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方
摘要:作為一門綜合性的語言學科,語文都是學生在各個階段學習的重點科目,因此培養核心素養也成了當前語文教師的教學任務。本文就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初中語文趣味性教學法原則展開簡單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更好地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關鍵詞:初中語文;核心素養;趣味性教學
1現階段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
1.1 教學方式較為落后,核心素養培養效果較差
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新信息知識不斷涌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學生對于新知識的渴求不斷提升,而傳統的教學方式由于教學理念、教學工具、教學設計等方面的教學基礎較為落后,開始在新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下逐漸顯露出自身原有的弊端。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方式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教授,而忽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教學質量與水平較低,難以滿足新課標的新要求,核心素養培育工作的開展舉步維艱。
1.2 學生課堂參與度較低
在傳統教學方式中,教師往往是以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方法會導致課堂氛圍壓抑,課堂設計枯燥無趣,學生難以產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注意力難以集中,長此以往會直接導致語文課堂教育效率大大降低,核心素養教育質量難以提升,教學目標無法達成。同時,由于個別學生家庭情況較為特殊,學生性格內向膽小以及一直以來學生對教師所產生的敬畏心理,導致師生之間關系較為疏遠,學習熱情普遍不高,課堂參與度較低。
2 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趣味性教學法的實施策略
2.1引導學生進行質疑,激發學生主動性
當前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質疑。在新課程改革的號召下,不少教師開始認識到一堂課的教學效果往往取決于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所扮演的角色。倘若教師在教學中以一個主宰者的身份來講解知識,讓學生像機器一樣無意識地接受知識,那么這堂課總體上是失敗的,違背了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理念。相反地,若教師不再過度關注自己,而將目光轉向了學生,真正將課堂作為學生展示才能的舞臺,那么這堂課就真正融入了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發揮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質疑時,既將學生作為了課堂的主人,也讓學生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在引導學生提出質疑時,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一種寬松的心理環境,讓學生先去主動探究問題,在探究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將其提出來,這時教師不要立即給出答案,而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繼續展開討論也合作學習。然后,教師讓各小組派出代表來給出答案,針對一些依舊無法給出答案的小組,教師需要用激勵性的語言來鼓勵他們大膽說出自己的疑問,然后教師進行深度講解。同時,面對一些勇于探索問題和表達想法的學生,教師同樣需要表揚,促使學生及時恢復學習的自信心,增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2.2巧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共情
在新課導入前,設計有趣的問題往往是開展語文教學的最好方法。趣味性語文課堂的設計,需要首先設計一個師生互動的小游戲,在游戲中發現學生的潛能,引導學生正確地學會學習。初中語文課堂中應當設計一些較為有趣的值得思考的問題,啟發學生主動思考,逐步的帶領學生進入到課本內容中。整個互動游戲的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能夠平等的進行交流互動,學生能夠較快的參與到語文課堂中。為引導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中脫離出來轉為主動學習,可采取導疑的方法一步步引導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比如提前布置家庭作業讓他們預習新課,在預習的過程中就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識點,可以鼓勵學生使用工具書和網絡資源搜尋等方法了解更多與新課有關的知識,并鼓勵他們自主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疑問,然后帶著問題進入課堂,教師再根據學生們的疑問釋疑。此外,在課堂上也可以先問學生一些和課文有關的問題,然后分組討論并發言,教師則可以對問題進行總結和糾正。在小組互動的過程中學生們不但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而且也增強了對學習的興趣,鞏固了知識。
例如,在教學《桃花源記》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請問學生認為自己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是怎樣的?然后由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并作答。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之間進行討論,向同桌形容你想象中的世外桃源。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一些關鍵詞,然后引出本文是介紹的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然后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比較得出自己與作者的世外桃源的不同之處,并進行記錄。整個問題互動的小環節,能夠讓學生自由地思考,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以及更樂意閱讀文章,體會其中所描述的情景,讓學生有身臨其境地感受,從而體會到語言文字的魅力,喜歡上學習語文的過程,提高語文課堂的有效性。
2.3善用多媒體, 鑒賞可視化
現階段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在鑒賞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在大數據時代下,人人依托信息技術來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信息技術也在滿足不同行業的發展需求的同時得到了自身的更新與進步。這就讓更多的教師開始肯定多媒體技術的價值,將其廣泛應用到實際教學中,讓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對于教師而言,多媒體技術的使用不僅可以減少自己在課堂上的語言表達量,相應地減輕了他們的教學壓力,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更新了他們的教學方法,成功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對于學生而言,多媒體技術的使用為他們的語文學習過程增添了大量的趣味性,使他們更愿意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跟隨教師的引導一步步學習內容,以此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以“中國石拱橋”一課為例,這是一篇說明文,很多學生在閱讀這一類文章時,往往會因為它枯燥的內容而不想讀下去甚至不想學習。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借助多媒體技術,先為學生播放一段中國石拱橋的視頻,讓學生初步地了解中國石拱橋的總體特征和相關知識,然后教師提問:通過剛才的視頻,你對中國石拱橋有了什么樣的認識?學生回憶剛才視頻的內容并給出答案。然后,教師根據課文內容,將每一段有關中國石拱橋的特征的部分以圖片的形式呈現出來,如文中“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展示一組與這一段描述相對應的圖片,讓學生結合圖片來增強理解。上述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技術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學生厭讀的問題,以更加新穎和直觀的方式促使學生深入學習。但在此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切忌對多媒體過分依賴,語文教學最終還要回歸語文本身,從文本挖掘內涵,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
3 初中語文課堂趣味教學的原則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采用趣味教學的方式,首先必須遵循三維目標的原則,即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對于初中語文課程教學制定了三個維度的目標,即通過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同時要注重學生在平時的表現以及掌握學習的方法,此外還應該注重對學生情感態度、正確價值觀的培養。也就是說趣味教學不僅僅是要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還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技巧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此外,趣味教學不能低俗不能流于形式,而應該把握好度,在合適的時間適度地加入趣味性的元素,有利于學生正確價值觀和良好思想品德的養成。第二要求遵循啟發性的原則,也就是趣味教學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有趣,而是為了正確指導學生學習,并在趣味教學形式和內容下給予學生一定啟發。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學時需要基于語文本身的趣味性游戲設計適時的游戲環節,讓學生能夠真正融入課堂中去。在游戲中學習,學生能夠體會到學習的真正樂趣,以及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順便完成教學目標。因此,教師需要不斷的優化教學環節,更加善于掌控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語文。不斷的促進語文課堂的快速發展與進步,完成寓教于樂的真正目的。
參考文獻:
[1]柏崗.淺談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趣味性[J].求知導刊,2019(41):44-45.
[2]李詞剛.論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趣味性[J].中華辭賦,2019(09):18.
江蘇省運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