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華江
摘要:素養是教學中有關知識、能力和態度方面的綜合表現,而最值得關注的是它在對人培養過程發揮的作用。而要真正達到這個目標,就要足學生高效學習需求,激發學生欲望,創建高效課堂,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硬件環境基礎。本文就結合筆者自身教學實踐,對此展開深入討論。
關鍵詞:農村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策略;高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0-287
農村學校教師如何利用高效課堂來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水平,既而發展其自身的信息素養,讓學生通過參與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切實提升信息操作水平,是教師在積累教學經驗期間思考的重要問題。教師作為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學習和技能練習的重要幫手,是引導學生實現高效學習的最主要助力。在教學期間,教師需要設計多樣化的學習活動,以自身專業能力的施展為途徑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以素質培養為目標引導學生進行更加高效率的學科知識學習,以體現出自身對于輔助學生學習的角色功能重要性的重視。以期不斷積累高效教學經驗。對于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效率提升的探討,對教師的教和學生學的能力提升均有積極的促進意義。
一、豐富資料輔助學生興趣發生
能把深刻的道理,以淺白的話和有趣的資料講清楚,絕對比教師枯燥的講解內容以及指導學生逐步訓練難的多,但是會讓學生的學習有趣的多。古人已對興趣之于學習與鉆研的重要作用做出過重要闡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在學生的信息技術知識學習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小學信息技術知識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這需要學習者進行課堂上的頻繁實踐、創新實踐,如此,學生才能真正掌握新課知識。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的開始環節,導入學生感興趣的多種資料。
例如,教師在教學關于計算機自帶的畫圖工具中“曲線工具”的內容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高效的去完成課堂任務,增加信息課堂活力。仔細分析了學生的基本學情,學生在學習了“多邊形工具“和”直線工具”等內容后,基本有了從“畫圖”軟件中自己尋找畫筆工具的能力,所以教師利用問題進行學生自主尋找功能畫筆的引導:“同學們,我們經過前幾節課的學習,已經知道了在哪里尋找直線工具,矩形工具,那么,同樣的,我們能不能自己找到曲線畫筆工具在哪里呢?”提問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尋找新的功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教師必須通過資料的展示,讓學生及時看到結果,讓學生有基本的創新實踐興趣和主動性。為了保持學生的興趣的持續,教師還可以給予學生鼓勵:“我就知道,我們班級的同學非常棒。”,本節課中教師通過用適當的問題以及豐富的資料,為學生進行操作指引和思考方向的指引,讓學生有了具體的自主學習的方向和學習的興趣。
二、教導模式強化學生課堂實踐
實踐就是讓學生在每一節課中發揮自己最好的水平,去制作自己想要的成果。實踐是通過客觀事實證明學生腦海中的主觀認知正確性,因此,實踐是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最主要途徑。教師也應當以此為強化學生引導來實現信息技術學科的高效教學目標。因此,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實踐,鼓勵學生主動進行創新應用實踐。因此教師需要有必要結合實際教材內容特點來進行教學方法的正確選擇。
例如,教師在教學關于word文檔圖文混排操作的知識時,教師可以選擇多種方式,激發學生實踐潛力。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潛能,教師選擇了為學生搭建了創新成果展示平臺。在課堂教學的開始,教師根據學生的平時測驗成績和課堂學習狀態,將學生按照科學原則將學生劃分成為了不同的小組。然后教師為學生展示了圖文混排的成品,吸引學生興趣,并通過介紹知識點,發布課堂任務。如此,讓學生既對本課學習內容有學習興趣,又清晰課堂學習目標。組織學生合作與為學生發布任務,能讓學生既有“歸屬感”,又有“使命感”。 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針對實例進行一步步示范,帶領學生進行解析,從而讓學生以小組合作模式,實現高效、持續的實踐練習,學生的信息操作能力得到持續提升。
三、結合實際鼓勵學生主動創新
為了進一步推動學生在課堂上實現高質量、高效率的實踐,教師首先為學生展示學生通過已經掌握的知識,并以此為基礎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發展其合作意識和創新學習能力。從教師的教來講,教師需要讓自身引導學生結合實踐創新的教學模式成為常態。從學的學學來講,課堂實踐過程應該緊密結合實際生活情景讓學生自身認識到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情景的廣泛適配性。加快創新課堂的建設,推動學生創新素養的提升。教師需要有必要結合實際教材內容特點來進行教學方法的正確選擇。
例如,教師在教學如何利用軟件進行在線聊天與傳輸文件知識時,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對學生的創新熱情進行調動,最快捷有效的方式是在數學課堂中加入學生感興趣的元素,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本節數學課堂當中。本課新知識分為“在線聊天”和“傳輸文件”兩部分,教師將兩部分分開進行教學。首先,教師教授利用QQ軟件的在線聊天內容教學,讓學生實現名為“復習資料”的文件傳輸。教師開始進行第二部分“傳輸文件”內容的教學,“點擊文件夾圖標,選擇文件存放的位置,然后選中要發送的文件。點擊‘確定’和‘發送’”。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完成微學習的具體步驟。同樣,教師以“假期玩兒什么?去哪里玩?”的主題,讓學生通過QQ軟件的應用來實現聊天。在步驟教學完畢后,教師鼓勵學生進行操作實踐。在班級中與同學進行在線聊天。 這種經過分塊的模式教學,既讓學生對信息知識的學習不感到枯燥,也讓學生的創新實踐質量得到了保證。
綜上所述,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達到高效教學、培養學生信息素養重要目標,必須從尊重學生學習需求出發,展開對教學過程的真正改革。教師要實現的,不僅僅只是學生追求知識的增長,而是一種將學生個人經驗與學習相聯系的一種學習,通過這種方式進行學習,會對學生的態度、個性以及觀念產生幫助,讓學生既獲得知識,有提升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夕忠.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實踐管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05):48.
[2]黃維.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提升教學效率的策略[J].內蒙古教育,2020(09):121-122.
廣西柳州市流山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