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樹人的直觀和集中體現,加強思政教育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同樣是落實立德樹人工程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創新《攝影攝像技術》課程體系,營造思政氛圍、拓展思政教育范圍,引導學生主動接受思政教育,實現“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轉變,并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形成自我教育和自我學習意識,形成其優良品質,已成為《攝影攝像技術》教師面臨的重點工作。本文從《攝影攝像技術》課堂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出發,探討課程思政教育實踐路徑。
【關鍵詞】《攝影攝像技術》;思政教育;融合路徑
引言
《攝影攝像技術》是多媒體設計與制作的專門課程,主要通過數碼相機進行照片拍攝及影視作品創造,作為一門專業課程,同樣承擔著立德樹人的關鍵任務,在其中融入思政教育,能夠有效塑造學生優秀的人格,讓其具備優良的道德品質,為其今后成長為既具備高攝影水平,又具備高尚道德水平的綜合型人才打下基礎。因此,如何在《攝影攝像技術》中融入思政內容,探尋出一條全新的“課程思政”建設路徑,已成為攝影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攝影攝像技術》課程與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并不僅僅是需要一個體格健全的人,而是需要一個“有思想”、“有擔當”、“有精氣神的人”的綜合應用型人才,通過在《攝影攝像技術》課程進行思政教育,培養出具備高道德水平、高專業水平的綜合型人才,讓快速適應社會需求,成為一個為祖國現代化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新一代學生。其次,有助于促進學生的管理,當代學生思想活躍,在邁入青春期后,其心理處于逆反狀態,一旦遇到問題就立馬產生叛逆心理,這對于實現學生的管理十分不利,通過思政教育,給學生傳遞正確的道德價值觀,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斷規范自己的行為,疏導自身的不良心理,并在此過程中完成良好人格的塑造,讓學生進行自我鞭策、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最后,通過思政教育的融入,能讓學生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讓學生具備正確國家民族觀念,引導學生掌握、領會和運用馬列主義,讓其將馬列主義思想運用到為人準則當中來,充分認識社會和自己,利用這些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今后能在復雜社會環境中明確自己的立場和原則,成為新時代下真正的國之棟梁。
二、《攝影攝像技術》課程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一)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課程思政教育
互聯網的誕生,給《攝影攝像技術》教師融入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大更廣的渠道,然而同時也使得信息量劇增,巨大的信息沖擊下,使得信息變得良莠不齊,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學生思政教育的難度。例如,《攝影攝像技術》教師可以構建一個專注于思政教育和攝影專業指導的交流平臺,可以定期在該平臺上推送一些思政教育文章,學生也可以在下方評論自己對其的看法,通過教師和學生的有機互動,找出課程思政教育的不足。具體而言,這一交互平臺既可以是微信公眾號,也可以是貼吧論壇等,通過針對性、個性化的教育,從根本上確保學生的思想不會出現偏差。
(二)轉變傳統教育理念,轉變思政教育方法
《攝影攝像技術》教師首先要正確意識到當代學生的學習特征、年齡特征及性格特征,采取針對性的思政教育策略。其次,要勇于突破傳統的教育模式和理念,要積極探索出一條符合當代學生特征的教育路徑,然后轉變傳統教師為主體、以單方面灌輸和說教的思政教育方式,利用多種教育交互平臺,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時接收到學生反饋的學習上和生活上的問題,讓學生化被動為主動。最后,教師應該積極聽取學生的意見,正確做到和學生的平等交流,了解學生內心深處的真正需求,激發學生內心的求知欲望,通過“平等”的思想教育,打破傳統的教師高高在上的思政教育方式,讓思政教育更加容易被學生接受。
(三)深度挖掘《攝影攝像技術》課程的思政元素
《攝影攝像技術》課程中蘊含了眾多思政元素,例如在“原畫創作技法”“動畫運動規律”“二維動畫制作實訓”等,這些都是都可以作為思政教育的元素,如在“二維動畫制作”時,教師可以以中國傳統節日端午、中秋為主題,進行動畫制作,通過這些內容的融入,讓學生深刻掌握和傳承中國優秀歷史,弘揚傳統沒得,陶冶其情操。再比如在“攝影”時,教師可以選擇正能量的主題,如環保主題,建國70周年主體或者五四青年節為主題,讓學生養成關注國家大事的責任感,努力提升自身的專業攝影技能,并在無形中培育學生的責任意識,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身的力量。
三、總結
《攝影攝像技術》課程教學和思政教育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攝影攝像技術》教師要想實現思政教育的融入,首先需要深度挖掘《攝影攝像技術》課程的思政元素,再通過細致的思想引導、互聯網平臺等手段,極大的提升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并將思政教育貫徹到學生的各個階段,發揮出學生主體作用,實現思政教育、《攝影攝像技術》教學與立德樹人的有機統一,實現學生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輝.攝影課程中的思政探索與教學設計[J].智庫時代,2019(48):189-190.
[2]宮旭.談《攝影攝像技術》課程與思政教育的融合[J].中外企業家,2019(28):143-144.
[3]董陽.淺談高校攝影教學中的素質教育培養[J].明日風尚,2020(06):151-152.
作者簡介:尚轉(1993.07-),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新疆,職稱:講師,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新聞傳播,多媒體,微課,課程思政。
(阿克蘇職業技術學院 84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