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琴
摘要:寫作,是學生將平常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文章中。小學生活作文可以提高學生對事物調查以及認識能力。在新課程的推進下,要想讓學生對學習感興趣,必須讓學生在生活發現文字的意義所在。對于作文,學生寫作內容較為空洞,怎樣讓學生對作文教學有深厚的了解,仍然是一個問題。文章主要是淺談小學生活作文教學的實踐與研究,希望能給教育者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生活作文;實踐研究;作文教學措施
作文一直是教學中存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而今學生對小學作文教學存在著不喜歡、作文內容虛幻化、作文形式陷阱化、作文目的名利化等問題,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是教學方式,輕視生活經驗,注重教學素養;重情感、輕視學生個性等。通過這些問題,教育家們對生活作文教學做出了相對應的理論和實踐研究,以學生現實生活做鋪墊,培養學生寫作能力。教師要建立正確教學觀念,關注學生的生活,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并從有方向的角度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教師要打破傳統教學方式,讓學生自自在發揮寫作,寫出融入自己情感的文章。
一、有關小學生活作文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新課程改革下,小學階段的學生可以整體知道文字內容大概意思,能根據常用的寫作方式寫作,大膽地進行創作。看起來寫作不是一件難事,但是小學生還會出現以下一些問題:對文字詞匯控制不強,不能把自己思想感情寫出來;對作文主題不能概括出結果,寫作中總是草率了事。寫作中不肯動腦子,為了應對老師,參考各種作文抄到自己寫作中。學生受到電子產品影響,寫出的作文內容與自己年齡不匹配,這些問題在作文中廣泛存在。在傳統的教學中,為了提高作文水準,最有效地方法就是多熟練、多積蓄,才能有效地提升學生寫作能力,進而培養生活作文素材。
(一)發掘生活中的寫作樂趣
指引學生察看生活,發掘生活樂趣。現在很多學生過著在學校的生活,時間久了,一成不變的生活形式天然會對學生的器官造成影響,追求生活的興趣也會消散。同時,古板教學方式中的多寫多看雖有些用,但是長期這樣的話,會導致學生厭煩寫作。教師應指導學生在生活中發覺不常見的一些事物,從而激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古代人說過:“生活就如泉水,文章就如小河,泉水豐滿又解渴,小河流水細細不斷。”作文猶如生活的泉水,學生對生活的來往缺乏經驗,引起對生活的生疏。教師在教學中,應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出發,發現生活中的樂趣。
例如,在學習《大自然的語言》中,文章是一篇著名物侯科學知識的事理說明文。這篇文章不僅能使學生理解知識,還能充分體會到大自然地美。這樣的文章,能引導學生對生活產生一定的聯想。
(二)創新教學多樣性
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讓學生思想無拘無束發展,開拓學生思維空間。所謂大膽表達,就是教師提供一些作文素材,然后讓學生自己立題目、選立意、不限時間、不限字數,學生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放飛思路,自由訴說表達,沒目的性的寫作,自由發揮本質個性。小學階段,學生對作文剛有一點了解,要想培養好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要有合適的教學方式,刺激學生的多種器官,讓學生能夠有更多地學習機會。教師可以通過表演、歌唱等形式,讓學生親自體驗感受其中的樂趣,這樣學生也就不會對寫作文厭煩。學生可以在班級墻上開辟“自由談話”和“真心話”等欄目,引導學生們參與進來,以抽簽方式進行發表意見,學生可以將這些意見運用到文章中。教師還可以結合課外書籍和電影片段,指導學生寫作文,學生可以將電影中的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不僅激發了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還為寫作積累了語言。
二、小學生活作文新設施
在作文寫作中,即使再有真切情感的文字,也需要有成熟的詞語造句能力。所以在平常作文練習中,要練好寫作基礎,把多讀、多看方式繼續保持,便于自己寫作能力提升。教師也要創新教學模式,不能讓學生一直寫作。教師應給學生自由時間發揮,結合課本所學知識,促使學生在讀書中感受生活,在感受中激起寫作興趣。教師在傳授知識中,應考慮到學生年齡問題,針對不同年齡的學生實行不同教學方式。對于現今小學作文出現的“抄襲其他作文”等問題,對學生尋根問底,要求學生從生活的不同方向出發,著眼于輕微出,讓學生用心去對待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妙之處,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結語:
總之,生活作文與其他作文教學目的不大相同,對于小學生活作文的教學,應培養學生觀察生活、探索生活的奧秘。小學生生活作文存在一定問題,教師應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寫作能力,激起學生的想象力以及寫作的踴躍性,讓學生能夠寫出生活作文的情感和熱愛。教師要從不同渠道,發展學生對生活作文的興趣,要提供多樣性的活動,開展學生對生活事件的感想以及實際情感記錄下來。因此,教師要樹立榜樣,多關注生活,體會生活趣味,為學生未來寫作發展確定堅固根基。
參考文獻:
[1]陳利杏. 小學生活化作文教學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8.
[2]陳琴.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生活作文教學實踐[J].作文成功之路,2020(43):47.
[3]鄒艷.小學生活作文教學的實踐與研究[J].中華辭賦,2019(06):88.
本文系: 《小學語文生活作文教學的研究》課題結題成果
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沙瑯鎮大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