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杰
摘要:近年來,隨著教育部的政策引導和復興中華傳統文化復興道路的建設,不同群體閱讀經典的比例也在不斷提高。社會文化界開始重視閱讀和古今文化名著的開發與研究。學生是社會中的一個龐大群體,小學生也是挖掘思想、發展思維的重要階段。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和教會學生閱讀經典的好處,使學生有在小學閱讀經典的習慣。經典可以使人在逆境中變得堅強勇敢和加強抗挫折能力,可以讓我們探索真理,可以使學生陶冶情操,挖掘潛在的文風。
關鍵詞:小學語文;名著閱讀;提高素養;拔高能力;豐富素材
對每個人來說,你可能知道一些杰作。也許這四部名著是中國人最熟悉的。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在這個浮躁多元的社會里,真正致力于讀書的人可能并不多。更重要的是,他們仍然是讀名著的人。如果他們仔細考慮的話,那就更少了。家長希望孩子學習更多的知識,建立良好的文化素養,并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素質。孩子們的喜歡玩的天性可能不受限制。為什么不讓他們開始讀經典呢?可能會有很好的效果,。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強調經典閱讀的重要性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對廣大師生起到積極的作用。
一、提高學生文學素養
小學生對于新事物的好奇心很強,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渴望了解某一個或者某一些事物的想法來對他們進行教育。蘇東坡說過,“少年求學者,每一書皆作數次讀之,書之富如大海,百貨皆有”看來,利用有限的時間多讀,可以給求知者無盡的珍寶,對于學生這個渴求知識的群體那是大有好處的。文學素養的積累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長時間積累的過程,從起初的學習到最后融入進去,越來越想學是個漫長的過程。所以教師要有耐心地去引導學生,可以結合外界事物來加強學生對文學名著的敏感性。
例如,在講授《江南春》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在課件中向學生展示漢服等一系列古代傳統服飾和作者寫作的背景。更重要的是,引用經典來告訴學生那些年發生了什么。它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在教學中迅速融入文本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拓寬知識面,提高對文學的初步理解能力。讓學生在特定場合回憶一些歷史細節,比如戲劇。當閱讀興趣成為促進學生求知的內在動力時,可以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學生有了學習文學名著的興趣,就有了學習語文的自我要求和文學素養的培養。
二、拔高自主閱讀能力
小學生現在都有一個共同點,喜歡使用電子設備,平板電腦,手機看電子書也不用紙質閱讀。閱讀能力主要依賴于對一段話或者一篇文章的主要內容的提取能力,通俗一點說就是學生的理解能力,可不要小看閱讀能力。閱讀能力對我們解決問題和整理問題有重要作用。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閱讀的書籍不應該只是圖片多,文字少。應該逐漸脫離繪本書籍,多看文字,因為我們閱讀是為了其中的故事,理解別人的思想,學習別人的思想。學生的生活每天都是學校發生了什么,家里發生的什么,大部分時間是平談的,只有通過故事才能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時間得到有效利用。
例如,在教授《故宮博物院》這篇課文時,教師應該不太過于強調這篇文章的內容,讓學生把這篇課文當作一篇選讀課文,目的是鍛煉他們的自主閱讀能力。本篇課文中有大量的列數字表達方式和邏輯層次的描寫,學生通過這些可以聯系聯系他們對每一段課文的主旨大意的整合能力。同時,在他們閱讀過程中也能有所總結,讀文章時,與閱讀的關聯性不強的內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讀,這樣可以提高閱讀速度。逐漸養成習慣,讀書時先想想閱讀的目的,再有做針對性的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這樣每次閱讀都結合這個方法去閱讀,閱讀能力肯定會有所提高。
三、豐富優秀寫作素材
學生由于內外多方面的原因,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的數量和質量更是令人堪憂。不能僅僅將課本抱住,這樣對學好語文是遠遠不夠的。魯迅先生曾經這樣說道,愛看書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書,既課外的書,不要只將課內的書抱住……這樣子,對于別人、別事,可以有更多的了解。這就告訴我們要擴大閱讀的范圍,重視課外閱讀。閱讀名著可以極大的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學生寫作文的時候總是抱著一種應付的心理來去寫作文,寫出來的作文沒有靈魂,教師根本不知道作文內容要說的是什么。學生害怕寫作文,老師害怕改作文,這是當今寫作文存在的問題。
例如,在教授《習作》這篇課文時,根據本次習作中出現的問題“有你,真好”話題展開討論。我會讓學生先去閱讀他們喜歡的名著作品,可能他們在寫之前沒有構思好作文的脈絡,在他們看了別人寫的作品中他們能夠提取出新的詞匯,新的句子。學生把這些整理在一起或許就能夠不是那么敷衍了事的寫文章了,把事情可能會寫的更具體,會融入自己的情感。而不是就是往方格紙上寫寫字那么簡單,這充分說明了閱讀名著能讓自己寫作文時候頭腦里不再那么空蕩蕩。自己的閱讀量大了,積累的多了,對名著的理解變多了,自己頭腦中像的東西就越多,自己寫起作文來就能筆下生風。跟不經常閱讀的人的差距就會慢慢地拉開距離,這就是我總結的閱讀名著帶給學生的第三個好處。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是思維的活躍期,也是人一生中的關鍵時期,因此,在小學階段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讓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才能給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讓他們終身受用。老師在課上課下也可以與學生交流最近閱讀的心得,不管是感受還是最近閱讀的書籍中優美的句子,可以一同分享給全班。通過閱讀,讓學生們學會語感能力的培養,語言詞語的日積月累,讀書筆記也是有必要每天堅持寫的,這樣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會有突飛猛進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秋菊.淺議如何引導小學生閱讀名著名篇[J].現代農村科技,2015(09)
[2]劉兆明.小學語文閱讀古典名著的作用分析[J].品牌,2015(02)
駐馬店市第二十四小學 河南省 駐馬店市 4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