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隆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改革開放,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越來越多的人們出于對高質量生活的追求,將剩余的錢用于旅游,放松身心,提高精神文明,為新時期旅游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而隨著目前旅游行業的發展,高校作為向社會培養旅游人才的陣地,高校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也必須隨之進行改革,確保向旅游行業提供高質量、復合型的旅游人才。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現階段中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探究了構建高質量旅游人才保證體系的策略。
關鍵詞:旅游管理;模式;研究
引言
由于旅游行業的發展,很多高校也相繼開設了旅游管理專業,不僅可以為旅游行業提供優秀的旅游管理人才,促進旅游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還可以經過科學高效的學習之后,擁有先進的眼光,發現目前旅游行業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糾正和彌補。但是從目前旅游行業發展和高校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分析可以發現,高校中優秀的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在實際的工作中很難將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充分發揮出來,旅游管理專業的教育體系不完善,市場的布局不盡人意等問題,都需要及時發現并解決。
一、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1.理論與實踐難以融合
在現階段的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有一個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學生在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在將來的工作實踐中難以完全應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會造成高校教育資源的浪費。旅游行業之所以需要應用型的人才,最重要的是其本身屬于一種外向型經濟,但是由于社會發展的速度很對,旅游行業的市場環境變化也很快,所以旅游行業才需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應用型人才。但是根據目前的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很多教師仍然只是依據學校發布的教材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述,沒有關注到目前市場中旅游行業的發展,導致學生學習的理論知識較為陳舊,難以將所學的知識真正內化為自己的能力,用于實踐中。并且在實習課程中,由于部分學校和教師沒有給予實踐操作學習的重視,導致即便是由實習課程,大多數也只是流于形式。
2.專業同質化向異質化過渡
在相當長的一段實踐內,我國的高校在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呈現專業同質的形式,通俗來說就是培養模式上過于單一,重視綜合性人才的培養。但是隨著旅游行業的發展和變化,如果仍然采用這中培養模式和教學模式的話,那么學生在畢業之后難以迅速適應社會,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求[1]。同質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并不是說不科學,而是難以跟上日新月異的旅游行業的變化,只能適應初期旅游行業的發展,在同質化的人才培養模式下,學生所接觸的知識雖然比較廣泛,但是由于太過廣泛學生容易出現泛而不精的情況。因此要想培養出來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可以跟隨旅游市場的發展需求,就需要將同質化的培養模式轉變為異質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才能使學生在畢業之后與時代接軌。
3.資源運用難以落實到位
由于不同層次高校對于人才培養目標沒有清晰的界定,導致在旅游行業的從業人員中出現了一些本應該有高職生和專科生擔任的工作由本科生代替,而研究生和博士生擔任著本科生的工作,使這些人才的能力不能充分發揮出來,出現大材小用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不僅會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對于旅游行業的發展也會起到一定的消極作用,因此高校在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和方案的時候,要劃分清晰明確的目標層次,為旅游行業提供不同類型的綜合性人才。
二、構建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保證體系的策略
1.教育機構提供培養平臺
無論是何種專業人才的培養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單一的培養方案也難以適應飛速發展和變化的市場環境。因此高校的旅游管理專業應該結合社會中旅游行業的發展現狀,構建適合新課改和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平臺。為了培養高質量、應用型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高校應該對旅游行業進行深入的分析,改革和創新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體系。高校可以通過與當地的旅游教育管理部門或者企業進行合作,共同開發出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機構,國家也要給予高校充足的資金支持,幫助旅游管理專業的考法與建設。學校和可以加強與外國高校的合作,實現與國際接軌,使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可以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2.提高師資隊伍的建設
高校教師的專業素質是提高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基礎,因此學校要鼓勵教師進行再學習,及時發現自己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上的不足,并進行針對性的改進。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加強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教學,更要關注學生相關的實踐經驗,使學生在將來步入工作之后可以將所學的知識充分應用到工作中。或者邀請旅游企業中的優秀工作人員或者外教到學校進行講座、擔任實習指導教師等,提高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此外除了教師要不斷提升自我之外,學生也要不斷學習,學生除了在本校接受教學之外,還可以到其他學校進行旁聽,或與其他學校的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自身的學業。
3.優化教學方案
提高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就需要教師對自身的教學方案進行創新和優化,這樣才能有效實現新時期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首先教師要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隨著市場中旅游行業的變化和教育改革的動態進行更新,注重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把握教學內容,進行細化層次教育,對于剛剛接觸旅游管理專業相關知識的學生進行基礎教育,使學生掌握良好的旅游管理基礎,其次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生制定專屬的教學計劃,合理安排教學方向,盡可能地使班級中的所有學生都可以將旅游管理專業方面的知識學透、學精。由于旅游行業屬于一種外向型的經濟,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構建輕松活躍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旅游行業的飛速發展,高校如何向旅游行業提供高質量。應用型的人才成為新時期高校必須面臨的重要課題。因此高校要充分分析目前社會中旅游行業的市場環境,分析并解決目前人才培養模式中的不足,制定科學的質量保證體系,促進我國旅游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佟玉權,馬鶴丹.面向全域旅游的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要求及其改革路徑[J].高教論壇,2019(12):29-31.
[2]張佳,胡小霞.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J].農家參謀,2020,No.652(08):275-275.
云南師范大學地理學部 云南 昆明 6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