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華
摘要:為了實現自身的教育目標,提高教育水平,班主任必須全面落實好班級管理的工作。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以及創新能力的發展與班級管理的作用有著直接的影響,這同樣也是班主任必須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融入素質教育理念的原因。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如果能夠將激勵機制合理及科學地運用起來,就可以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維持健康良好的身心狀態。基于此,本文將結合激勵的基本概述,以及班級管理中運用激勵機制的重要意義,來進一步探究激勵機制在小學高年級班級管理中的具體運用。
關鍵詞:激勵機制;小學高年級;班級管理;運用探討
在小學高年級班級的管理過程中,教師一個小小的激勵可能就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變化,因為學生的心理發展還不成熟,他們會認真聽取教師的每個意見,甚至將教師的話奉為真理。因此,教師更應當抓住學生這一階段的心理,在生活與學習的方方面面中給予他們一定的動力,就會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行為產生強烈而持續的正面影響。如此看來,教師的激勵作用效果如此強大,那么應該怎樣在班級管理中正確運用激勵機制,怎樣利用激勵機制來給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帶去正面的影響呢?接下來將詳細介紹有關激勵機制在小學高年級班級管理中的相關內容。
一、班級管理中激勵機制的重要意義
激勵機制實際上是通過具體的管理方法和制度,使員工對組織和工作的承諾從口中所說到實際所行的具體化的一個過程。如果將激勵機制運用在管理的過程中,就可以實現將崇高理想轉化為現實的橋梁。
目前,已經有諸多班主任越來越注重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合理地運用激勵機制,那么激勵機制運用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意義有哪些呢?第一,激勵機制有助于完善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班級管理制度,有助于班級管理趨向現代化,能夠提高班級管理的整體效率[2]。第二,將激勵機制運用于班級管理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對于班級管理的活動產生參與的興趣,能夠進一步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并在此過程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第三,將激勵機制運用于班級管理中,能夠激發學生的自我教育與管理意識,推動學生朝著身心健康的方向發展。
二、小學高年級班級管理中激勵機制的具體運用策略
(一)榜樣激勵機制在班級管理中的運用
班主任作為教育引導者和班級管理人員,常常與學生在一起,班主任的每句話每個動作對學生都有重要的影響。小學高年級的班主任在學生面前應當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要以身作則的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樹立起榜樣的身份,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染,進而達到言傳身教的效果[3]。例如,學校要求學生不能遲到早退,那么班主任也應當遵守這條紀律,每天都早早地到達辦公室,學生開始學習,班主任開始工作;在班主任教導學生做人應當誠實守信,公平正直時,班主任自己也必須做到這一點,與學生溝通交流時絕不吹噓夸大,公平公正的對待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答應學生的事情就必須身體力行地做到。班主任只有對自己嚴格要求,學生才能從心底里對班主任產生敬佩,進而效仿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最終才能實現整個班集體全部欣欣向榮的目標。
除此之外,還可以在班級中樹立一個或者多個學生榜樣。班主任可以根據文明禮儀教育情況選出在文明禮儀方面表現最佳的模范同學,然后讓學生們共同探討這些同學的榮譽事跡。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要注意引導這些模范同學進一步提高自己,不斷督促自己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使其持續發揮出榜樣的示范作用。
(二)班級管理中賞識激勵機制的運用。
所謂賞識激勵,簡而言之就是賞識教育和激勵教育的結合體,賞識教育可以讓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更加熠熠生輝,幫助學生自身的光芒不被掩蓋,從而增強學生為人處世的自信心。其實贊揚不僅是對優秀者的褒獎,對平庸者也是一種賞識的鼓勵,而現如今的班級管理中也正需要這種賞識教育。雖然高年級學生的自尊水平高于低年級學生,但賞識教育的運用也能夠使他們因為被認可而感到快樂,從而增強學生學習與做事的信心[4]。當然,班主任不僅要注重優秀學生的教育與管理,還要讓學困生也受到這一方面的激勵,在班主任的賞識教育下,能夠幫助他們及時擺脫出學習的困境,促進班級學生整體的身心健康。在有些班級中總有一兩個內向、不愛學習、學習成績差的學困生,曾經在我帶的班級中就有一個學生是這樣的,并且它的作文內容很少,語文考十幾分,還有很多不良的行為習慣。他寫的作文中常常只有寥寥幾筆,很明顯就是敷衍了事,但后來他在我要求寫的日記中卻逐漸增加起字數來,我才發覺他雖然性格內向但也渴望與他人交流,只是因為自卑而不敢說話。于是,我便就日記這件事在每周的班會上對他提出了表揚,并承諾他只要認真寫日記我會送他一個獎勵,自此以后,我便時常關注他,給予他更多地鼓勵和關愛。他的日記內容越寫越多,也越來越精彩,隨后,他的作文水平直線提升,語文成績突飛猛進,其他學科的成績也都有了大幅度的好轉,而且他開始逐漸變得開朗,也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
(三)班級管理中競爭激勵機制的運用。
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剛剛踏入青春期的階段,其想要展示自我的心理與競爭意識都很強,教師就要牢牢把握住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科學合理地將競爭激勵機制運用到班級管理的過程中[5]。大多數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在班會上總喜歡保持沉默,不愛發言,班主任應該想辦法去打破這種沉默的現象,促使學生在競爭激勵的作用下不斷創新。例如:教師可以在班會上,利用將學生分組的形式,讓每個小組提出與班級管理有關的建議,然后讓各個小組彼此之間比較和討論對方與自己的建議,抒發出自己小組提出這個建議的理由,最終得到大家一致認可的合理建議就可以在班級管理的活動中實行。這樣緊張的競爭局面能夠激發學生認真參與討論和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切實提高小學高年級班級管理的效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所有運用于班級管理中的方法都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與心理活動來實施,即使是激勵措施也不例外。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運用多種多樣的方法來建立激勵機制時,都要以學生的具體情況為核心,將目標、榜樣、感受、競爭、參與、評估等都囊括在激勵機制中,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激勵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王艷芳.創新激勵途徑,助力教師成長——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白馬實驗小學關于教師激勵機制的實踐與探索[J].教師,2021(6):111-112.
[2]王慧.高師院校協同育人模式的探索與實踐——基于中小學管理者的調查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21(14):89-92.
[3]高安莉.用心溝通,構建和諧班級——淺談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策略[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1(1):483-484.
[4]唐愛梅.在人本化管理中催生教師的教學智慧——淺談人本化管理模式在學校管理中的運用[J].天津教育(上旬刊),2021(5):118-119.
[5]趙敏,林曉琦,劉旭,等.地方感影響教師職業態度的內在機理研究——基于粵渝等地中小學教師的調查[J].教育與教學研究,2020,34(8):3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