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義務教育階段,中年級語文習作教學指導受新課程改革的影響,正在逐步發生著創新和改進,如何提升學生的習作水平,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寫作基礎,是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都應當重點關注和潛心研究的課題和教學方案。本文是筆者關于小學中年級語文習作教學指導策略所作出的探究和闡述,希望為廣大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提供一些啟發和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中年級;習作教學;指導策略
前言:
語文習作教學作為小學中年級階段至關重要和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和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語言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以及作文寫作水平的初級階段和關鍵時期。因此,教師應當不斷創新、鉆研自身的教學方案,通過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科學有效地對學生進行習作教學指導,從根本上抓起學生寫作基礎和寫作技巧的培養和訓練,實現整體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和語文素養的提升。
一、結合實際生活,培養學生敏銳的寫作嗅覺
在小學中年級語文習作教學實踐中,由于小學生與社會接觸相對較少,他們的觀察能力,以及對事物的共情能力也相對遲緩,基于此他們創作出的寫作內容不僅很難打動人心,故事情節與情感體驗還枯燥、干癟、毫無生機可言,令讀者擁有較差的閱讀體驗。針對以上現象,教師應當引起極大地重視,并在寫作教學活動中,多引導學生通過實際生活進行留心觀察、用心思考和深刻體會,感受事物的發展狀態和變化形態,并通過歸納和總結其中的規律,為自己未來的寫作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情感體驗和寫作經驗。只有這樣學生才可能在自己的寫作文章中,將自身積攢的豐富素材和觀察體驗等有效結合,讓兩者充分發生化學反應,創作出生動、靈活、情感豐富的作品,引起讀者的共鳴,為讀者提供良好的閱讀體驗。
例如,教師可以經常組織學生去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帶領學生到就近的公園對其中的樹木、花草、魚蟲、飛鳥等進行細致觀察,并在觀察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隨筆創作,時刻將自身的心得、體會、感悟進行記錄,與其他學生共同分享和交流,為學生充分創造與大自然接觸和觀察的機會和環境,培養學生敏銳的寫作嗅覺,不斷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邏輯思維能力,與此同時,還更加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經驗,令學生不再聽到作文寫作就望而生畏,無從下手。
二、通過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在小學義務教育階段,中年級學生普遍存在活潑好動,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意志不堅定的現象,他們對所有趣味性的事物都充滿熱愛和憧憬,卻偏偏對教師的硬性指標和機械式的教學行為感到極度厭煩。因此,教師應當引起極大地重視,并在寫作教學實踐中,通過多媒體教學與學生的好奇心發生碰撞,激發起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和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發掘自身的寫作潛能,并通過科學合理的寫作教學方法和技能地指導,來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寫作任務,享受提筆如有神的滿足感與喜悅之情,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和語文素養。
例如,在教學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金色的草地》這部分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為學生演示蒲公英盛開的季節,在陽光的照射下蒲公英隨風飄散,閃耀著金色的光芒,草地變成金色的景象視頻資料。播放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自身豐富的聯想,想象和體會這種金色草地的畫面感和真實感,并引導學生通過文章段落的細致學習,將文章中描繪蒲公英的重點詞、句等進行重點關注和強化掌握,通過對寫作手法、修辭手法等詳細理解,幫助學生靈活掌握相關的寫作技巧。在文章講解完成后,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到學校的草坪上邊玩耍,邊進行體驗和觀察,同時引導學生逐個選取文章的段落進行輪流朗讀,這樣不僅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天然、清新、輕松、歡快的學習氛圍,令學生擁有完美的課堂情感體驗,還可以幫助學生充分與大自然進行接觸,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文章中作者寫作方式的巧妙和修辭手法的運用得當,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幫助學生鞏固和夯實他們寫作技能和基礎,為學生未來的寫作積累更多的寫作經驗和情感素材。
三、優秀作文共同借鑒
就我國目前情況而言,中年級小學生在寫作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相對不足,處于寫作啟蒙階段的他們,在寫作思路的清晰程度和寫作素材的豐富程度上還有諸多欠缺。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經常為學生創建優秀作文借鑒的環境和機會,以此來豐富學生的寫作視野,幫助他們領會和見識更多的寫作技巧和方法,聆聽更多的優秀辭藻和經典詞句,有效培養學生的寫作語感。
例如,教師可以在為學生講解完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金色的草地》這部分教學內容后,引導學生通過自己對蒲公英的了解、認知,結合當天在校園草坪上地體驗和感受,充分發揮個人豐富的聯想,或模仿文章中作者的寫作方式,或自由創作對本篇文章進行拓展式寫作,幫助學生轉換他們學習主體的地位和角色。在作文寫作完成后,通過多媒體為學生逐一匿名演示各位學生的寫作作品。對于寫作優秀的作品而言,教師要詳細講解,引導大家共同借鑒;而對于寫作相對較差的作品而言,教師也應當引導大家主動去發掘文章中的亮點詞句和運用巧妙的地方,這樣不僅可以幫助整體學生提升他們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自信心,還可以逐漸縮小學生之間的距離,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培養學生共同學習、相互借鑒、虛心接受和不斷創新的高尚道德情操,在提升學生整體語文素養的同時,促進整體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
總結:
綜上所述,就目前我國小學中年級語文習作教學而言,語文教師應當積極了解學生的現狀,結合學生普遍存在的共性特征,通過科學、合理、積極地引導,培養學生運用發現的眼光和敏銳的嗅覺,探索和總結實際生活中的情感經驗和寫作素材,有效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培養學生共同學習、相互借鑒、虛心受教和不斷自主創新的高尚道德情操,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寫作素養,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呂文瑞.關于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有效性提升路徑的思考[J].學周刊,2020,8(8):47-48.
[2]楊暉.關于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有效性提升路徑的思考[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5):68.
[3]姚禮星.突出自主性:小學語文高年級習作教學思考[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20,(6):42.
孔祥濤? ? ?吉林省長春市八十七中小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