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艷
摘要:如何幫助作文能力稍有不足的學生,掌握多元化的作文技巧,并讓其在作文過程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實現這一教育目標,不僅需要語文教師為學生創設出更為包容的學習環境,還應利用多種教學方法使其積極參與進作文實踐之中,這是通過任務規劃的方式,為學生創造更多學習可利用條件的途徑。
關鍵詞:初中教育;語文教學;多元化作文教育
引言
只有為學生提供適合于其學習特點的作文方法,才能使其在教師的幫助下掌握更多的作文寫作技巧,這具有影響力的教育教學方式,更是易于教師進行教學實踐的方法。其次,通過教學內容豐富、教學載體擴充的方式,易于使學生參與進作文寫作的學習與探討之中,循序漸進地將作文寫作的理念教給學生,為學生帶來更多的啟發的同時,激勵學生進行自主創作,這是提升作文教學品質的一類方法。最后,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通過文本寫作的框架分析,掌握一定的寫作邏輯性絕不是意識,教師除了應總結作文寫作的難點問題外,還應以案例解析的方式,簡化學生的作文寫作困難。
一、讀寫結合,完成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知識轉化
進行多元化寫作教學的實踐,首要解決的教育問題為,幫助學生將閱讀過程積累到的素材及知識,運用到寫作之中。這種教學方法的效率較高,有利于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行作文教學內容的設計,簡化學生的寫作難度外,使其在仿寫中得到寫作能力的鍛煉。值得注意的是,語文教師還需要注意到學生之間的能力差距問題,以此為方向,將讀寫能力及記憶力、專注力等不同能力的訓練,劃分進不同的課程體系之中,能夠幫助閱讀理解能力稍弱的學生,逐漸跟上語文教學的進度。可見,將閱讀教學內容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加以轉換,其目的不僅在于增強學生的知識運用水平,還在于幫助寫作能力、理解能力稍差的學生,縮小與其他學生現有的差距。比如,教師在進行《紫藤蘿瀑布》的教學時,就可以通過課堂摘錄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讀寫結合的嘗試,首先安排學生通讀全文,選出來自己認為描寫生動的語句與班級同學進行分享,并在朗讀分享結束后組織學生們將所選的句子摘錄下來,模仿“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等句子,圍繞某一個對象進行寫作練習,鼓勵學生在讀名著和小說時采用同樣的記錄方法,培養學生讀寫結合的習慣與能力。
二、注重細節,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并豐富作文內容
只有通過教師的幫助,才能使學生注意到更多的寫作細節,幫助學生學得更多、走得更遠。快樂而豐富的教育,是語文教師應追求的教育方向,語文教師需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豐富的學習環境,以此潛移默化地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使其能夠注意到寫作細節的同時,靈活運用所學得的文本知識,形成自身的寫作風格。在其中,教師還需要通過教育規劃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參與到師生探討之中,繼而通過問題及引導的方式,引導學生關注到生活中的細節,并對所學的知識內容有所把握。比如,教師在進行《條理清楚》的寫作專題教學時,就可以為學生提供一段語言邏輯存在問題的寫作片段,首先讓學生對這個寫作片段進行判斷,找到片段描寫的問題所在,讓學生根據自己的修改意見進行整改,形成關于這一片段的個人初稿;教師在學生修改完后邀請幾個學生將自己修改的初稿進行朗讀展示,剩余同學比較做展示的同學在內容和細節上的差異、自己與他們在修改方式上的差異,然后向學生們展示自己修改的或者專業寫作老師修改的內容,在細節對比中整理寫作條理,理清邏輯思路,為學生提供一個訓練寫作思路、促進寫作水平提高的機會。
三、技術融合,發揮媒體教學的價值并提升學生的素養
以學生喜歡的方式進行作文教學,是激發學生作文熱情的條件之一。正是因為媒體技術具有可視化的教學特點,教師才需要依靠媒體技術的功能,改變作文教學方式,并通過相關素材的可視化展示,以更加直接的方式,為學生展現作文寫作的過程。同時,應用媒體技術進行教學的本質不僅在于改變學生的寫作習慣,還在于通過可視化的教學資源,加深學生的記憶,使其按照教師提供的寫作框架,完成寫作實踐練習外,發現敘事文、說明文等不同文體類型的寫作特點。最后,開啟專題寫作訓練,按照不同修辭手法的運用方式,為學生搭建出仿寫實踐的課堂,讓學生利用喜歡的方式來進行仿寫實踐,可使其具備一定的寫作邏輯性。例如,將《飲酒》作為教學導入環節,通過設置問題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感知飲酒所具有安貧樂道、遠離世俗的志向,進一步點出桃花源記的核心主題,帶領學生進入世外桃源;同時,結合各類教學資源對文章添加注解,準確提煉文章中的故事情節與敘事線索,不斷增強語文教學的多元化特點,保障初中生語文素養的均衡發展,補充學生短板并強化教學效果。
四、結束語
如何將閱讀過程積累到的素材及知識,運用到寫作之中,并通過有效的實踐練習,掌握更多的作文寫作方法,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寫作方式。在其中,只有教師找到易于學生進行實踐練習的教學方式,并通過多元化的教學載體,豐富學生的習作視角,才能循序漸進地為學生帶來更多的啟發,這是提升作文教學品質的途徑之一。最后,語文教師還需為學生創造一個豐富的學習環境,改變學生的寫作習慣外,使其能夠注意到更多的寫作細節,繼而通過對所學得知識的靈活運用,簡化自身在作文寫作方面,遭遇到的困難。
參考文獻:
[1]梁維林.初中語文多元化作文教學方法探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1(16):133-134.
[2]劉威德.初中語文多元化作文教學方法探究[J].新課程研究,2020(23):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