交流過程中對自己的能力進行一定的培養。
要想將這一教學目標落實到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通過自己的思考給自己的組起一個較為有趣的組名。接著,教師可以給每一個小組一個具體的學習任務,讓他們能夠在合作的過程中進行相互啟發,進行優勢互補,讓他們能夠感受到合作帶來的愉悅的心理感受。與此同時,教師需要重視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在正式地開展小組合作任務之前,教師需要明確給出一定的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能夠充分利用這段時間進行個性化的研究,讓自己能夠在開始正式的討論任務前能夠形成自己的理解,這將幫助學生為之后的討論任務做出一定的準備。通過以上兩種能力的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能夠得到有效的培養,這將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個人發展,幫助教師更好地在教學活動中對語文要素進行落實。
二、通過轉變教學內容的趣味性來落實語文要素
(一)對文本內容進行剖析,挖掘其中的趣味性元素
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在開展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常常利用自己的形象感知能力,而對于抽象的事物的理解能力較差。而在教材中,文本的內容是較為抽象的,這對于學生的理解接受帶來了一定的不便,這也對于語文要素的落實有一定的阻礙的作用。因此,教師需要將這些抽象難懂的知識轉變得生動形象,方便每一位學生對其進行理解和接受,輔助學生更好地開展學習活動。
例如,漢字是形象、音律、意義相結合的整體,而當學生單單地觀看漢字的時候往往并不能夠產生更為豐富的聯想,這對于學生較好地掌握漢字是不利的。因此,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將漢字轉變為圖畫的視頻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漢字的形象、音律、意義,給學生更為直觀的感受,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對語文要素進行落實。
(二)通過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對語文要素進行落實
在小學低端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能夠較為明顯地發現大部分的文章都是短小精悍的。因此,教師可以對其進行充分應用,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對文章進行一定的續寫,讓學生能夠以個性化的想法完成自己的續寫任務,這將有助于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幫助學生更好地培養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想象能力等,這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對語文要素進行一定程度的落實,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個人發展,這對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教學質量的提高都有著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總結:
總而言之,教師如果想要在趣味課堂中對語文要素進行落實,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教學形式,通過應用學生注意力的黃金期導入課程,應用游戲形式開展課堂和引導學生培養自學能力和合作能力來落實語文要素。當然,教師還可以通過挖掘教材內容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想象力來豐富教學的內容,進而對語文要素進行一定的落實。
參考文獻:
[1]熊娟.小學語文課堂趣味教學實踐探析[J].中外交流,2019,(10):198.
[2]莫文毅.基于語文要素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中外交流,2020,27(11):218.
浦江縣花橋鄉中心小學?浙江省金華市?32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