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蘭燕
摘要:《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然而,當前高中數學教學中,注重形式化的邏輯推導,忽視數學知識形成過程的探索和實踐活動,忽視通過數學實驗引導學生猜想、驗證并創造的情形并不少見。當然,也有部分教師認識到數學實驗的重要意義,并進行了大膽嘗試,但由于相關經驗的匱乏和理論根基的粗淺,導致教學效果并不理想?;诖耍疚恼聦祵W實驗在高中數學探究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數學實驗;高中數學;探究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為了讓學生在高中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具有豐富的體驗,數學教師常常會在課堂上引入數學實驗的思路,教學實踐表明,數學實驗確實可以給高中生的數學學習帶來益處。從教學過程的角度看,數學實驗教學把學生已有條件處在一種“數學研究”的位置上,通過觀察、探究、操作,把感知、理解、體驗融合為一體,改變了在學習過程中認識事物的過程和方式,有助于對數學概念、定理等的理解,有助于對一些數學思想和方法的學習和領悟。
一、創新實驗活動,提升生成契機
為給學生提供更多直觀學習機會,教師不妨為學生設計一些數學實驗內容,讓學生在參與數學實驗操作的過程中建立學科認知。如教學“函數的表示方法”相關內容時,教師為學生設計了一個探索性實驗: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些實驗器具,這是一個水池,一共有兩個進水口,一個排水口,進水口的進水速度可以設定,如果設定一個時段,至少有一個進水口和一個排水口同時打開,具體分析一下,不同時間段內,這個池子里會儲存多少水?學生拿到這個實驗任務后,都能夠積極行動起來,先搭建實驗器具,然后設計不同的實驗方案,展開實驗操作,課堂學習進入研究階段。同時教師參與到學生的操作環節,給學生提出一些具體的意見和建議,確保實驗順利展開。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學生逐漸對實驗內容有了更多了解,自然寫出了更多的函數式。
二、創設真實情境,增強學生學習能力
在“空間幾何”相關知識點的講解當中,首先,在上課之前,教師在班級里成立合作小組模式,并讓每組同學從家里帶來剪刀,膠水,三角板,直尺以及若干個卡紙。緊接著,教師在課堂上創設真實的情境,展開數學實驗,讓每一個小組利用自己手中的卡紙,做出簡單的正方體和長方體,學生利用手中的直尺,估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邊長,可以進一步了解正四邊形的相關性質,讓學生們初步的了解幾何圖形。緊接著,教師利用電子白板的形式,在平面上做出兩個互相平行地平面,并將兩個平面的4個角相互連接,使每相鄰的四邊形的公共邊都相互平行,這些面所圍成的多面體便構成了棱柱。以此類推,為了能夠幫助學生們更好地對知識點進行探究,教師再讓每組的學生利用手中的卡紙做出棱柱、棱臺,每組成員可以根據數學教材中的相關公式,更好的展開數學實驗的探究。最后,教師再利用電子白板的形式,讓學生與自己一起動手做出一個矩形,把矩形的一邊長度作為旋轉軸,將其他剩余的三邊分別旋轉360度,這時,就會得到一個圓柱。教師通過制作動態的圖形,可以讓學生們更好地展開理解,不斷地提高學生們的空間想象能力。因此,教師通過創設真實情境,利用數學圖形的性質,讓學生們進行動手實驗,更好地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能力。
三、優設數學實驗,培育創新思維
教師指導開展數學實驗,有助于引領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為創新思維培育奠定基礎。在教學中,教師巧用實物模型和教具進行實驗教學,鼓勵學生通過學做結合親歷實驗進程,能使學生在探索學習抽象隱性的數學知識時獲得更為直觀的效果,有效訓練數學思維。例如,在必修2《柱體、錐體、臺體的表面積和體積》教學時,教師先設置問題情境:“利用什么形狀的紙才可以折成柱體、錐體、臺體?”學生們帶著問題深入思考,各小組學伴之間進行討論交流、動手操作,嘗試用不同形狀的紙折成柱體、錐體、臺體;然后再整理形成自己的成果,在班上向同學們匯報分享。并且,還有些學生則把折好的柱體、錐體、臺體拆解展開,就非常直觀地展現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扇形、扇環等各具特色的側面圖形,增添了思維認知。最后,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播了“柱體、錐體、臺體側面展開圖”微課視頻,進一步驗證學生們的創意思維,在人機互動的微課媒體情境中升華了學習情感,再次激起學生探索求知的熱情。所以,在這種開放靈動的數學實驗活動中,學生積極思考、參與動手制作,融入猜想、思考、推導、驗證等創造性思維過程,激揚著創新學習的熱情,迸發著數學變通思維和想象力,既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深化對柱體、錐體、臺體等幾何體的認識,又促進他們數學思維和創造能力的生長和發展。
結束語
由此可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實驗有利于學生從“被動”走向“主動”。借助“具身認知”的理論來解釋數學實驗,可以認為在“具身學習”視角下進行數學實驗,既要重視數學實驗,同時又不能認為就是簡單的動手操作,要追求預期的結果但又要防止淡化實驗的過程。只有真正構建出數學實驗情境場、探究場及延伸場,才能有效地達成心智、身體與環境的互動,在思維、身體與環境的共同參與下進行具身學習,從而使得核心素養順利地落地。
參考文獻
[1]朱秀娟.數學實驗在高中數學探究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與評價,2020(11):140.
[2]楊全錄.數學實驗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2020(30):53-54.
[3]孫少仙.數學實驗在高中數學探究教學中的應用[J].教師博覽,2020(30):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