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鳳梅
摘要:對于初中數學教師來說,要在創新教學方法的道路上更加努力。教師在進行教學方法改革時,需要讓學生的課堂地位得到體現,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初中階段,數學是主科科目之一,可以有效地培養初中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抽象能力。因此,課堂教學創新對豐富數學教學課堂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本文對新課改背景下,創新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創新措施。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課堂;重要性;有效措施
引言:
初中數學是初中階段最重要的主科之一,更是考試必備學科之一。受傳統思想的束縛,大部分教師過于關注學生的成績,導致忽略了學生其他方面的優勢。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時,經常使用題海戰術,防止學生數學成績的下滑。但是采用題海戰術,經常會讓學生感到疲憊、枯燥,沒有辦法經常集中精神,導致最后的與教師的預期相悖。
一、初中數學教師創新教學方法的重要性
教學方法的創新除了創新課堂模式,還要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加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學習數學這一科時,需要學生可以靈活思考,有創新思維和邏輯意識,才可以在做題時做到舉一反三。在數學教學時,由于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因此,導致學生在學習時部分學生沒有掌握全部的知識。由于當下社會的發展變幻莫測,因此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應變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適應能力。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順應時代的發展的情況下,初中數學教師需要更正自身的思想,通過創新教學形式,建立良好的課堂教學模式,以此激發學生對數學的熱情,使學生喜歡上數學。
二、初中教學方法的有效措施
1.營造良好的數學課堂氛圍
初中數學教師如果想要創建開放性的高效課堂,可以在教學時與學生可以通過“角色互換”的形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幫助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的學習成果得到展現的機會。發揮其學習主動性。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引路人”的作用,為學生指明學習的方向。并為學生解除迷惑,讓學生思維可以及時打開,并不斷地發散思維,在學習中養成勇于探究、敢于創新的精神。教學課堂是由教師與學生構成的,因此,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時,需要讓學生也參與到教學制訂教學目標當中,只有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意見一致,才會建立和諧、友好的課堂學習環境。使課堂教學氛圍更加團結和諧,讓學生的探究、合作、創新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2.創新課堂組織,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
當下的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與思想有著巨大的轉變,因此利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已經不再符合教學的形式,而在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在創新方面仍很怠惰,怕創新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有所影響,這種錯誤的想法導致創新教育一直原地不動。因此,教師需要先理解創新的含義,了解創新只是在基礎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革,對學生只會越來越好。在教育方面,由于傳統的教學形式的單一性,導致教育的枯燥,而經過創新后的教學形式,利用其多元化的特點,會使學生更具有學習熱情,學習成績也會有質的提高。
例如,在教學中最常見的小組合作模式,教師通過將學生合理劃分,使小組之間的水平旗鼓相當,讓小組之間通過合作、交流、探究的形式解決難題,通過開展自主學習,可以讓各個小組的表現更加積極,不甘落后,提升小組凝聚力,讓學生形成“比、學、趕、幫、超”的向上心理,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創新教師教學評價模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師在教學時,還要注重對學生的評價創新。由于大多數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通常都是以學習成績作為教學評價,這樣的評價方式,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是不公正的。因此,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師的教學評價需要從學習成績方面抽離,多多關注學生其方面的優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教師在評價時,需要從多方面進行觀察,比如從學生的課堂表現情況、課后作業完成情況、出勤情況等進行評價。通過對學生課堂表現的觀察,可以了解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與發展潛力。通過對學生出勤情況的觀察,可以看出學生的生活習慣良好,做事情準時。通過觀察課后作業完成情況,可以看出學生具備良好的寫作業習慣。教師需要綜合學生所有的情況進行評價,讓學生的有事可以得到發揮與擴大,通過教師的綜合評價,讓學生對數學的積極性得到全面調動,促進學生綜合實力的發展。
4.巧設問題情境,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調動
數學不同于其他主科,數學這一科需要學生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考能力。因此,對于學生來說,數學這一科目的學習難度較大。而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形式,不能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的活躍度,導致大多數學生對數學這一科產生厭學的心態,對數學教學目標的達成起到了阻礙作用。因此,教師可以創新教學形式,將教學內容通過科學、合理、有效的進行改革,使教學環境更加活躍,學生的積極性得到調動,并對數學這一學科有正確的認知。教師可以通過教材內容為基礎,利用問題情境,讓學生的注意力調動起來,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從而達成預期教學目標。
例如,在教學《軸對稱》時,教師在教學開始前預備一些軸對稱的圖形,隨后通過利用這些圖形巧設問題情境:同學們根據軸圖形的特點,尋找與圖形相符的實例。通過設置問題情境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到數學學習中,有效的提升數學教學的效率。讓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探究與思考,對軸對稱圖形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5.將數學知識與生活有效結合
數學的學習也是為了日后生活上的使用,因此將數學知識與生活有效的結合起來,才會讓學生深刻的了解知識,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更了解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意義。
例如,在教學《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這一課時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情境,將數學問題生活化,方便學生理解與記憶,還可以保證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師可以借助打車這一生活問題,讓學生在生活化的問題下,投入到學習中。實例:出租車的起步價是3公里8元,3~10公里間每公里收費3元,超過10公里,每公里1元。利用上述條件,計算小明上學每天打車20塊錢,小明家到學校多少公里?利用生活性的問題,便于學生對一次性函數的理解,并帶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要求初中數學教師對教學方法及時的進行改革,在傳統教學理念上進行革新,探究合適的教學方式。以此達到學生的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全面提升,在保證學生成績提升的同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教師可以通過改善課堂氛圍、創新課堂組織、教學評價創新、巧設問題情景、結合實際生活的方式,使教學目標達到預期效果。
參考文獻:
[1]馬紅國.豐富初中數學課堂創新數學教學方法[J].學周刊,2021,{4}(17):105-106.
[2]朱江.豐富初中數學課堂,創新初中數學教學方法[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4}(11):18-19.
[3]侍富平."探究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方法創新的有效策略."課程教育研究{3}.49(2020):84-85.doi:CNKI:SUN:KCJY.0.2020-49-046.
[4]楊發盛.豐富初中數學課堂,創新初中數學教學方法[J].新課程,2020,{4}(3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