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玉銀
摘要:國學成為當今人們重點關注的話題,如何在小學國學經典誦讀教學中形成童蒙養正是當今教學的重難點,小學教師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注重將核心素養教育融入到課堂當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方向和價值觀,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悟重要的人生哲理。并將人生哲理應用于生活實際,帶動學生主動展開學習,激發學生的想象力,結合詩歌內容展開情感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水準,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全方位發展,為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提供可用型人才。
關鍵詞:小學國學;核心素養;教學模式
教師首先要明確童蒙養正的真實意義,結合學生的發展規律,制定教學計劃和方案,童蒙養正來自易經,蒙者蒙也,物之稚也,指的是剛出生的兒童正處于啟蒙教育階段,蒙以養正,圣功也,教育是學生的開端,教師為人師表,要以身作則,教師是學生人生成長道路上的重要導師,要高度重視學生的核心素養教育,運用國學展開道德教學,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學生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一、國學經典誦讀在童蒙養正中發揮的作用
詩歌教育作為小學國學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教師要理性的分析當前的詩歌教學模式,擺脫原有教學模式中的弊端,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是國學在學生的成長道路上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之所以將國學經典誦讀融入到小學課堂當中來,是希望學生通過系統化學習,可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在小學課堂上展開審美教育和人文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文方向,將人文教育落實到生活實際。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喜好展開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激發學生的潛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的成長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身心健康茁壯的發展。古典詩歌作為國學的內容之一,其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學習可以體悟人文傳統。中國傳統的詩歌教學主要以人的倫理道德和立世原則為核心,雖然時代在發展,科學在進步,但是詩歌經典永不衰,教師要抓住國學中的教學重點,提升學生的自身思維和修養,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和幫助。結合詩歌展開人文教育。通過國學經典誦讀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和藝術素養。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思想水準和道德水準。樹立正確的倫理道德,幫助學生構建清晰的邏輯思路。教師要注重詩歌的教學模式,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的對國學朗讀產生興趣,是原本枯燥乏味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起來。
二、結合國學經典朗讀展開童蒙養正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結合詩歌提高學生的想象力
教師要理性的分析當前國學朗讀教學的現狀,結合現有的教學目標,制定有效的教學計劃,從古典詩歌中展開人文傳統教學,讓學生通過朗讀國學經典詩歌,從中體會人生感悟,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其生經驗和閱歷還不夠豐富,對很多人生哲理沒有真正的理解和明白。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是進行表面化的講解,通常讓學生進行重復性閱讀和反復性背誦,加深學生的記憶力。這種應試的教學模式沒有考慮到低年級小學生的學習情況。會使學生逐漸產生厭煩心理,最終對詩歌產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學生日后的學習。教師要想運用詩歌,提高學生的想象力,促使學生全方位發展。首先就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制定教學計劃,帶領學生去理解和分析詩歌中的內容和含義。體會作者的所思所想,從作者的言語中領悟人生哲理。
例如,教師在講解《靜夜思》這首詩時,先帶領學生通讀這首古詩,讓學生對于生字進行一個初步的了解,以便學生自我誦讀,然后再設定一個問題,例如《靜夜思》中作者要表達的情感是什么?很多學生會說作者要表達的是思鄉之情,教師在結合學生回答的情況,對《靜夜思》這首詩進行細致化的講解,逐字逐句的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最終完成應有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在腦海里形成一個知識邏輯框架體系,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就將這首詩記憶下來,而不是運用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去背誦詩。
(二)結合詩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核心素養教育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審美能力就是一個方面,教師要想進一步的展開核心素養教育,從而達到童萌養正的教學目標,啟發學生的學習思維,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就要注意結合詩歌內容,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感受到語言的魅力,感受到文字的意義。使學生將自己所學知識聯系生活實際,運用清晰的邏輯表達方式去表達自身的情感。
例如教師在講解《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時,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所學習的知識,對《望廬山瀑布》的壯麗景色進行描述,然后再結合詩歌內容去想象望廬山瀑布的壯麗之景。學生通過學習可以感受到語言的魅力,文字不僅僅是靜態的表述,同樣還可以運用文字去描述動態的景色,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結束語:
教師要抓住國學教育中的關鍵點,理性的分析當前教學現狀,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結合詩歌展開核心素養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水準和審美能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朱玉瓊. 小學低段國學經典誦讀指導策略研究[D]. 四川:四川師范大學,2016.
[2]湯麗君. 誦國學經典,品百味人生 ——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誦讀國學經典[J]. 課外語文(上),2021(3):25-26.
廣東省惠州市仲愷高新區陳江五一小學 516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