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俄語與漢語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性,這些差異主要體現在語音、詞匯以及用語習慣等多個方面。慣用俄語的人在漢語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偏差。究其原因,發現其與母語負遷移以及漢語學習過程中沒有很好地進行對外漢語的教學。為此針對線上漢語學習過程中出現的語音偏誤應該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本文就圍繞相關策略的提出進行分析探究。
關鍵詞:線上漢語學習;語音偏誤;解決對策
20世紀 90年代以來,日新月異的互聯網發展引發了一場新媒體技術革命。目前,在漢語國際教育領域,以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線上學習方式得到了極大的推廣,大批數量可觀的漢語學習網站和手機軟件應運而生,基于網絡的線上學習有效促進了漢語國際傳播的發展。漢語線上學習的受眾,即指接受漢語線上學習這一傳播活動的所有對象。也就是說,漢語線上學習過程中的主要受眾,是所有把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
一、線上學習漢語的偏誤及其原因分析
(一)聲母偏差
從漢語學習者線上學習情況可以發現,他們對普通話中很多聲母的掌握情況比較良好,讀得準確性較高,這主要是因為俄語的輔音體系與漢語拼音的聲母具有相應的規律。對于線上漢語學習者而言,雖然他們對大部分聲母能夠很好地把握,但是其中有些聲母的發音依然有需要改進的空間。
對于現代漢語普通話來講,其中存在六對送氣音以及不送氣音:b[p]-p[p‘]、d[t] -t[t‘]、g[k] -k[k‘]、zh[t?] -ch[t?‘]、z[ts] -c[ts‘]、j[?] -p[?‘],觀察線上漢語學習者的發音偏差。
線上漢語學習者在發音時,其經常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在讀p[p‘]時會讀成b[p],因而說漢語時會出現一些偏差,如朋[p??]友。雖然p[p‘]和b[p]都是清塞、雙唇音,但是它們存在一個明顯的差異,一個是不送氣,一個是送氣。這一差異在漢語中有所體現,但是在俄語中,是沒有這個區分的。
不過具有和這個相似的一對請濁輔音:П-Б,全是雙唇緊閉,發音時的氣流將上下兩唇沖開而發出的聲音。有區別之處在于,發濁輔音時聲帶振動而發清輔音的時候聲帶是不振動的,它們與元音拼在一起的音節讀成b[p],聲帶沒有很明顯地振動,不過當在詞的末尾獨自出現時,就會產生清化的情況,讀成送氣的音p[p‘],在漢語語音中不存在輔音獨自出現在詞尾的狀況。
(二)聲調偏誤
漢語學習過程中,音調部分的學習不僅是重點更是難點,因為聲調的變化不僅體現在音長方面,并且這還是一個轉變的過程,其具有漸變、連續的特點,除此之外,在一樣的基調里,音高要有幅度、形式的轉變。習慣使用俄語的人在學習漢語時由于讀起音調存在偏差,因而聲調在他們的漢語發音中沒有起到區別的作用,從而導致他們讀出的漢語形成了洋腔洋調。
(三)句尾語調的偏誤
漢語中語句也有分類,主要包括祈使句、陳述句、感嘆句以及疑問句等,句型不同,其聲調也會有所差異,并且句尾的句調變化通常會和句子最后的聲調重疊在一起。舉個例子,陳述句的語調比較平緩,句尾會稍微下降,其他句型句尾的聲調也都會產生相應的變化。由于這些語調變化比較復雜,漢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問題,他們為了能夠突出句調而將句尾最后一個字的聲調替換成句調,這就會造成句尾聲調的偏誤。
二、解決線上漢語語音習得偏誤的對策
(一)加強對比研究
在對外開展線上漢語教學時,經常會用到對比研究,其效果比較顯著。根據上述分析可知,母語反向遷移是導致偏差出現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們需要排除俄語的語音規則的干擾去學習漢語語音規則。因此在教學時,需要使用對比研究方法,預先計算偏差,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由于漢語并不是學習者的第一語言,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面對某些語音會感到非常陌生,甚至無法有效掌握。例如舌面音x,q,j。與其一直為學習者演示發音,不如從俄語中找到相近的發音讓學生進行感知,例如j[?]?相似于俄語中ти相拼時發的輔音。
(二)采用適當教法
在對外開展線上漢語教學時,教師應該對學習者的母語有所掌握,這樣能夠增加對學習者的了解,與他們的交流也會更為方便,在交流過程中可以順帶獲悉他們的學習目標以及個性特點等,這對于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具有不錯的效果。此外,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例如在語音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合理利用“教具演示、手勢模擬、聲調結合”等多種方式,通過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讓學習者快速了解自己發音方面的問題,并及時作出糾正。
(三)加強語音對比增強教學針對性
在對外開展線上漢語教學時,務必要遵守針對性原則,尤其是在教授漢語語音時,更加需要根據學習者的母語合理運用針對性的方式開展教學,從而更好地保障教學效果。語音的對比是非常重要的,在語音教學過程中,老師面對的學習者的漢語基礎往往非常薄弱,老師不僅要具備標準的漢語發音,并且還要重視漢語教學中對學習者漢語偏差的糾正、解釋以及分析工作。
總結:
雖然目前國外的漢語學習者日益增多,但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俄羅斯漢語學習的升溫比較緩慢。從歷史出發,中國和俄羅斯都是歷史悠久的大國,兩國進行語音文化交流具有深遠意義。目前網絡交流越來越方便,通過線上進行漢語教學較為便捷,相關教學者要明確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并針對性提出解決建議,為俄羅斯漢語學習效率的提升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熊寧利. 初級階段留學生漢語語音習得偏誤分析與教學策略——以泰國學習者為例[J]. 河南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 (06):57-62.
[2]馬曼. 美國學生漢語趨向補語引申義習得偏誤及教學策略研究[D]. 吉林大學, 2019.
[3]李琳. 基于語料庫的日本留學生”也”的習得考察及教學策略[J]. 漢語國際傳播研究, 2019, (01):7-14.
作者簡介:曾佳(1981.10-),女,漢族,湖南茶陵人,研究生,助力研究員,研究方向:中文、新聞學
南寧師范大學 廣西 南寧 5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