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
摘要:小學美術教育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意義重大,教學質量也越來越受教育工作者重視。小學美術課堂作業評價能有效提升小學生的美術綜合素養。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通過科學、合理、全面、多元化的美術課堂作業評價,以評激情、以評啟思、以評促學,提升小學美術教學質量。下文對如何提高小學美術課堂作業評價的有效性,進行探索分析。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堂作業;評價
前言: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要想提升小學生的美術素養,教師就要重視課堂作業評價的作用,積極提升課堂作業評價的有效性。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質、學習能力、美術基礎等多方面去設計科學、合理的評價,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讓小學生能通過課堂作業評價對美術學習有正確的認知。教師也能通過有效的美術課堂作業評價來激發學生的美術創作激情、啟發美術思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通過激勵性評價,激發學生美術學習激情
美術是一門藝術類學科,需要創造者投入極大的熱情和激情。隨著新課程改革,小學美術教學的方式也在不斷創新中,課堂作業評價也是新型教學方式之一。而小學生由于年齡特點,往往更渴望獲得教師與周圍人的肯定,因此教師在對學生的課堂作業進行評價時,要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欣賞的眼光,去設計激勵性的評價。讓學生通過教師的肯定,提升自己的美術學習信心,激發美術學習興趣,通過教師的鼓勵提升美術學習創造激情。
例如在小學美術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生肖郵票”這節內容教學時,教師在對教材內容講解完成后,學生掌握了基礎的生肖、郵票的相關知識后,再給學生講解郵票的定稿、描線、添加文字圖案面值、上色等相關美術繪畫知識點后,給學生布置課堂作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肖動物,或者自己、父母的生肖屬相去設計一張生肖郵票。在學生完成作品后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把學生的作品向全班同學進行展示,并結合學生的美術基礎,從中發現亮點,像構圖飽滿、色彩豐富、極具創意等方面對其作品進行贊美評價,讓學生從中教師的評價中、同學的肯定中獲得自信,提升美術學習創作激情。
二、通過多樣性評價,啟發學生美術思維
小學生是一個充滿個性、活潑、靈動的獨特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生活經驗、生命體驗、情感世界,評價標準要體現多維性和多級性,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通過自我評價、生生互評、師生互評,對學生的作品以及創作過程進行評價。在自我評價中對自己的美術能力有清楚地認識,了解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在生生互評中,發現同學的優點,吸取更多的創意和靈感,在師生互評中,通過教師的鼓勵和引導,不斷完善自己的作品,有效的啟發學生的思維,促進美術思維能力地提高。
例如在第五單元“名族藝術瑰寶”第一顆“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飾”這節教學內容時。教師在對教材內容教學完成后,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作品創作。在學生作品完成后進行展示,首先讓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自評,并向其他同學講解自己作品的創意、構思以及運用的美術繪畫技巧等,讓學生在自評過程中,自我認識、反思、調整再自我激勵。再讓其他同學對展示的作品中認為值得自己學習的方面進行評價,讓學生在互評中發現其他同學的優點,進行自我完善,優劣互補。最后,教師再對這幅作品進行評價,在這里要注意的是,教師需要摒棄傳統的只注重學生作品的完成度的評價標準,而要通過學生作品的造型、表現以及學生的課堂的參與度、學習態度等整個課堂學習過程進行全方面地評價,不足之處及時糾正并引導,表現好的及時表揚。
三、通過層次化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發揮主導作用,促進學生參與課堂學習,在教學中既要教會學生基本技能和技巧,還要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創造力。而傳統的小學美術教學中,對課堂作業的評價往往過于注重了學生作品本身,通常以畫得像不像,是否符合標準來對學生完成的作品進行評價。這樣的評價方式扼制了學生的美術想象力、創作力以及學生的美術思維能力。因此,教師要一改傳統的評價方式以及評價標準,以學生美術技能的提高,學生的情感、思維以及觀念的發展進行層次化的評價。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性,促進學生個體發展,促進每個學生都能全面發展。
結束語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需要充分重視小學美術課堂作業評價環節,在教學中積極地提升課堂作業評價的有效性,利用有效的作業評價,培養學生的美術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海威.淺談美術教學中課堂評價的有效性[J].散文百家:下,2019(2).
[2]丁敏.如何提升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評價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9,000(045):184.
廣州市增城區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 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