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素柳
摘? 要:為了實現面向全體的教育目標,潛能生的轉化工作在教學工作中就尤為重要。本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就農村地區初中英語潛能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進行探究,旨在實現潛能生的轉化工作。
關鍵詞:初中英語潛能生;成因;轉化策略
新課程改革提出以學生發展為本,強調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潛能生的存在使得面向全體的教育目標難以全面貫徹落實,他們在課堂中跟不上老師的教學進度。所謂潛能生,是指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學習成績等方面表現較差卻有潛力可挖的學生。以下是我結合在農村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出的一些潛能生成因及對策。
一、自身原因
1.學習方法及習慣
好的學習方法及習慣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而潛能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有效的學習方法。比如記單詞時,他們只會逐個字母去記憶,結果就是當下記住了,很快又忘記了。再比如他們會用中式思維來寫英文句子,也就是將中文逐字翻譯成英文。沒有養成好的學習方法及習慣,他們只會越學越吃力。
2.學習動機
人的行為受動機支配,學習動機可以促進學習。很多潛能生在英語學習中缺乏動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所以對待學習的態度也是應付了事。隨著知識點越來越多,他們的成績開始不斷下降。沒有動機這個內驅力來支撐他們努力學習,這些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會逐漸跟不上進度。
二、家庭因素
1.家庭教育的缺失
農村地區很多父母為了生活不得不外出打工,將子女留在老家跟爺爺奶奶。本該是父母來承擔孩子教育的主要責任,卻變成爺爺奶奶,而老人管教孩子常會出現溺愛或者管不了的情況。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最深遠,初中階段是身心迅速發展的一個時期,父母家庭教育的長期缺席,導致孩子們缺乏正確的管教及引導。
2.家長自身素質
不少家長自身文化不高,他們意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他們常認為子女反正成績也不好,或者讀那么多書還不是要給別人打工,還不如早早去打工以減輕父母經濟負擔。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子女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價值觀還沒形成,需要父母正確的引導。
三、社會因素
1.網絡及手機的普及
調查顯示,我國農村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為90.3%,其中93.4%的農村未成年人使用手機作為上網設備。越來越多的初中生沉迷手機,有的學生以查閱資料的名義讓家長買手機給他們,也有學生借著與家長聯系的名義來使用手機。初中階段的學生的價值觀尚未形成,網上的不良信息很容易影響他們的心智,使得他們無心學習。
2.社會風氣
近年來出現了“985廢物”“小鎮做題家”等群體稱號,“讀書無用論”在悄然冒頭,尤其是在農村,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很多人認為讀再多書,也沒有賺很多錢,很多大學生讀了那么多書,最后還是回到農村。加上身邊有不少沒怎么讀書卻成功的例子更是讓不少農村地區的人堅信讀書沒多大出路,孩子受這種風氣影響,自然不懂得珍惜學習的機會。
那么針對以上的成因,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可以做什么來實現潛能生的轉化工作呢?
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要實現潛能生的轉化,首先就要讓他們轉變的學習態度,只有轉變習態度才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欲。針對初中英語的學科特點,我們要給潛能生多點方法上的指導。
1.上課要專心,課后要注重復習。要養成上課認真聽講,積極思考的習慣。作為老師,我們要時刻關注他們在課堂上的反應,防止他們思想開小差。課后溫習也很有必要。課后要先自己消化下課堂所學知識,看看還有哪些是自己不理解的,可以向他人尋求幫助;也可以結合相關習題來鞏固所學知識點。
2.教會學生記單詞的策略。我們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習方法與策略的指導。比如根據讀音來記單詞,很多字母及字母組合有一定的發音規律;也可利用詞根、前綴和后綴來擴充詞匯量;將單詞結合句子來記憶也是一個方法,如想要記住rise這個詞,可結合句子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來記憶,不僅能加深對單詞的掌握,又讓學生注意到句子結構。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情感教育
1.關愛學生。贊科夫說:“沒有教師對兒童愛的陽光,學生就會混成模糊不清的一團”。所以我們在教育工作中要關愛學生。潛能生通常會比較自卑,教師的關愛與鼓勵可以提高他們的興趣,促使他們進步。
2.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潛能生雖然在學習方面稍微落后,但也有自己的閃光點。我們要善于發現每個潛能生身上的優點,并予以鼓勵,從而提高他們的自信心。我們也要留心他們的每一個進步,給予充分肯定,從而讓他們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力。
三、重視家校合作
教育孩子不是一方的事,它需要家校合作來促進孩子的發展。家庭與學校緊密配合,能夠實現更好的教育目標。學校可以通過家長來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現,從而制定出更有效的管理方法。家長也可向學校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發現問題并及時處理。所以在教育中要注重家校的合作,學校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家長要配合學校的教育工作,雙方共同努力來實現潛能生的轉化。
四、充分利用大數據
教師利用大數據可了解學生現有知識的掌握,為優化教學方法提供依據。也利用大數據分析掌握學生的不足之處,從而探索出更恰當的教學策略。此外,根據數據分析,有助于實行個性化教學。比如基于智慧學伴的精準教學可以動態分析學生成長,尤其是針對潛能生。通過數據發現潛在問題,以便進行更好的教學以及幫助學生達到轉化的目標,從而推動教學發展。
【注:本文系北京師范大學助力汕尾基礎教育質量提升項目2020年小課題“大數據時代下的初中英語潛能生轉化策略的行動研究”成果(課題編號:BNUAICFESWYY2020022)】
(作者單位:陸河縣南溪中學,廣東? ?汕尾? ?51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