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教育國際化發展是其必然抉擇,也促進高校教育質量的提升。在國際化視域下,高校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工作,促進高校教育與國際化思維及理念的融合,拓寬高校教育的廣度,為學生有效性的學習提供保障,同時也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對此,分析國際化視域下高校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必要性,并提出國際化視域下高校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國際交流;國際化;高校;合作
引言
“一帶一路”戰略思想的提出,為高校國際交流與合作工作的實施提供保障,推助高校教育向國際化發展與進程,促進傳統教育對高校教育的束縛性,提升高校教育教學質量。因此,國際化視域下,高校應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為學生提供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機遇,促進學生融入到其中,從而彰顯高校教育實踐的有效性,也凸顯國際交流與合作開展的實效性。
一、國際化視域下高校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必要性
在高校國際化教育視域下,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開展與實施,首先,優化高校教育教學模式。高校師生以國際交流與合作為平臺,加強與外國師生進行交流與合作,可立足于高校教育教學模式,豐富、延伸高校教育教學內容,使師生在高校教育教學及學習過程中獲取多元的課程信息,也助力于學生國際化思維能力的培養。其次,高校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在國際交流與合作工作實施中,促進產教融合、工學結合等思想的融入,高校加強與國內及國際企業合作,開展產學研的教學模式,使學生進行良好的學習實踐,增強學生核心素養。最后,高校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拓寬學生的眼界。學生通過國際交流與合作活動,可與外國師生以及社會發展人員進行交流,通過交流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思辨能力,助力于學生未來成長,彰顯高校教育實踐的價值性。
二、國際化視域下高校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實踐路徑
(一)樹立國際化辦學理念
在國際化視域下,高校國際交流與合作工作的開展,樹立國際化的辦學理念,以此理念,推助高校教育教學理念的轉變,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實施,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落實到高校教育層面中。其次,高校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開展,樹立人本化的觀念,做好以學生為活動開展的主體,根據學生需要,提升國際交流與合作實踐的針對性,促進學生融入到其中,從中獲取較多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信息。此外,高校重視校園文化的構建,以國際交流與合作為導向,將國際化思維融入到校園文化中,營造國際化校園氛圍。通過校園氛圍的熏陶,培養學生國際化思維與能力。
(二)引進國際化課程
在高校教育實踐中,為了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進一步開展,應引進國際化的課程內容,以國際化課程內容,豐富高校教育教學內容。首先,高校踐行“一帶一路”戰略思想,在該思想的引領下,積極與國外教育機構、企業、高等院校合作,為國際交流與合作開展提供平臺。其次,高校根據“一帶一路”戰略思想的引領,具有針對性的引進國際化的課程,并促進國際化課程與本土化課程融合、銜接,以有效性的教學方式,傳遞給學生,培養學生成為國際化的人才。最后,在國際化課程教學實施中,應重視國際化課程教學體系的建構,包含國際化教學思維、國際化教學方式、國際化教學理念、國際化教學評價手段的運用,以此為高校國際化教學的實施提供保障,使高校教育向國際化方向進程。同時,在高校國際化課程教學實施中,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活動,借助先進計算機設備,在線與國際教育開展交流與合作活動,促進國外師生與國內師生的交流與互動,也汲取國外先進的學習理念與思維,增強學生學習能力。
(三)構建國際化交流與合作平臺
在國際化視域下,高校國際交流與合作實施,應依托于互聯網平臺,以互聯網技術的優勢,構建國際交流與合作平臺。首先,高校依托于校園網,在校企合作的視域下,加強與國際教育的交流與合作,在網絡平臺中,打造多個國際交流與合作空間,滿足學生多元的國際交流與合作需求。例如:運用虛擬技術,打造多個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空間,包含學術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空間、科研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空間、學科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空間等,促進學生自主、自覺融入到國際交流與合作空間中,進行良好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模式。其次,在網絡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平臺中,定期開展主題性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活動,吸引國內外的學者、學生、教師以及科研人士融入到其中,一同討論與交流問題,促進信息的傳遞與共享模式。
(四)培養國際化教師
在國際化視域下,高校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實施,應培養國際化的教師。例如:加強現有教師的培養,增強現有教師國際化教育教學能力。同時,招聘國際化的教師,構建優質的國際化教師隊伍,從而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開展。
結語
國際化視域下高校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實踐,能依據高校教育實施的現狀,明確國際交流與合作工作開展的意義,立足于學生發展需求,以國際化教育思維為導向,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工作的實施,提升高校教育教學質量。因此,高校在國際化教育視域下,應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工作的開展,培養學生國際化思維與能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從而達到高校教育實踐的良好模式。
參考文獻:
[1]周連勇,尹弢,張鷗.“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加強黨對高校外事工作全面領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世界教育信息,2021,34(05):32-35.
[2]徐林,周丹平.“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貴州高校國際化辦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凱里學院學報,2021,39(02):92-99.
[3]潘娜.教育國際化背景下對“十四五”期間高校國際交流工作的思考[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1,4(05):165-167.
作者簡介:李芊芊(1993.11),女,漢族,黑龍江牡丹江人,學歷:碩士,職稱:工程師,從事國際合作交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