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德賢
摘要:伴隨我國物質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也越來越重視。小學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起始階段與關鍵期,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各種價值觀念與行為習慣也在逐步成型。小學班主任作為學生日常學習生活接觸最為密切的人,是學生重要的引路人,小學班主任就要做好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培養小學生優秀行為習慣與思想品德的形成,全面有效的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學生日后的發展打下重要的基礎。本文將對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方法的有效策略進行梳理與分析。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教學策略
引言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段話充分體現出學生思想品德與行為習慣培養的難度,對于學生的綜合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班主任與學生家長不斷共同,雙方共同對學生進行長期的積極引導,保證學生時刻處在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之中。而班主任作為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引導者,要將德育教育工作貫穿整個班級管理教學之中,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之下,班主任要摒棄傳統落后的教育觀念,將教學理念進行不斷的創新,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為學生之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建立互相尊重與平等的師生關系,以方便德育工作的進行
班主任的工作除需要教學之外還需要時刻面對學生平時可能會出現的各種問題,一些小學班主任時常為了提高對班級的管理效率與管理的質量,就會采取嚴厲的管理模式,在學生心中樹立威嚴不抗拒的角色。但是長此以往之后,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就會越來疏遠,學生對班主任越來越懼怕與抵觸,不想甚至不敢在老師面前表達自己個人的想法。這種不對等的師生關系對以后教育管理工作會造成不小的阻力。所以面對這些時刻都存在的問題,班主任應該做的是在理解和尊重學生的基礎上,與學生主動搭建起平等互信的交流平臺,尊重學生個人的想法,來進行德育教育全方位的開展與推進。例如:學生從幼兒園剛剛進入小學,經歷更換老師與環境,這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影響是比較大的,學生短時間內會很難適應全新的學習環境,不能盡快的融入到班級里進行知識的學習。這時候班主任的作用就尤為重要,必要要有充足的耐心,貼近學生,與學生貼心的交流,發現學生所存在的問題,給予學生關愛與鼓勵,讓學生感覺老師是可以信任與依賴的人,為之后教育工作的進行奠定堅實的情感基礎。
二、巧用德育教育技巧與策略,加強學生責任感
德育教育的進行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則,掌握好一些特定的規律,應多以學生的視角看待和思考問題,知己知彼,以保障班級各項事務的順利進行。小學班主任要保證教育工作的順利,就需要掌握教育的技巧和方式,語言的運用尤為重要,因為學生較小,語氣過重會讓學生陷入自卑失落的情緒中,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會從負面情緒走出來,所以班主任要找對方式方法,多觀察了解學生的各種優點與長處,用平緩的語氣和學生交流談心。對于學生的錯誤與缺點,提出自己的可行措施,使學生的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不斷加強。例如:上自習時間,有的同學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在課堂吵鬧,對與課堂紀律造成很壞得影響,學生被班主任帶到辦公室后,不要急于嚴厲批評學生,要試著用不同的談話策略,使學生明白自己的問題出在哪里,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缺點與不足,了解自己的行為對班級其他同學產生的影響。這樣不僅能避免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矛盾與沖突,也能降低學生的抵觸心理,打消學生的逆反情緒,讓學生熱愛自己的班級,增加集體榮譽感,使學生充分認識自己班級主人翁的身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班級的各個活動。
三、開展各式活動,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
小學生對于課堂上的口頭德育教育會感到枯燥乏味,學生都喜歡做各種不同的活動這就需要班主任老師展開豐富多彩的活動才調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得到教育與啟發,活動的主要內容根據班主任在平時的班級觀察中了解學生的內心變化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活動主題的確立。例如,可以把“團結”“誠實”的主題引入活動中去,通過熱鬧的集體活動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活動中加深彼此的了解,繼而慢慢拉近雙方的距離,使學生之間變得更加團結,班主任這時也需要參與其中,更便于了解每個同學的性格特點與長處,只有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之后才能因材施教。在活動過程成可以充分表揚和鼓勵孩子,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老師在活動中也可以適當的給予學生一些引導,使學生能夠獨立戰勝困難,讓學生完成人格的建立與完善,為之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培養好的學習習慣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制定科學有效的班級管理制度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任何事物的有效運轉,都離不開規則的有效支撐。在對于學生的管理同樣如此,如果一個班級沒有規則的設立,學生就會逐漸變得混亂無序,嚴重的影響其學習生活,并且也不利于學生優秀行為習慣的養成。班主任想要在班級中做好德育工作,就需要加強對班級管理制度的關注,并根據班級實際情況,進行班級管理制度的確立。小學生已經逐漸的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們正處于青春期的萌芽階段,對于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喜歡追求刺激的感覺,并且討厭被規則所束縛。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做好班級管理制度的確立,讓學生時刻將規則牢記于心,保證學生不會出現逾越規則的事情發生。對于制度的建立,班主任一定要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進行公平公正的設立,讓學生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管理制度的建設中,將學生的意愿進行整理,作為班主任制定制度的有效參考,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對班級管理制度有效的接納并時刻遵守。在制度的實行過程中,班主任一定要按照制度對學生進行管理,切勿出現班主任憑借自身的喜惡來對學生進行評判,一定要保證德育工作的公平公正性。
五、班主任要與學生家長及時溝通實現家校共育
學生的主要時間除了學校就是在家里度過的,所以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不光需要班主任的努力,也要與學生家長做好溝通。家長要創建一個好的家庭環境,學生因為年齡段偏低,所以學生的性格與心理健康都極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家長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必須要構建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讓學生在健康的環境中不斷成長。家長除了要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家庭氛圍之外,也要加強對學生的監督,班主任也要做好與家長的及時溝通,對于學生的實時動態進行有效掌控,對于學生出現的問題雙方能夠有效的聯合處理。只有班主任與家長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與優秀的行為習慣。
六、結束語
小學是德育教育的開端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階段,為了能夠有效推動初中班級規范化管理,就需要教師時刻密切的了解學生的內心變化,及時加以指正。班主任教學工作的著重點也應是培養學生優秀品德的形成為主,提升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德育教育與知識教育并重,正確的引導學生成長發展,這樣才能將學生培養成為一名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吳玉琴.因材施教注重實效——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J].家長,2021(18):40-41.
[2]臧憶.新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路徑探索[J].吉林教育,2021(15):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