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峰 黃飛
摘要:《電工學》是我院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現代教學需求。本文針對傳統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評價等方面提出改革,對培養具備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專業化新型軍事人才具有參考意義。
關鍵詞:教學改革;電工學;理論教學
1.引言
《電工學》是我院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在課程教學體系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培養專業能力方面具有關鍵性地位。目前《電工學》課程的教學模式還停留在按照教材注入式講授理論知識階段,沒有根據時代變化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因此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2.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電工學》課程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2.1電工學課程涵蓋的知識面廣,理論知識性強,包含的概念較多且抽象,電工學理論中包含較多復雜的公式推導,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數學和物理基礎知識。
2.2電子信息技術遵循摩爾定律迅猛發展,高新技術不斷滲入人們的生活,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而教學所使用的教材更新不及時,教學內容與前沿科技脫節,勢必影響教學效果。
2.3教學方式單一,傳統的注入式教學不夠形象生動,不能提高學生積極性。實踐操作環節以驗證性實驗為主,缺乏創新性和趣味性,調動不了學生積極性,達不到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效果。
3.教學方式改革探索
為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靈活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要采取以下教學方法和手段。
3.1采用類比教學。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難點,采用類比教學可以降低難度,讓學生更易理解和接受。一是采用概念類比,通過概念類比來揭示概念的本質和非本質性,進而建立新的概念。二是采用過程類比。通過過程性類比展示知識的來龍去脈,形成知識網絡,加深對問題的理解。三是采用方法類比,借助別人發明創造的方法,通過對問題進行多角度、多方面的類比探討與研究,使學生明白問題的本質。四是知識的橫向與縱向類比探求問題變式與不變式。如在講解基爾霍夫定律時,可將電路中的電流比作水流,用水流的交叉來類比電路的并聯,水流流經的路徑叫線路,水位的高低比作電壓的高低。讓學生利用熟悉的知識理解和掌握新學習的內容,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掌握。
3.2采用翻轉課堂教學。一是讓學生提前自學。學生靈活安排時間,利用軍事職業教育平臺、中國大學生慕課提前自學。從而對相關知識大概了解,并練習相關習題,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二是教師課堂講授。講授中主要是深化相關內容,增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可采用向學生提問、讓學生互相討論、總結答疑的方式進行。如在講解電路分析基礎的時候可向學生提問:“大家在預習中應該知道什么是戴維寧定理了,誰能解釋一下這個概念?”讓學生回答問題,引起大家的思考。在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戴維寧定理,并提問:“如圖所示的電路中,有源二端網絡可以等效為一個電壓源,也可以等效為一個電流源,那么電壓源和電流源之間有什么聯系,兩者之間是怎么實現互換的呢?”讓學生進行討論,最后對學生討論出的問題進行解答。三是課后及時總結。每節課結束后,教師針對教學的整個過程進行總結,特別是學生的課前、課中表現。
3.3采用啟發式教學。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習的主動性,注重引導學生思路,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及創新思維能力。一是直觀演示啟發教學。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對一些難以理解的現象通過實物操作的方式進行演示,可以加深學生的記憶,幫助理解工作原理。二是創造情境啟發教學。教學過程中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感氛圍中學習,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積極思維和主動求知欲望。如在講解交流電機時,對電機的操作使用和常見故障的排出,可以讓學生充當電工,實際操作電機,并查找排除相關故障。三是設疑啟發教學。教師根據講授內容,適時地設疑,引導學生對相關疑問進行討論,不斷釋疑、解疑。如:在講解邏輯電路時,三人表決器邏輯電路中,只要兩人同意就通過。在設計電路時我們需要用到哪些門電路呢?讓學生充分思考回顧所學門電路的知識,并構思電路設計過程。
3.4采用多種形式考核評價。為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其能在平時的學習中能夠嚴格要求自己,評價考核體系要從不同的角度出發,以保證考核的全面性、準確性。電工課程選擇采用過程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過程性考核,主要包括課堂表現、完成作業情況和實驗報告情況,同時還要結合軍事職業教育平臺學習分數,全方位、多角度的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終結性考核除課程結束時進行全面考核外,在每個章節結束時進行一次單元測試,全面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
4.結束語
本文在分析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基礎上,提出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采用類比教學、翻轉課堂教學、啟發式教學和多種形式考核評價等方式進行改革,優化教學質量和效果,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確保教學效果和質量。
參考文獻:
[1]梅中輝.《通信原理》課程的教學實踐及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9(5):139-140.
[2]李欣欣,徐靜.“通信原理”課程的混合式教學研究,無線互聯科技,2019(8):3-4.
[3]劉玉珍,馬飛.“現代通信理論”課程教學方法研究[J].科技與創新,2019(16):70-72.
[4]徐東輝,井亞鵲.《軍事通信基礎》課程考核方法探索及實施[J].教育教學論壇,2018(4):155-156.
[5]史小平.《通信原理》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科教,2019(3):201.
作者簡介:龍文峰(1983-),男,漢族,重慶巫山人,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通信工程。
(武警警官學院?四川成都?6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