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小學數學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要求數學教師不僅要將教材中的數學知識傳遞給學生,還要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小學教育是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和正確的學習習慣,屬于對學生的基礎教育。因此小學開展數學活動時教師要充分將德育滲透在日常體育課程活動中,促進學生的雙向發展,幫助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擁有較好的身心素質和品格以及良好的習慣。
關鍵詞:小學數學;德育;滲透
引言:
我國實行素質教育,不所以教師要提高對德育的重視,將德育教學滲透到課堂教學過程中。數學課程貫徹素質教育不僅要求學生通過數學學習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同時還要通過德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全方位的發展。在小學課程中,數學屬于一門必修課程,同時在大部分學生看來,數學課程比其他課程更為復雜,學習起來也比較吃力。所以,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融入德育教育,是每位數學教師工作所面臨的重點。
一、小學數學中滲透德育教學的重要性
在小學教育中,數學課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課程,它能夠為社會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較強的人才,因此在數學課程中融入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通常比較貪玩好動、爭強好勝,同時對于周圍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應該通過分析不同班級以及班級中學生不同的心理特征來對學生展開德育教育[1]。針對一些自控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要嚴格要求和耐心教育,積極引導,通過德育教育幫助小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能夠擁有健康向上的人生觀。同時,因為小學生的好奇心非常廣泛,而且好勝心也比較強,因此在數學課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德育教育的作用,積極引導學生,同時教師還要正確評價學生,采用以表揚為主的正面教育,提高學生數學課堂的參與度,在積極的數學教學活動中幫助學生全方位的發展以及綜合素質的提高。所以,德育教育對于小學數學課程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
德育教學的有效滲透,不僅實現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同時還能幫助學生用正確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在生活和學習中形成正確的人生態度,德育教學對于規范小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的行為和思想也可以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所以教師要通過德育教學的滲透,使學生形成較高的道德素質。同時由于素質教育的實施,對小學教育有了更為嚴格的要求,不僅要具備良好的文化知識,同時對于一些禮儀道德等也要進行良好的掌握,在生活和學習中,要時刻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因為德育教學屬于新時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所以在數學課堂中滲透德育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健康地成長,同時對于我們國家的發展也可以提供高質量的人才,所以德育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校培養人才的質量,在新時期,教師要提高對德育教學的認知,轉變教學理念,創新德育教學的方式,實現德育教學的有效性。
數學課堂中滲透德育教學的措施
(一)正確認識德育教學
首先,要想在數學課堂中滲透德育教學,就必須保障數學教師對德育教學形成正確的認知,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和道德水平,所以學校要加強對全體教師的培訓,提高對德育教學的重視。學校可以組織教師去其他學校學習先進的德育教學方法,也可以在教師中評選出優秀德育教師,進行物質獎勵或者精神表揚,激發其他教師的工作熱情,同時對于在德育教學中表現優異的班級或學生個人,學校也要充分地給予表揚和獎勵,發揮榜樣的作用。其次,身為小學數學教師,在工作中也要提高自己,在新時期的背景下,不斷更新自己的德育知識結構,吸取其他教師的先進德育理念和德育理論,并將其進行創新,根據自己班級中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滲透德育教學,反思自己的德育教學過程,在實踐中尋找最佳的德育教學方法,提高德育教學對數學教學的促進作用。
(二)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教育
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活動時,要充分把握數學的特點,同時還需要掌握班級中學生學習數學的規律,不僅要使學生獲得數學知識,還要在教學中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不斷的提升,使學生通過數學課堂的學習實現全面發展。在小學數學中,很多知識點都是一些數學公式和定律,如果僅僅依靠教師的講解學生很難對公式產生準確的理解,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性學習或者研究性學習,通過組織學生之間進行討論,加深對數學公式的理解,同時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發散性思維都能有效發展,在合作性學習中還可以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因為低年級的學生往往組織性較差,所以剛開始時學習數學時,可能會存在少部分學生忽視教師的話,不課堂秩序并不是很好,這時教師可以針對某位學生的錯誤合理懲罰全班學生,這樣能夠使學生認識到個人在班級中的作用,能夠樹立一定的班級觀念,提高集體感。
(三)利用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德育教育
教師在數學課堂中要積極主動地觀察每一位學生,對于不同個性的學生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從而在數學課程中達到育人的目的。當在數學課堂中發生一些偶然情況時,教師要冷靜、及時處理,并且利用所發生的偶然情況對學生展開教育。同時,學生如果在數學課堂中有積極優秀的表現,教師要予以肯定,并以此為榜樣。通過利用學生身邊的榜樣,有利于培養學生勇敢、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及為集體榮譽感。同樣,對于在數學課堂中表現不是很好的學生,教師要適當批評,幫助學生認識到錯誤并及時改正,堅持正面教育。教師不光要在數學教學中對學生的心理給予充分的關注,在生活中也要多關心學生,及時發現學生遇到的困難,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
(四)利用數學知識進行德育教學
數學教師要想提高德育教學對數學課堂的推動作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充分了解自己班級的具體情況,根據實際情況滲透德育教育,幫助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行為和生活習慣。同時教師還要在日常生活中樹立良好的榜樣,不管是在教學過程中還是生活中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2]。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發育還不是很健全,對周圍事物的辨別能力不是很強,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幫助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在學生遇到困難時,要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所以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小學數學課本上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工作,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利用數學思維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樣,不僅可以鞏固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的掌握,還可以在解決問題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新時期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小學的數學教學工作內容和方式必須進行創新和提高。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集體責任感,將數學知識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有機聯系起來,使學生在生活中能夠利用數學思維去思考問題,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實現學生的思想教育等內容與數學教學活動的有機結合。
參考文獻:
[1]王玉萍.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C]//2019年"教育教學創新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2019.
[2]王光敏.讓德育之花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盛放——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19(6).
作者簡介:楊光華(1978.9.18-),男,侗族,籍貫:貴州萬山,學歷:大學專科,職稱: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工作單位:銅仁市萬山區教育局。
(銅仁市萬山區教育局?貴州省銅仁?55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