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霞
摘 要: 針對機電類技術技能型人才能力結構要求開展調研,收集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典型制造企業、機電類專 業重點建設高職院校以及機電類畢業生就業情況三個方面的信息。通過數據的分析,提出針對性的人才培養 對策。
關鍵詞: 職業教育; 技術技能; 培養對策
目前,我國新型工業化的建設道路,不僅需要一大批拔尖創新人 才,也需要數以千萬計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勞動者。 做為承擔著培養 技術技能型人才重任的職業教育, 其建設與發展面臨著機遇與挑戰, 尤其是隨著發布《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召開全國職教 工作會議、出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職業教育提升到“國民 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戰略地位。 做為一名長 期工作在職教一線的職教工作者,僅就機電類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 提出幾點拙見,為職教事業略盡綿薄之力。
引言
高職學院如何服務于區域經濟發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對機電類技術技能型人才能力結構有什么樣的需求,機電類專業設置的職業方向、就業崗位和培養規格是否適應用人單位對人才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高職學院如何在師資隊伍建設,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校企深度融合關系建立等方面作出針對性的調整與改進,這些都是高職學院在辦學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帶著這些問題,工程化思想融入機電類高職課程體系構建的路徑研究課題組以長株潭地區大中型制造企業及相關職業院校為對象開展了調研。主要就企業對機電類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崗位設置進行了深入了解,聽取生產企業、職業院校等方面的建議,并收集近兩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及反饋信息,經過調查研究和數據的分析與整理對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提出相應對策。
機電類技術技能人才市場需求分析
( 1) 開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對機電類技術技能型人才能力結構要求的企業調研,主要調研對象有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等長株潭地區大中型制造企業。以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為例,主要調研專業的發展現狀及趨勢,人才需求狀況及結構,職業崗位設置與典型工作任務,企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建議以及校企合作等內容。
機電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進入2019 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市場有所增長。根據數據顯示,截 至 2019 年 11 月,我國機電產品出口9. 09 萬億元,同比增長 4% ,占出口總值的 58. 4% 。其 中,電器及電子產品出口 4. 19 萬 億 元,增 長5. 3% ; 機械設備 2. 6 萬億元,增長 1. 3% 。湖南作為中西部地區開放大省和機電產品出口大省,機電產品出口一直穩占湖南出口總額的 40% 以上,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更是逐年攀升。機電產業需要一支龐大的專業人才隊伍,今后一段時間內,機電類人才仍會有較大需求。參與調研的企業大都是以高新技術為增長點,重點發展裝備制造、機器人集成系統等主導產業。據湖南省 2019 年各類人才需求調查,機電類??茖哟稳瞬判枨罅枯^前些年有所增長。機電類高職畢業生工資待遇近年大幅提升,特別是對懂得 PLC、變頻技術、具備數控設備維修技能的專業人才需求量很大。
( 2) 開展職業院校調研和畢業生調研,院校調研著重調研專業招生就業情況: 包括就業率、就業崗位等,人才培養方案及“1 + X”證書試點情況,畢業生調研看重畢業生就業情況,畢業生對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全省開設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高職院校20 多所,主要集中在長株潭地區。高等職業院校在發展壯大的同時,也出現了人才培養缺乏特色、辦學模式同質化等現象。主要調研了機電類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就業情況,以及“1 + X”證書試點如何實施等問題。高職學院普遍認為機電類專業應以服務地區經濟發展為目的,以本地裝備制造業專業人才需求為教學目標,加強裝備制造業實踐課程教學的同時,主動推進“1 + X”證書試點,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
以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為例,畢業生調研涉及的工作領域初始就業崗位主要有機車車輛檢修工、機電設備檢修工、設備安裝調試工。其中,本專業相關崗位機車車輛檢修工、對口崗位機電設備檢修工的人才需求占比最大。畢業生建議在課程設置上要既考慮知識、能力、素質的綜合培養需要,同時要努力提升職業能力培養。加強制圖、機械制造基礎等基本理論的講解,有益于在崗之后的理論再提升,注重電工、鉗工等基礎技能的培養,能更好地強化學生技能,更快的適應工作崗位。建議對專業核心課程進行教學改革,推行企業項目教學,教學組織實施基于工作過程開展,聘請企業專家指導實訓,培養學生專業動手能力。
2.人才培養對策
( 1) 專業對應崗位。調研數據表明,行業企業對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人才需求量較大的初次就業崗位為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設備維修技術員,崗位需求在逐步增加的是數控設備運維技術員和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員。為了保證學生在企業有更好的發展,確保職業生涯的不斷提升,課程內容設置中考慮機修鉗工、維修電工與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編程中級職業標準。
( 2) 核心課程設置。綜合本專業對應崗位能力分析,網絡調查問卷和企業、職業院校訪談,結合國家專業教學標準,應結合崗位能力分析表確定核心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
( 3) 校內、外實訓室( 基地) 。專業實訓室( 基地) 建設應滿足各項專業課程實訓及專業技能實訓要求,以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為例,校內實訓室( 基地) 應設置鉗工、電工電子、制圖、機械加工、液壓與氣壓傳動、機電控制、電機拖動與運動控制、工業機器人、機電設備裝調與維修、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綜合等專業實訓室。校外實訓基地應選擇能滿足專業能力培養需要、崗位設置全面、設備設施齊全的企業; 學校應與企業簽訂協議,實訓基地應為學生配備兼職教師,校企共同完成實訓任務。
( 4) 質量保障。為保障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建議增加“質量保障”的內容,建立專業建設和教學過程質量監控機制,通過教學實施、過程監控、質量評價和持續改進,達成人才培養規格; 完善教學管理機制,加強日常教學組織運行與管理; 建立專業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及社會評價機制,定期評價人才培養質量和培養目標達成情況; 充分利用評價分析結果有效改進專業教學,針對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制定診斷與改進措施,持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 巴世光,郭湘君. 面向“中國制造 2025”,高職機電類專業轉型與提升 的路徑研究 [J].職教論壇,2016( 27) : 66 - 71.
河南科技職業大學? 466000