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
摘要:隨著教學的不斷發展與改變,當下語文學科課程的開展并不僅僅是為了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更應注重提升其閱讀與寫作能力。因此,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向外延伸,運用課外讀物促進小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全面提升。使其得以獲取更多知識,提高語文綜合能力與學習質量,為后續學習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課外讀物;小學生;閱讀寫作能力;提升
前言:
小學階段正是打基礎的關鍵時期,而閱讀與寫作是語文學科的重難點內容,教師應把握時機,提升小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但僅僅依靠教材上有限的閱讀資源無法達到這一教學目標,教師還需巧妙運用課外讀物,將小學生興趣充分激發,使其在閱讀過程中掌握更多寫作方法,積累更多素材,確保小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得以全面提升。
一、激發閱讀興趣,掌握寫作方法
在小學階段,語文學科中重難點內容莫過于閱讀與寫作,閱讀能夠突出理解能力,而寫作則能體現表達能力,兩者不可分割,且對于后續學習有極大影響。因此,語文教師應加以重視,并在教學中有針對性的對小學生加以培養。但由于語文教材上的內容極為有限且過于枯燥,小學生普遍興趣不高,那么教師就可以根據教材進行延伸拓展,巧妙運用課外讀物,將小學生閱讀興趣充分激發。使其能夠通過大量閱讀掌握更多的寫作方法與修辭手法,以便運用于小學生日后寫作當中,寫出更加優質的作文。然而在閱讀過程中還能大幅度提高小學生的探究、分析、思考與理解等能力,發散思維的同時獲取更多教材上沒有的知識,確保小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猴王出世》一課,本篇課文節選自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但是由于教材內容對于閱讀能力薄弱的學生而言理解起來稍顯吃力,因此,導致其閱讀興趣不高。那么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已拍攝好的影視作品播放給小學生,使其通過觀看視頻有更直觀的視覺與聽覺體驗。不但能極大程度滿足小學生的愛好與心理特點,將其閱讀興趣充分激發,自主對課文進行深入閱讀,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引發小學生對整本書的閱讀欲望。這時教師再巧妙運用課外讀物《西游記》全書,選擇通俗易懂的版本讓小學生閱讀。使其在閱讀過程中掌握大量寫作方法與修辭手法,而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在閱讀后,運用所學到的方法寫一篇對書中不同人物或故事的概括。這樣不僅達到提升小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目的,寫出更加優質的作文,還能發散小學生的思維,使其能掌握更多知識,提高小學生綜合能力與語文學科教學效率。
二、強化想象能力,進行讀寫訓練
在小學語文學科中,讀寫訓練是必不可少的,意在提升小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而語文教材上的內容有記敘文、詩歌、散文、科普文及童話等多種類型,但閱讀資源卻極為有限,小學生普遍對童話類型的課文較為感興趣。一方面原因在于此階段學生年齡尚小,這是他們的心理特點,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童話故事往往被作者賦予了豐富的想象力,能滿足小學生的喜好。而想象也正是寫作中的一種表現手法,能讓文章更具趣味性,引發讀者聯想。因此,教師應巧妙運用課外讀物,強化小學生想象能力,并引導其進行讀寫訓練。這樣在大量課外閱讀下,不但能豐富小學生的知識儲備,還能促進其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全面提升,為教師后續教學順利開展做好鋪墊。
例如在學習《牛郎織女》《獵人海力布》《騎鵝旅行記》《索亞歷險記》這類課文時,教師會發現小學生通常對神話或童話故事十分感興趣,但教材上的內容十分有限,并不能滿足此階段小學生的閱讀與學習需求。若想進行讀寫訓練,還需要教師巧妙運用課外讀物,為小學生選擇相同類型的閱讀資源,比如《伊索寓言》《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稻草人》《山海經》等。不但能滿足小學生的愛好與心理特點,使其能自主積極的進行閱讀,還能在閱讀過程中強化想象能力。而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在大量閱讀后,進行寫作訓練,給出一定以想象為主的題目,讓小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以寫作的方式表達所思所想。促使小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得以全面提升,使其能在掌握更多知識的同時提高語文綜合能力,為日后學習與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三、學會積累素材,拓寬寫作思路
隨著教學的不斷改革,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更加注重提升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這不但是教師的教學目標,也是為學生日后更好的學習發展奠定基礎。但目前多數小學生通常在寫作時不知如何下筆,沒有寫作思路,寫出的文章質量偏低,閱讀能力也并不高。故而,若想達到這一教學目標,僅靠教材上有限的閱讀資源效果并不理想,還需教師巧妙運用課外讀物,讓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學會積極素材,以此拓寬寫作思路,并養成將優美的詞匯語句以及經典段落進行摘抄的好習慣,以便運用于日后寫作中。這樣大量閱讀課外讀物能讓小學生開闊視野,掌握知識的同時寫出質量更高的作文。
小學階段的學生需要打好語文基礎,必不可少的就是閱讀與寫作。然而教師更應加以注重,但僅限于教材的話無疑效果并不理想,那么就需要教師巧妙運用課外讀物。可以立足于教材之上,也可以由小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與愛好自由選擇,以滿足其閱讀需求與心理特點。比如有的小學生喜歡童話或神話類型的書藉,有的喜歡名著書藉,還有的喜歡科普形類的書藉,教師應尊重小學生的選擇,使其能進行個性化拓展閱讀。而教師要指導小學生學會如何積累素材,養成在閱讀中摘秒優美詞匯語句及經典段落的好習慣,再讓小學生于閱讀后寫出讀后感,作文質量就會更高。可見運用課外讀物讓小學生進行大量閱讀,能提高綜合能力,拓寬其寫作思路,開闊視野的同時掌握更多知識,最終實現大幅度提升小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
總結:
小學語文學科中最關鍵的兩項內容就是閱讀與寫作,打好扎實的基礎對于學生日后學習發展有極大影響。因此,教師應加以重視,并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課外讀物,將小學生閱讀興趣充分激發,提高其想象能力,讓小學生學會積累素材。使其能夠掌握更多寫作方法,拓寬寫作思路,同時在不斷訓練中提高閱讀與寫作能力,讓教師教學更具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路承英.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J].考試周刊,2021(34):40-41.
[2]郭婷婷.課外閱讀對提升小學生語文作文能力的重要性[J].小學生作文輔導,2020(9):15.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平山小學 54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