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春
摘要:在“互聯網+”背景下,推動商科專業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度融合,對于提升商科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發揮著重要意義,為此,商科各專業教育教學工作需要緊隨時代發展脈搏,重視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融和專業建設工作當中。
關鍵詞:商科;創新創業教育;質量提升路徑
前言
目前,創新技術和創新應用的出現對社會帶來了較大影響,創新創業工作帶動了社會的經濟新風向。高校是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專業型人才的主要場所,更是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重要基地,培養引領社會經濟發展創新創業人才和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一、商科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現狀
(一)專業培養目標缺乏創新性。大商科涉及會計、大數據、金融、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等多個領域,由于商科各專業的局限性,高校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導致創新創業教育無法更好的開展。時代的不斷革新,創新技術的不斷發展,高校教育教學培養目標既要掌握現代理論基本專業知識,更要熟知經濟活動基本運行發展。強化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建立高校主導、校企合作、學生全員參與的教學環節,構建商科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把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加入課程考核范疇,納入學分制,創新虛擬創業教育平臺,把創新創業教育落到實處,不是簡單浮于表面。與社會接軌,培養既具有專業知識,又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技能的復合型人才。
(二)教學缺乏專業特色。眾多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學生僅片面接觸,并沒有結合本專業特點進行深度教學,導致學生為了獲得學分而完成課程,后期沒有繼續鼓勵、引導與孵化,很多創新創業項目得以擱置。在創新創業教育的整個過程,學生并未理解各專業開設創新創業課程的本質意義,以致專業培養上與創新創業教育中并未合理的結合,只是單純完成學校交付的工作任務,創業創新教育仍流于常規化教學,根本沒有體現專業特色,這種情況勢必會影響對學生創業精神、創業意識及能力等各方面的培養。
(三)缺少實踐場地。實踐環節是教學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在商科各專業課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尤為重要。當前商科各專業教學因專業的特定局限性,會計、工商管理、經濟學等專業理論性強,依舊以理論知識為主,實踐場所單一、缺乏。大多仍以計算機機房、電子商務相關軟件教室等,以此作為實踐教學場地。然而,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和限制,缺少符合專業實踐需求的場地,因而忽視了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
二、商科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質量提升路徑
(一)優化課程目標培養體系,塑造商科學生創業信心。隨著互聯網+ 技術的普及與快速發展,應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并結合市場對人才需求,構建全新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使培養的人才符合社會發展需求。商科涵蓋各專業理論知識相對豐富,學生在學習中除了可以了解相關專業知識,還可掌握相關互聯網技術。尤其是對于商科而言,教師應在原有教學設置基礎上,增加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知識,由此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于具體創業實踐中,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當前很多學生對創新創業了解僅僅停留在課程表面,教師應讓樹立良好的創新創業思維,應在“互聯網+”時代不斷開發綜合性實踐課程,重點建設動態化和多元化課程體系。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加強人文素養課程體系建設,增強學生人文素養,提升學生創新創業意識,也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職業觀和價值觀,這樣才能在充滿競爭的社會中獲取一席之地。與此同時,專業教師應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創業信心,借助行業優秀創業案例,讓學生了解創新創業教育的良好前景,加強專業基礎理論知識教學的同時,重視理論聯系實踐,才能更好提升課程教學質量。
(二)構建專業人才發展機制,有效提升師資隊伍水平。高校要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復合型人才,就要拓展教育教學眼光。學生在未來畢業后其定位并非單純的求職者,也應在創業創新精神引領下成為相關崗位的引領者。對于商科各專業而言,其實施創業創新教育的核心在于,對學生創業能力和創新精神進行培養,因此,要圍繞這兩點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爭取將學生培養成主動探索知識、視野開闊、反應敏銳,以及勇于創業的復合型人才。與此同時,還要不斷提升師資隊伍水平,高校應根據商科專業實際情況,建立完善雙師型制度,在教師中擇優選出優秀創業導師,選派到相關優質企業學習、交流。
(三)加強創新創業基地,積極組織參與創新創業大賽。打破傳統思維定勢,積極建設商科專業創新創業實訓基地,與優質企業如阿里巴巴網絡科技公司、淘寶網絡有限公司或其他優質企業建立校企合作,通過構建校外實訓基地提升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水平。與此同時,學校可以建設涵蓋網絡營銷實訓室、電子商務實驗室、淘寶創業實訓室、ERP 實驗室等一系列專項實驗室,目的在于從模擬實訓、專業基礎知識、創業實踐等多方面,有效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更可與企業聯合建立工作室,為在校學生提供真實化的電子商務實踐平臺,讓學生運用所學專業,實現在校創業一體化等。為了進一步鼓勵商科大學生參與其中,“以賽代練”方式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競賽中得以歷練。
結束語
高校在普及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之上,更要形成一個完整的培養體系,依據商科學生的專業特點,打破傳統思維定式,優化課程目標培養體系,構建專業人才發展機制,塑造學生創新創業信心,培養具有專業知識又具有創新精神、創業技能,符合社會發展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趙芳;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A];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2017年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二等獎論文集[C];2017年
[2]鄒國文;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設計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