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蘋
摘要: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品格,使學生具備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同時也能通過法治教育提高學生的法治素養,使學生能夠在生活中知法守法,因此,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科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不斷提高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實效性,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外延展;方法探討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指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加強道德與法治課程與學生生活的聯系,突破學校和課堂的限制,為學生創設更多的條件,將道德與法治課程向社會延伸。這樣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在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立足于課程教學,為學生創設更多的社會實踐活動,將道德與法治課程由課堂內向課堂外延伸,利用教學資源為學生打造課外實踐的道德與法治課堂,使學生在沿著課堂增強對道德與法治的理解與感悟,并且強化學生的社會認知、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的能力。當前,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還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因此,探討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延展方法能夠為該課程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新的思路,有利于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果,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的社會化奠定堅實基礎。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外延展現狀
(一)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課外延展重視程度不高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的知識得到豐富,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到陶冶,人格得到塑造。要讓學生達到上述目標,僅靠課堂知識是不夠的,讓課堂延伸到課外,積極開展課外實踐活動是非常必要的。依托教材對道德與法治課程進行課外延展,能夠鞏固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效果,為培養學生的品質和能力提供更多的素材和載體。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部分教師在課程實施時,缺乏對課外延展的重視,部分教師在課程教學中只按部就班教學,未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實施課外延展策略,學生的道德與法治課程學習多集中于課堂,這使得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的知識點僅僅停留在課內,無法將其進行實踐,這樣的教學導致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育功能被弱化,無法使學生在實踐中培養良好的品格與基本的法律素養。
(二)課外延展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脫節
道德與法治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該課程的編訂也圍繞著個人、家庭、社會等層面由淺入深,逐步進行教學引導,使得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強化自身素質。這要求教師在對道德與法治課程進行課外延展的過程中,根據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加強課外延展活動的教學。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部分教師在道德與法治課程課外延展未能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導致課外延展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脫節,學生難以在課外延展活動中汲取營養,自然難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二、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課外延伸策略
(一)注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前延后展
在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教師應該以課堂教學為基礎,以課前自學和課后作業作為道德與法治課外延展的陣地。課前自學能夠使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階段,總結生活中的道德與法治元素,在思考的過程中為接下來的教學活動奠定基礎;在課后延展階段,學生能夠根據教師創設的活動在生活中運用知識進行解決,綜合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而道德品質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看到效果,這樣的特點要求教師以課外延展為實踐活動的基礎,鞏固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成果,并形成完善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使道德與法治課程取得良好的課外延展效果。具體來說,在課程自主學習活動中實現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課外延展,要求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實踐。例如在教學四上道德與法治《奇妙的節日風俗》中與節日相關的知識點時,引導學生在課前通過自主查閱資料,與父母合作等多種方式了解不同地區對于某一節日的不同習俗,在這樣的課外拓展活動中,學生能夠增強動手查閱資料的能力,也能夠從收集資料的過程中激發學習興趣,拓展課外的知識,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活動奠定基礎。
(二)不斷創新課外延展的教學方法
教師在進行道德與法治課外延展的過程中,可以加強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從而形成更加立體的育人模式。首先,教師可以將道德與法治課程與其他學科進行整合,例如,教師可以將道德與法治課程與小學語文教學結合起來,小學語文課程中本身蘊含著豐富的道德方面的育人素材,教師在教學中利用道德與法治課程作載體,滲透語文教學中的內容,可以達到課外延展的目的。其次,教師還可以將道德與法治課程與班級的德育活動結合起來,德育教學活動與道德與法治課程之間有著較強的關聯,因此教師可以將德育教學活動打造成道德與法治課程實踐的陣地。例如在班會課、晨會課中滲透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知識,讓學生圍繞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某一知識點進行探究學習。
結束語
總而言之,進行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課外延展能夠拓展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育人功能,同時也突破了傳統課程教學的時空界限,使學生能夠在課外實踐中持續、深入地踐行道德與法治學科素養。當然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課外延展過程中還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因此,在促進道德與法治課程課外延伸過程中要注重道德與法治的前延后展,也要不斷創新課外延伸的教學方法,同時還要有效組織課外實踐活動促進課程教學的生活化,通過有效的教學評價不斷提高課外延伸的效果,通過這些方式的綜合運用,有效促進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課外延伸,使學生能夠學到更多的法治方面的知識,擁有更好的情感體驗,得到更多的品德教育與熏陶。
參考文獻:
[1]王淑媛.道德與法治課程向課外拓展的實踐研究[J].小學教育,2019(9):155.
[2]伍東恩.道德與法治課堂外延伸的策略研究[J].師道·教研,2019(9):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