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拉其其格
摘要:現代社會的迅猛發展使得小學教育的受重視程度越發提升,作為幫助學生打地基的重要階段,教師需切實有效地滿足學生的多元化成長需求,這樣才能為其日后學習發展提供支撐。Scratch編程課是現階段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重中之重,其特征是圖文結合且操作簡單,對于小學生來講,是非常實用的編程工具,所以本文將會就此為案例分析探討趣味化教學策略和小學信息技術的融合應用,以求能夠為相關教育工作者帶來參考。
關鍵詞:趣味化教學;小學教育;信息技術;融合應用
曾幾何時,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逐漸轉變為學生玩游戲的課堂;曾幾何時,信息技術教學的受重視程度被日漸削弱……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在新課程改革理念推陳出新以后,在素質教育思想貫徹落實以后,小學信息技術的受重視程度獲得前所未有的提升。在嶄新的信息技術教材當中,接觸到了符合兒童需要的圖形化編程軟件,其能夠輕松地打造出各種小故事、小游戲,因而廣受學生群體的喜愛,那么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該如何就此開展教學活動呢?這便是目前需要重點解決的課題。
一、以啟發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現有Scratch編程教學當中,教師可以通過對多樣化教學方法的應用,引導促進學生的成長。啟發教學可以說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考量,并采用多種方式的教育模式,啟發學生的思考,調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自主性的重要方式,可以極大程度地調動并激發學生群體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得學生更為喜聞樂見地融入到學習活動當中,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小貓走路》的編程案例的過程中,需要完成的便是小貓在地上來回走動的腳本,而重點內容便是控制模塊當中的“重復執行”命令,由于學生在此階段是剛剛開始接觸Scratch編程的,所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普遍都是非常高的,很快地學生便能夠尋找到小貓可以走路的秘密,也就是在編程軟件當中的“移動”命令,可以設置相應的步數來要求小貓完成走路的動作,但隨之而來的便是小貓走著走著就停止不走的問題,此時應該如何解決?教師此時可以對學生進行有效激發引導:“現在我們的目標并非是讓小貓走著走著就不走了,而是要讓小貓一直處于走動的狀態下,也就是說我們需要通過對某個命令的應用來達成目標,請大家仔細想想我們此前學習過的命令,哪個可以被應用在這里呢?”此時同學迅速開始展開思考,想到了此前在學習logo程序設計的時候所涉獵到的“重復”命令,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和啟發,學生很快地便讓小貓又走了起來,但是緊接著問題又來了,小貓雖然走到了舞臺的盡頭,但是卻又直接停下了。此時教師可以繼續啟發引導學生:“小貓走到了盡頭,但是卻不走了,我們應該如何讓小貓回頭繼續走呢?”此時的學生很快又尋找到了“遇到邊緣就反彈”的命令,最終有效地完成了任務。
二、以開放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經常會思考如下問題,課堂究竟是否要全權交付給學生?如果不能全權交付的話,交付多少才是最為合理的呢?每個教師都希望將自己的知識全部都傳授給學生,但是直接講授傳遞的教學往往會導致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受到限制,久而久之教學質量是難以獲得提升的,教學成效也并不會產生顯著增加,學生在此種情況下甚至會逐漸喪失獨立學習的能力。而針對于Scratch編程知識內容的教學則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平臺,并非是直接借助于教師教授、學生學習的方法,而是要求學生進行模仿和創新,在上述兩項工作當中循序漸進、循環往復,這樣便能夠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地促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提升,為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奠定下堅實的支撐作用,學生將會慢慢地了解程序設計的思想,明確具體的方法。
因為學生年齡較小,才剛剛接觸編程知識,讓學生獨立自主地完成某個項目顯然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此階段,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先行模仿,而后動用自己在模仿過程中所學習的知識,完成創新實踐。例如在《太陽變臉》的實際教學活動中,要求是讓學生完成太陽從微笑開始、到后續發怒和哭泣的三種變化,教師可以先行將太陽微笑的程序發放給每位學生,并要求學生嘗試著進行模仿,同學們在經歷簡單了解和分析以后,心中已然是擁有相應的認識,在此種教學流程的深度指引下,學生便能夠充分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進行程序改變工作,最后學生們不僅能夠有效地完成太陽的三種表情變化情況,而且還有許多學生嘗試著加入各種各樣的其他表情,儼然是將程序轉變成為了表情包生成器。在開展信息技術趣味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時時刻刻地尊重學生群體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為學生提供開放式教學引導,促進其想象能力和思維認知能力的同步成長,放開學生的手腳與思維,以此為基礎促進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以互助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互助式教學可以說是嶄新的教學形式,深刻地受到現代教師的喜愛,尤其是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活動當中,推動互助教學活動的開展和應用可以取得更為良好的教學成效,滿足學生的深度發展需求。學生通過自主研究學習,完全可以互相幫助,最終完成共同學習成長的目標。課堂的教學重點不能簡單地將教師作為核心,而是要將學生的自主學習作為前提支撐,以此為基礎深度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教師則是需要承擔起輔導者的角色,鼓勵學生相互幫助,從而獲取更為充足的知識與能力。
在班級當中,每個學生的能力都是存在差異的,在開展互助教學活動以前,教師便需要考量如何對人員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如何更好地完成人員安排工作。例如,在學校中的社團活動當中,教師可以考量開展一帶一的社團活動,根本原因在于社團當中的學生的年齡和年級段各有差異,年齡小的學生的生活閱歷不夠充實,并且編程能力也比較弱,所以讓能力好的高年級學生帶領能力差的低年級學生,通過此種互幫互助的方式,不僅能夠讓低年級學生學習知識,還能讓高年級學生獲得教學經驗,促進自身的成長。
結束語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教學是促進學生形成良好學科核心素養的關鍵,是滿足學生多樣化成長需求的基礎,所以教師有必要擺脫傳統教學的束縛,加深對創新思維理念的應用,以此為基礎,促進學生的深度成長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洪月清.淺談教學游戲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作用[J].考試周刊,2021(43):133-134.
[2]趙綠歌. 基于問題解決能力提升的小學Scratch教學設計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20.
[3]葛元霄.Scratch在信息技術課堂中的實踐探究[J].漢字文化,2020(10):141-142.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右旗查干沐淪中心小學 02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