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哲
摘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閱讀部分的教學內容是十分關鍵的。閱讀能力是語文寫作部分的基礎,更是培養小學生語文理解能力和思維方式的關鍵手段。眾所周知,興趣是學習中的好老師,唯有讓小學生們喜歡上閱讀,并對閱讀感興趣才可以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進而才能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基于現階段傳統課堂的教學方式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會存一定的不足。對此,本文主要針對閱讀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同時提出了相應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閱讀能力;提升策略
語文屬于基礎教育學科,也是我們一定要學習的學科課程,無論是在語言交流上,還是在思想交流上,都需要我們擁有很好的語文素養。對此,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當中,語文老師需要不斷完善教學模式,不斷創新改進教學的內容。對現階段而言側重的是語文閱讀教學,因此,我們需要探究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進而提升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
(一)閱讀面單一,學生表達能力較弱
現階段,有很多小學學校在開展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時,采用的還是傳統的教學觀念,傳統的教學觀念主要表現在:由老師來講解閱讀的內容,小學生們負責聽取并接收老師講解的應該閱讀的內容。在這樣的教學觀念中是可以收獲到一定的課堂教學成果,但就會造成學生們較為被動的學習態度,接收知識而不去主動學習有關于閱讀的知識,這就無法有效鍛煉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在語文知識積累也會減少。此外,傳統的課堂教學很少讓小學生們自主舉手發言,教學方式仍然停滯在老師單一口述、領讀文章的環節上,也并沒有重視延申課外閱讀教學,閱讀資料僅限于課本,這就導致學生們語文閱讀資料單一,課外閱讀知識內容不能及時得到補充。
(二)缺少語文閱讀方法和習慣
因受到傳統教育教學的普遍影響,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在開展后沒有及時培養學生們良好的閱讀習慣,而是把語文閱讀當作一種新式題型,小學語文閱讀的教育目標是怎樣在短時間內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有效解答問題。然而小學生學習往往是以興趣為出發點,對于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學習起來才會比較順手比較快。因此,在缺少興趣的基礎下讓小學生進行閱讀,只會令他們缺少耐心,不愿將心思用在閱讀上,這種缺少目標的語文閱讀是比較隨意的。在日常語文閱讀教學時,由于沒有接受正確的閱讀方法引導,有部分小學生在剛開始閱讀時就不知道如何掌握文章中的內容,也無法解決閱讀時遇到的問題。這些問題會直接影響學生們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
(三)閱讀教學方法單一
雖然新課改教育教學思想已實施了很長時間,但由于小升初的教學需求以及各種客觀要求的約束,教學中依然將學生成績作為重點目標,并沒有涉及到對能力的培養。此外,閱讀教學方法也較為單一,沒能調動起小學生們的的思維能力,對于提升小學生能力方面并沒有得到幫助。缺乏溝通和交流對話,使老師無法把控學生學習的狀況,不利于提升教學質量。
二、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利用小組合作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期間,老師要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要尊重小學生的想法,在進行閱讀教學之前要了解學生們現階段的閱讀能力特點,可以將學生們劃分成幾個不同的合作小組,及時將競爭情節引入閱讀教學,為學生們打造一個自我展示的環節。每次上課之前,老師需要將閱讀的內容給到學生們,使學生把課前預習工作做好,提前對文章內容有所了解,感受文章內容的核心。在開始進行教學時,按照文章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提問,再讓學生們以小組形式開展討論,然后在組內選出一個表達能力較好的同學來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最后,老師憑借各小組的綜合表現給出最終分數,并選拔出得分最高的小組給予獎勵。通過運用以上的小組討論模式教學,能調動學生們自主研究語文閱讀知識的興趣,并允許學生在課堂上及時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內容,進而提升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的質量。
(二)強化語感能力
學生的情感閱讀是一種敏銳的語言的表現。對此,語文老師需要從多個方面引導學生,強化閱讀時的語感能力。在語文閱讀教學時,老師需要運用較為生動的語句將學生們帶入文章所創建的環境中。
比如在教《竊讀記》這一課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們先自主進行閱讀,在閱讀時體會“竊書”的小孩子在書店中對圖書的喜愛,感受到無法閱讀我最喜歡的書的無助感,以及當我在書店職員的幫助下終于看到那本書時的心情。同時,在理解文中“我”對書熱愛的同時也會使學生加強對書籍的熱愛,進而提升語文閱讀的興趣。
(三)以整體閱讀為主,減少劃重點式的行為教學
基于傳統教育的影響,小學階段的語文老師在語文課堂教學當中會讓小學生迅速找到閱讀文章里的關鍵詞,讓學生們在考試當中快速找到正確結果,在提升答題速度的同時也提升了準確率,可這種教學方式也影響著提升學生們閱讀能力。“劃重點”雖說能讓學生們在考試中快速完成答題,可在實際閱讀時這樣劃重點會讓學生們在閱讀中把自己的意識都放在劃重點上,這在無形中就分散了學生們的注意力,倘若在劃重點這部分耗費很長的時間,就會忽視課文中其他內容,導致無法提升學生們的閱讀能力。所以,想要從根本上提升小學生們的閱讀能力,老師需要在教學時及時加強學生們對文章內容的整體理解,盡可能減少劃重點的行為教學,進而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四)將閱讀與寫作進行有效結合
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是吸收好詞好句的過程,而寫作這部分屬于釋放自己內心的過程,將這兩者進行有效結合才可以從閱讀中大有所獲。首先來說閱讀,小學生可以在閱讀的同時積累有關于寫作的素材資源,學生在讀一篇好文章時通常會全身心投入,會對文中的詞匯印象深刻,所以,學生們就會在閱讀時收獲到很多和寫作相關的好詞好句的積累,此外,在閱讀時也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語感和句子的運用能力,這都是寫作的基本要求。而閱讀則是讓學生們更好認知世界的方式,可以從中積累寫作素材的同時還能加強學生們尋找寫作材料的能力,使學生們清楚認知到平時積累到的素材可以在關鍵時刻得到運用,這樣將閱讀和寫作進行結合,能有效提升閱讀理解能力。
三、結論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當中,提升閱讀能力的方法還有很多種,所以,老師需要結合學生們現階段的學習情況來設定適合的教學方法,并要不斷引導學生們積極參與到閱讀中來,使學生們能獨立閱讀,通過小組活動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為在今后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奠定基礎,進而實現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陳園. 基于部編版語文教材分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新策略[J]. 知識文庫, 2020(4).
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外國語學校 3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