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定龍
摘要: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會對小學數學知識進行平鋪直敘地描述,而對于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沒有過多的關注,這對于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是較為不利的。為了能夠較為有效地解決這一教學方式導致的問題,教師可以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通過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能夠更為積極主動地對自己的能力進行培養,這對于學生的發展而言有著重要的幫助。本文圍繞小學高段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的實踐策略展開論述,希望對相關人士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段;解決問題;教學實踐
前言:
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弱。他們在面對較難的題目的時候往往會出現不知從何下手的情況,這給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了一定的麻煩。為了能夠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重點關注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能夠結合著教師的講解更好地對自己的數學綜合素養進行培養,這對于提高教學的質量有著較大的幫助。
一、以提問的方式開展教學任務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會采用平鋪直敘的授課方式對數學基礎知識進行講解。由于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較弱,他們并不能夠較好地結合著教師的講解對數學知識進行掌握,因而他們并不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這對于提高教學的效果是較為不利的。為了能夠較為有效地解決單一教學方式導致的教學問題,教師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開展課堂教學,在層層設問的教學方式中,學生能夠較為容易地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從而能夠較好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能夠跟隨著教師的教學進度開展數學知識的學習,這將幫助學生較好地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
例如在學習《數學廣角──植樹問題》的相關內容時,學生需要了解“間隔數+1=棵樹”的原因,并且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化繁為簡的策略,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著較大的幫助。為了達成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可以先向學生進行提問:“間隔是什么意思?”在聽到問題后,學生能夠較為容易地結合著自己的生活經驗對其進行理解,從而能夠大大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如,他們會觀察自己的手,能夠較為明顯地發現手指頭之間的位置就是空隙。接著,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進一步地提問:“棵樹和間隔數有什么關系?”這時,學生能夠繼續結合著自己的手探究手指頭的數量和間隔數的關系對教師的提問進行解決。然后,教師可以對種樹的問題種類進行分析,然后通過向學生講述在不同的情境當中“棵樹和間隔數”的關系讓學生能夠進一步地了解相應的數學知識。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能夠較好地結合著自己的分析過程對自己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從而能夠幫助他們在后續的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對自己的解決問題能力進行應用,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有著較大的幫助。
在完成本課時內容的學習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在本課時的學習過程中,你們學習到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能力?”在這兩個問題的引導下,學生能夠結合著自己的學習過程中學習過的知識進行復習鞏固,并且能夠在回憶的過程中對自己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進一步地培養,這對于提高教學的效果有著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二、鼓勵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開展學習
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會遇到個性化的問題。同時,由于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限,因而他們并不能夠較好地應用自己的能力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是較為不利的。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開展探究學習,讓他們能夠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積極地提出自己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而其他的學生能夠結合著自己的理解對這一位學生的問題進行解答,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著較大的幫助。
當然,如果某一位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發現了更為簡單的解題策略,那么這一位學生也能夠對自己的想法進行講述,從而能夠較好地啟發小組內其他學生的思維,幫助他們能夠以更為便捷的方式對相應的問題進行解決。在相互啟發的小組討論的氛圍中,每一位學生都能夠較好地對自己的思維進行拓展,從而能夠在之后的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有效地應用自己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習的效率,這對于提高每一位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有著較大的幫助。
在他們完成小組討論之后,教師可以給每一個小組一些練習題,讓他們能夠結合著自己在小組討論中的學習成果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從而能夠在應用的過程中對自己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進一步地培養。
三、應用信息技術創設網絡交流平臺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技術對于教育事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與此同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同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不夠密切,因而學生并不能夠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高效地解決自己在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是較為不利的。
為了能夠幫助學生較好地解決這些難題,教師可以對信息技術進行應用,通過構建網絡交流平臺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地結合著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進行提問,從而也能夠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而對于教師來說,他們能夠隨時隨地地應用手機對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答,這對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有著較大的幫助。而對于較為復雜的題目,教師可以對其進行記錄,然后在課堂上對其進行較為詳細地講解,從而幫助班級上的每一位學生能夠結合著教師的講解了解解題策略。
總結:
總而言之,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以提問的方式開展教學任務,讓學生能夠在解答問題的時候實現對于學習主題的深入探究,從而對自己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問題進行探究,幫助他們較好地在小組討論的氛圍中進行相互學習,從而實現共同進步;可以應用信息技術對網絡交流平臺進行創設,通過鼓勵學生積極地提出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的方式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這對于提高教學的效果有著較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于鵬.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策略探析[J].讀與寫,2021,18(5):180.
[2]袁藝新.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策略解析[J].讀與寫,2021,18(8):181.
重慶市大足區龍水第三小學 402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