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崇轟
摘要:在現階段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既能夠推進教學改革工作開展,還在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養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因而教師在教學中需注重這一點,結合新課程要求,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基于此,本文主要就是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如何滲透德育教育進行重點探究和分析,以期能夠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生物;德育滲透
隨著新課改深入,對學生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在課程教學中能夠融入德育教育,在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促進其到的素質全面提升。為此,作為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能夠注重對教材內容的挖掘,將有關德育的知識點融入在教學中,以此能夠為學生健康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一、德育滲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意義
在現階段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不僅能夠推動高中生物教學改革工作的進行,還在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因而在當前教學工作中占據重要地位[1]。
(一)有利于促進高中生物教學改革
新課程改革中對當前教育工作開展提出具體的要求,主要表現在: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其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成為現階段教師發展必備要求。在當前高中生物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符合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學要求,因而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這一點。與過去高中生物教學比較可知,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不僅能夠讓教師充分認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還有利于教師教學觀念的調整,在實際教學中將德育與生物知識點進行有效結合,可促進高中生物教學改革工作的推進[2]。
(二)有利于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
在過去高中生物教學中,大多數教師更加注重學生智商方面的培養,忽略其情商方面的教育。隨著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和滲透,不僅改變教師過于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教學理念,還讓教師認識到滿足學生情感需求的重要性,特別是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方面。由此可見,在現階段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義,為推動學生健康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具體策略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在將德育滲透在生物教學中需要選擇合理的方式進行,以此保證教育效果達到要求。對于如何有效將德育內容滲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結合以下幾點進行:
(一)正確認識高中生物新課改目標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德育會涉及到比較多的細節,且對教師提出一定的要求[3]。首先教師在開展生物教學中要能夠正確認識到立德樹人理念的重要性,結合新課改教學要求,根據實際教學情況挖掘德育教育內容。在當前高中生物教學中,不僅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有關生物學科的基本知識,還要培養學生正確科學素養,讓學生在生物學習中能夠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其次,新課標中有明確提出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要求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注重這方面。基于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根據生物教材具體內容,創建相應的教學活動。這樣做,既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積極性,還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高中生物教學工作開展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綜合能力,并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為此,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能夠結合上述幾點[4]。比如在給學生講解《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這節內容中,主要目標就是讓學生切實掌握和了解有關氨基酸的概念和蛋白質的主要功能等。在具體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培養學生對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能夠對這節內容給予正確認知,促使學生在此過程中能夠形成正確的思維觀念。
(二)基于生物學科科學內容,不斷加強德育內涵的挖掘
德育教育內容只有完全滲透于教材中才能夠實現教學目標。為此,作為高中生物教師則要對教材內容中所含有的德育教育進行深入挖掘,之后在此基礎上開展具體教學活動,將德育內容與生物知識進行有效結合。結合實際,因受到網絡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學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和風氣的影響,這對其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正確形成產生極大的影響。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教師需要在最大程度上將德育內容滲入在生物教學中,比如在學習“細胞衰老和凋亡”這節內容中,教師可通過多媒體形式讓學生觀看細胞衰老和凋亡細節的視頻,這樣做能夠讓學生更為深入的了解到細胞凋亡的整個過程,并認識到細胞衰老屬于生物學現象,進而開始對生命有了重新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去學會關愛老人,關注其身心健康。這樣做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良好的思維理念[5]。
(三)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正確引導學生形成良好品質
眾所周知,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發展的重要時期,特別是品質方面,需要教師予以重視,利用此階段,將德育教育滲透在課程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以此能夠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品質,在學習和生活中能夠保持正確的思想態度。結合實際發現,不少高中學生面臨較大的學習壓力,在學習中開始出現消極思想和懈怠情緒,對其學習和生活產生較大的影響。針對這一情況,需要教師在生物教學中注重教學方式的應用,以此能夠幫助學生緩解學習壓力,不斷提高其抗壓能力。在具體教學期間,教師可將科學故事適當引入其中,比如在學習《現代生物進化理論》這節內容中,教師可圍繞這些偉人是如何通過不懈努力探索生命的奧秘展開討論,其中對每個偉人所表現出的頑強意志和品質要進行重點講解,之后在此基礎上不斷激勵學生,引導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能夠將這些偉人作為榜樣,從而不斷激發自身學習動力,促進自身全面發展[6]。
結語:
綜上所述,德育教育對學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且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能夠滲入德育教育,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為此,作為高中生物教師要對此予以足夠重視,深入挖掘教材內容中所含有的德育知識,融入在具體教學中,做好學生的引導工作,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理的教學方式和活動,為學生學習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通過本文深入分析,教師在將德育滲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時,可從正確認識高中生物新課改目標、基于生物學科科學內容,不斷加強德育內涵的挖掘、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正確引導學生形成良好品質進行,以此能夠更好的推動學生健康發展,滿足新課改教育要求。
參考文獻:
[1]馬軍山.淺析高中生物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以"遺傳變異"為例[J].考試周刊,2019(61):176.
[2]鄒家位.高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實施德育教育——以人教2003課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遺傳與變異》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2019(2):87-88.
[3]呂燕,周丹.寓德育于生物教學之中——對高中生物遺傳變異的德育解析[J].新課程·下旬,2018(1):236.
[4]李想韻,田時平.讓德育滲入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以《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一課為例[J].神州,2020(7):167.
[5]龔軍輝.在高中生物科學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研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9(26):45-48.
[6]蔣玉婷.淺析如何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滲透人文教育[J].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2018(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