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赤
【摘要】處在學前階段的幼兒更需要自然教育的熏陶,而且通過自然教育也能夠對幼兒的全面發展提供一定的助力。對此,幼兒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更加注重對幼兒的自然教育,不斷挖掘周圍與自然相關的事物,讓幼兒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下健康的成長。
【關鍵詞】學前教育;自然教育;全面教育
引言
在幼兒的成長經歷中,自然教育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通過自然教育,能夠讓幼兒對自然產生新的認知,并且幼兒能夠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驅使下,更愿意去觀察自然,享受自然。與此同時,幼兒在豐富的自然活動中,還能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通過在自然中與同伴進行交流,進而有效提升幼兒的溝通能力和協作能力,并在自然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促進幼兒良好人格的形成?;诖耍變航處熞欢ㄒ匾曌匀唤逃淖饔?,并在實際教學中將自然教育的真正價值充分體現出來,讓幼兒能夠對大自然、生命有新的認識。
一、重視自然教育開展的日常性和真實性
想要自然教育能夠在學前教育階段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就必須要關注到自然教育本身的日常性以及真實性。在傳統的學前教育中,教師開展自然教育的途徑往往都是利用春秋和秋游的機會,但是這在時間上是受限制的,所以不具備日常性。此外,還有一些教師是以兒童繪本為依托對幼兒實施自然教育的,讓幼兒通過看圖和閱讀的形式來對自然進行定義,這同樣很難提現出自然教育的真實性。教師要知道,只有真實的自然環境才能夠帶給幼兒最真實的體驗,才能激發幼兒對自然的探索欲望。對此,幼兒教師一定要在開展自然教育的過程中,重視日常性和真實性的重要性,讓幼兒能夠感受到真正的自然。
教師要想在教學中將自然教育的真實性和日常性充分展現出來,就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學手段,給幼兒營造一個自然的空間。首先,教師要引導幼兒多去觀察身邊的一切事物,可以是花花草草,也可以是動物植物,并且教師還可以讓幼兒自己帶種子,種在指定的位置上,在課余時間提醒幼兒給各自的植物澆水,并觀察它的變化。通過這樣的方式,幼兒能夠很好地在實踐中認識自然,感知自然,而且在幼兒探索的過程中,也能夠擁有不一樣的收獲,這對幼兒的成長是非常有益的。
二、重視自然教育開展的情感性和認知性
在學前教育階段對幼兒開展自然教育,是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讓幼兒更快地感知自身的生活環境,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開展自然教育,是為了讓幼兒能夠接觸更多的新鮮事物,豐富自身的情感體驗,并能夠更好地接受自然的饋贈。然而在當前的幼兒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往往都忽略了自然教育的重要性,教學形式也缺乏一定的多元化,無法有效激發起幼兒的探索欲望,這對幼兒的學習和發展是非常不利的。而自然教育的最大特點就是能夠讓幼兒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進行探究,并在這個過程中,形成屬于自己的認知能力,所以在實際開展自然教育時,要以培養幼兒的情感性和認知性作為主導,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在幼兒的自然教育中,教師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春、秋游以及夏令營,這也是培養幼兒對自然認知的最重要途徑。例如,通過戶外集體活動,來引導幼兒認識一些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并向幼兒傳遞一些保護環境的知識和內容,強調自然環境對我們生活和發展的積極作用等。
三、重視自然教學開展的體驗營和參與性
學前階段的幼兒,其思維的發展還處在比較初級的階段,很多內容如果不能夠直觀地展示在他們面前,他們是很難通過想象自己理解的。因此自然教育的優勢就在于能夠將一些理論上的內容以一種最真實的形態呈現在幼兒面前,這樣會比傳統的兒童繪本教學的效果要好很多,而且更能夠促進幼兒對知識的理解。對此,幼兒教師在進行自然教育時,要將自然教育的優勢最大限度的在教學中體現出來,讓幼兒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自然的探索中,并在不斷的實踐和探索中對大自然有新的認知。要想充分發揮出自然教育的價值和作用,首先教師就要積極引導幼兒能夠參與到學習中,將自然教育的體驗性和和參與性都充分發揮出來。例如,春季到來之初,教師就可以組織幼兒走到戶外,讓幼兒對自己喜歡的花朵進行仔細觀察,然后說出自己觀察到了什么,通過這樣的幼兒能夠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去探索自然的秘密。在觀察以后,教師也可以讓幼兒組同伴之間進行分享,最好是能夠通過自己的記憶將自己的所見所聞以繪畫的形式展現出來,豐富自己對自然的感知。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學生教育階段,對幼兒開展自然教育已經成為其中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課程,同時也是促進學生認知能力形成的有效途徑,對此,幼兒教師更要加強對自然教育的關注,并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促進幼兒自然教育的高效開展。此外,要充分挖掘自然教育的優勢,并在教學的過程中得以更好地體現,促進幼兒在實踐中提升認知。
參考文獻:
[1]謝依桐.小議幼兒園自然體驗教育活動的內涵與策略[J].江蘇教育研究:實踐(B版),2017,350(26):31-33.
[2]應覃娣.淺談幼兒園自然角的教育價值[J].啟迪:教育教學版,2017,000(004):69-70.
(拉薩市尼木縣中心幼兒園雙語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