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陽
摘要:教學是科學又是藝術,科學有準則,藝術有門道。科學是因藝術而美,藝術因科,學而善,科學與藝術的聯姻,才能使數學教學流光溢彩,才能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
關鍵詞:藝術性;科學性;課堂教學;核心素養
一、問題的呈現
問題1:在學生學習了積的乘方后,讓學生計算(-0.125)4·85時,學生們感到束手無策,他們用“茫然”的眼光看我。當學生學習了整式的乘法后,學習因式分解感到有一定的難度,我知道學生們很不適應逆向思維。
問題2: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總會發現不少學生不能聚精會神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開小差”、“走神”幾乎每個學生或多或少地存在。據不完全統計,中學生的注意時間一般不超過35分鐘,35分鐘后很容易分散精力,還有學生在課堂上能主動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能大膽質疑的現象更是罕見。
以上兩個問題是數學教學中比較典型的問題,這主要是缺乏教學的藝術性和科學性造成的。在問題1中,缺乏數學閱讀藝術和學生的注意力和觀察力發展規律的科學;在問題2中,缺乏教學情感的學習環境藝術和教學過程設計的藝術以及數學教學規律科學。怎樣才能逐步改善這種狀況呢?經過較長時間的探索和實踐,發現數學教學中要用“兩條腿走路”效果較為顯著,即教學既要有藝術性又要有科學性,這樣就在逐漸激發出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習的潛能。
二、課堂教學中藝術性與科學性組合的重要性
法國作家福樓拜說“科學與藝術在山腳下分手,在山頂上匯合”。只有通過科學和藝術,文明才體現出價值。而數學教學集科學與藝術于一身,它的重要使命就是讓學生發現數學之美,讓學生領會數學的美學價值,使學生欣賞、感受、追求數學是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教學的藝術性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這里的“激勵”就是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未知欲和內驅力;“喚醒”就是喚起學生對數學的美的追求和享受;“鼓舞”就是鼓舞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恒心和決心。
那么,如何開展藝術性和科學性的課堂教學呢?
三、課堂教學中藝術性與科學性的實施策略
1.課堂引入的藝術性和科學性
課堂的起源是學生認知規律和學習數學的發展規律,這就是課堂科學性的體現,也是課堂教學發展的根本,單單只有科學性,課堂則變得枯燥無味,因此,藝術性的融入,讓課堂變得熠熠生輝。莎士比亞說:“簡潔是智慧的靈魂,冗長是膚淺的藻飾。”課堂引入要充分體現簡潔美。簡潔就是用最少的語言,最少的工具和最短的時間,迅速而巧妙地縮短師生間的距離,以及學生與學習內容的距離,將學生帶入對話、互動的學習情境中。
從容走進教室,莊重掃視全班的瞬間,與學生進行無聲的交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然后三言兩語,或提出一個問題,或作一個對比,或做一個演示,或講一個故事,或提出一個懸念,或引出一個悖論,或設一個疑難,或引一句名言,或誦幾行詩句,就把學生思維調動到本課題的內容和目的上來,這“三言兩語”就具有“先聲奪人”的藝術力量,這猶如在菜肴中加入“調味品”一樣,讓學生津津有味、聲聲入耳。這樣聲情并茂的講授,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之興趣盎然。同時也奠定了統攝全局,輝映全堂。
2.課堂活動的藝術性和科學性
學生參與課堂的活動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必經之路。學生在課堂中,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成為活動的主體,甚至是主導,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數學本身的科學性、準確性、邏輯性決定了數學課堂氣氛的嚴肅性。數學課上,學生的思維活動往往是很緊張的,如果長期讓學生處于這樣的緊張中,大腦會由于承受不了過重的負荷而轉為抑制,注意和興趣就會降低。而適時生動、形象、幽默詼諧的教學語言可增強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不時發出會心的笑聲,減輕學生身體勞累,放松緊繃的神經,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笑聲中重新喚起追求新知識的喜悅。
比如,在復習回顧了有理數運算法則之后,可以這樣設計練習:
將原題式:-18-(-3)×2。改成 B、趣味式:-18○(-3)○2。在小圓圈內可以填+,-,×,/ 。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變更多的答案如:-18-(-3)×2、-18+(-3)×2、-18÷(-3)+2、-18×(-3)-2、-18÷(-3)+2等。
這樣對題目一改,選擇趣味性比較強的題目,這樣學生才會產生興趣。靈活多樣、新穎、有趣的練習,能使學生克服厭倦心理,保持強烈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有效思維,這課堂教學藝術性的體現。
3.化解教學重難點的藝術性和科學性
教學難點是教學藝術發揮的最好機會,它常常出現在數學思想豐富,思維大步跳躍或較為深刻的地方,出現在數學方法較為抽象更為綜合的地方。一方面表現為對數學的挑戰,另一方面正是由于有困難、有問題才會有積極的思維訓練,提供優質的資源,才為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供良好的機會。如果教師沒有讓學生進行思考或思考的時間不夠長,馬上把解題思路和盤托出,那難點永遠成為難點。教師要給學生進行思維“留白”,要給學生充分思考問題的時間,讓學生的思維處于“口欲言而不能,心求通而未達”的悱憤狀態,這樣使學生在急切的體驗中找尋思維的生長點。波利亞提出的十誡之一就是:“不要立即透露你的秘密,讓學生在你說出來之前先去猜,盡量讓他們自己去找出來。”
教學藝術還應追求“化難為易”的效果,對文字較長,已知條件較多的題目,要進行粗讀和精讀,認真仔細審題,分清條件和結論,讓學生學會對復雜的內容進行分解簡化,把坡度太陡的內容設置拾級而上的階梯,啟發學生勇于對數學思想最為豐富,最為深刻的地方進行深入的挖掘出口充分暴露,這正是教學藝術迷人,也是最驚心動魄的“無限風光”。這樣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數學素養。
教師在課堂上,用藝術手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性,鼓勵學生思考;并駕齊驅的是用科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充分遵循數學本身規律和學生生長規律,挖掘學生的潛能,促進核心素養發展。
紹興市袍江中學 浙江 紹興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